中国社保网社保新闻政策法规社保查询维权案例社保观点社保知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办理指南社保问答社保计算器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保知识 > 失业保险 >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及其对策

 字体时间:2010-04-19来源: 中国社保网编辑:社保网-夏宇
【导读】:摘要: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扩招和就业市场化,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题。本文尝试对就业难根源进行探索,提出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个人转变就业观、学校

【中国社保网 大学生失业保险】摘要: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扩招和就业“市场化”,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题。本文尝试对就业难根源进行探索,提出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个人转变就业观、学校更新办学理念、国家采取就业优先、鼓励创业、就业培训等一系列政策积极应对,并实施大学生失业保险,以减轻就业压力,维护社会安定,营造社会之和谐氛围。

关键词: 就业 失业保险 歧视 职业教育

一、就业难的原因的综合分析

主观因素:不切实际的就业观

就业观是指一定经济体制下人们对社会就业现实的反映,会对就业产生反作用。适当的就业观则会推动就业问题的顺利解决。据2003年《北京地区高校本科生毕业就业意愿调查报告》显示(见图标1),毕业生首要选择留在北京为占受调查人数的74.8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地区北京生源22.8%),此次为上海、广州、深圳及东部城市,仅有2%的大学生愿意回到中西部城市,这和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及其矛盾。

图表 1

选择地区 北京 上海 深、广 东部沿海城市 中部城市 西部城市 其他

人数 1714 215 148 135 37 14 37

占总数百分比 74.8 9.4 6.5 5.9 1.4 0.6 1.4

资料来源:丁大建 高庆波《北京地区高校本科生毕业就业意愿调查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来自农村的“金凤凰”,也有严重的城市情节。正如南方周末一篇文章所言,“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的心理状态注定就业寒潮将长期存在。东部大城市是人满为患,而对西部地区却是不屑一顾。有关人士最近指出,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一些误区。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仍然只盯着发达地区、大单位,对收入要求偏高,一些学生宁可呆在大城市的一个小公司里,也不愿去小县城的一个大企业。否则就很没面子,于是在攀比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机会。 当然,“城市情节”的存在有诸如欠发达地区用人机制、待遇、生活条件,发展机会等方面难令人满意有关,暂时不予以考虑。

客观因素:畸形的就业市场规则及计划招生同市场就业矛盾

包括:

①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

内部劳动力市场在任何国家都存在,但中国尤为明显。理论基础为内部人---外部人理论 ,由林德伯克和斯诺瓦(lindbeck and snower) 两位经济学家提出。内部人指目前已经在职的雇员或者暂时被解雇雇员而同属于一个利益集团(如工会)的人,外部人则是指不受企业或者行业工会保护内部人以外的求职者。该理论意在说明内部外部劳动者不能在市场上开展平等竞争:雇佣外部人需要支付成本(培训、录用费用),解雇内部人更需要支成本(付安置、赔偿费)。内部人有就业优势:厂商在工会、解雇成本压力下总是优先录用内部人。目前我国众多行政机关、事业部门等“肥差”并未实现市场化,相反,内部人控制理论继续发挥作用,并设置进入门槛——公务员资格。国家税收每年流失数千亿元,而高校里税务相关专业毕业生绝大部分只能去小企业从事于非本专业工作,不能实现人尽其能。税务机关里面,大量“闲人”和专业人才紧缺降之怪状同时存在,工作效率低,表现为“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与实施下岗前的国企有相近,类似福利养老院。沙尘一次次暴入侵北京,沙尘治理专业学生只能一次次面对环保部门的拒绝。这不仅造成了专业知识的贬值,更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②劳动者歧视失业论作怪

歧视失业论发展始于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G. Becker)指一些用人者以不公正的态度对待某些人的就业,由于存在个人歧视,劳动者在同等条件下不能找到相同的工作或者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工时存在性别、年龄、地区、民族等偏好。相同工资下用男不用女,用本地人不用外地人,或者实行同工不同酬。现阶段我国长期计划体制下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影子尚未消失,招聘中歧视外地人口,本地生源、外地生源的观念根深蒂固。本地生源一般能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工作,进入所谓的一级劳动力市场 ,仅仅因为拥有同生产率无关的因素——户口,这和马克思关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相悖。结果是外地生源多从事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缺乏稳定性的职业,社会保障等权益得不到保障。近年来京城产生“北漂一族”,“黑虎”一定程度上是户口限制的产物。

③部分地区总量性失业兼结构型失业

前者指劳力的供求处于非均衡,也可称为“需求不足型失业”。严格意义上来说,扩招以后毕业大学生峰值约500万人,绝对数量稳居世界第一,但同中国13亿人口的巨大基数相比,中国大学生比率仍然是较低的,不可否认,大学生在目前仍旧是“稀缺资源”。问题在于,高校毕业生多位于大中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地尤为明显,区域上体现为西少东多,分布不合理。由于受心理因素影响,毕业生多扎堆城市找工作,“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有“教育”市长之称的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矛盾:一个方面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地区没有大学生去工作。很多农村,包括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就非常需要我们的大学生去工作,尤其是西部的农村学校”。目前,在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只占5%,与发达国家15%以上的比例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也充分说明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问题,至多是部分地区供求失衡。而另一方面,高级技工的缺口在不断加大,一些地方出现“技工荒”,市场上甚至出现几十万年薪“天价”招技工的现象。因此,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培养结构存在头重脚轻的失衡现象 。日前,一国际咨询公司发布《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拥有160万名年轻的专业人才,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占全部大学生的33%。德国只有20%,印度则只有4%。然而,教育体系偏重理论,使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的数量仅有16万人,这就形成了中国高级人才的供需悖论。”

二、三方应对之策

之个人;

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与扩招这一进程相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为20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19%,中国高等教育正式步入“大众化”阶段。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择业观成为就业路上的第二道“槛”,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很多私营、民营企业不愿意去,而一直在减员增效的大型国有企业却成为大学生“争夺”的目标,导致需要人才的地方没有人才,择业观念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在今天的毕业生们看来,专家袁隆平当年的择业肯定是失败的,整天种水稻,简直就是一个农民,但他的成就却斐然。“要让学生接受从‘精英’变成‘大众’的角色认知和身份定位,确实需要经历一个非常艰难和痛苦的转变过程,这是一个客观社会现实。谁更早接受,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人大校长纪宝成认为。面对目前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低于求职人员500万的缺口,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应该务实和正确定位,放下架子,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天之骄子”,而只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试想,下基层回西部未尝不可,金子在那儿都发光。既磨练意志,还能积累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②提高自身素质最重要

虽然现在就业市场整体来说供过于求,但其实高层次的人才仍然相当紧缺。对很多企业来说,越来越难招到优秀毕业生才是他们苦恼的。所以,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大学生从一进大学开始,就为将来做准备。一个人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因此一定要善待金贵的大学时光,使自己各方面有一个提升,而不是沉迷在网络世界或者唠叨空虚郁闷。大学期间过得越充实,将来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也就越大。虽然大学扩招,学生总量变大了,但真正优秀的毕业生增加却不明显,很多企业急需的人才培养滞后。应该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更新就业观念,变“我想做怎么样的工作”为“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把自己完善成“好女”,还愁“嫁”不出去么?

之学校:

①不宜过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紧职业教育的步伐。

雇主一般是按劳动者教育水平筛选雇员的,当在目前劳动力远远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原本中学生胜任的工作,却录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去担任,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一方面,造成了低等教育者成为失业者;另一方面,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预期收益越大,而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低工资制度,在城市很难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最终只能加入失业队伍。加上高校改革后家庭的投资飞速增长,短期无法收回成本,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而且,知识浪费和智力贬值严重。然而,“好钳工比研究生还难找”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目前,我国高级技术人员仅占高级技工的3.5%,同发达国家同类比例30%至40%的水平相去甚远 。而鄙视职业教育的陈旧观念仍然在延续。招聘广告录用底线多在专科、本科以上。高考热,研考热导致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冷遇,招生不足,生源质量下降,这与中国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学应当控制高等教育的规模,以质量替代数量。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改造部分院校为职业学校,加强其地位,帮助大众正确认识职业教育。

②办学学校理念革新

学校一定程度上好比一个制造厂,学校的基本目标应当是保证学生质量,培养出合格的产品,而不是着眼眼前利益,随意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学校单位教学资源的负担,间接降低教学质量。广东省的做法值得借鉴 :实行“三个适度挂钩”的就业运行管理机制。其一,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高校的事业发展适度挂钩,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将作为高校扩大规模、增加经费等的重要指标;二是将就业与专业设置适度挂钩。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高校设置专业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那些社会需求不大、毕业就业率过低的专业,要根据情况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三是将就业工作与高校水平评估适度挂钩。毕业生就业率将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此举将市场化的企业理念引入高等教育:产品卖出去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自然可以扩大规模,对那些卖的好的产品多生产,对买的少的则少生产,按经济规律办事,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促进各高校的竞争意识。从而防止所有“一窝蜂”上,设置“热门”专业的浪潮,做到各有所长,防止“产品”无人问津。除特殊专业外,专业设置同市场需求密切衔接,按市场经济理念办教育。

之国家:

①充分就业——经济政策之首

就业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但由于长期统分统配的劳动力管理体制,隐性失业 大量存在而未显性化,国内对失业问题的认识不够,对解决失业所作的努力尚欠缺。按经济学家的经验,失业率在4%~5%以下时即达到充分就业,这是国策制定者的目标。历史上,资本主义头号霸主——美国,二战后就把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1945和1946年,连续两年出台了《就业法案》,肯定了政府对增加社会就业的责任,将就业目标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了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美国还建立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预期指标体系,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取代了对GDP崇拜,这很值得提倡。从某种程度上说,就业的重要性应当置于GDP之上。因为只有更多的人有工作,进而获得收入,防止收入差距扩大,根据福利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社会的总福利才能达到最大。在此基础上,每一位公民都真正体会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活改善,而不是虚拟的经济数据。普通大众关心是能否找到满意工作,而与GDP增速大小相关少。需要补充的是,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充分就业的政策是植根于完善的失业保险体制之上,作为失业保险滞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更应借鉴美国的政策取向,并将就业提升到更高的地位,引起足够重视。理由之二,GDP增长不等同于就业增长。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率为9.3个百分点,就业增长3.6个百分点,就业弹性为0.323,90年代,相关数据变为10.3、1.1及0.106。就业弹性明显下降,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实现“尽可能使所有劳动者通过自由选择的,生产性的就业工作获得有保证的,可持续的生活条件” 。其三,失业是社会的“振荡器”,高失业率带来贫困人口的增加,犯罪率上升,所以,对失业问题的认识需要上升到新的高度。

②营造创业氛围,大学生自主创业可免税

根据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创业环境在37个国家中排列23位,创业环境不容乐观 ,表现在对创业企业的金融支持欠缺,政府服务组织数量少,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吸纳就业人员方面。现实表明,大企业多,中小企业少地区,就业压力比较大,江浙和东北地区就是两个突出的典型,这和两地的创业环境差异有关。可喜的是,目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措施也真正“浮出水面”:全国范围内,劳动保障部门对有自主创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免费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对大学生办企业在经营初期1~2年的免征所得税。各地对创业鼓励措施有:广东省政府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从快办理登记手续积极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帮大学生找到启动自主创业的“第一桶金”;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有5万元贷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自主创业将与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一样得到贴息贷款,起点资金至少5万元。当然,这些措施只是开了个头,企业的管理机构如工商、税务等需要积极配合,为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③开展大学生就业培训

从国内外经验表明,新世纪是一个知识极度膨胀的时代,作为大学毕业生,虽然享受过正规的教育,但由于缺少实践机会,大大学生普遍处于低技能、低科研能力“双低”的尴尬境地,通过培训的实施,帮助青年大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工作领域,增强在就业竞争中的实力。先行者如上海市率先推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毕业生职业培训政府埋单” 。目的在于使学员进入工作单位时有初步的动手能力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日前,财政部、教育部、人事部等联合推行的大学生见习制度开创了就业培训的先河,既减轻了就业压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当

④国家政策引导,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劳动力的流动是指劳动者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形势,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行业间的迁移的行为,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减少劳动力流动成本。根据人力资源专家舒尔茨所言,只有流动收益大于流动成本时候,流动才具有可能性。一方面,必须取消限制人才流动的各种限制,各地取消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限制,以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另外,如今现实是“博士满街走、硕士多如狗”,需要将城市里部分大学生转移之稀少地区。西部志愿者服务行动自2003年启动后,累计40000人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当相对于庞大的毕业生队伍,数量仍然偏小。应当加强思想引导,认识到下基层对个人、国家的多重效益.多给与精神赞扬,适当增加物质待遇,最终的受益者是整个社会、国家。同时,政府应该正视毕业生有家不能回的现象 。可以这样说,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是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盛行各种“潜规则”,严重存在裙带关系,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依然缺乏一套公开、透明、有效的程序,因此建立新型的用人唯贤的制度尤为重要。

参考书目:

1. 吴亦明 《社会保障与就业》,吉林人民出版社.

2. 胡学勤 秦姓方 出版社《劳动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 复旦大学 2003年版

4. 杨宜勇等著 《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攻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5. 胡鞍钢 陈永宏 杨韵新 著 《扩大就业,挑战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6. 袁方 姚裕群 《劳动社会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 7月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及其对策”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zhishi/shiye/10691.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文章采自网友投稿刊登及网络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中国社保网是一个公益性质网站。文章版权永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本文已帮助

最新刊登

1

赞助商链接

猜你喜欢

今日热点

【以案说法】自愿放弃社保,可以吗?

点击排行榜

  • 新闻
  • 观点
  • 政策
  • 案例
  • 知识
  • 办理
  1. 2016事业单位事假、休假、病假的有关政策规定
  2. 2017年上海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一览表
  3. 国家医保局: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93万人次
  4. 社保怎么补交?农村户口的要怎么补交社保费?
  5. 2017年已经到来:社保卡等新规你必须知道
  6. 内蒙古社保卡进度查询
  7. 2016公务员最新级别工资一览表
  8. 个人可以补缴社保吗?个人补缴社保流程
  9. 社保断了需要补交吗?中断之后如何补缴?
  10. 2015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