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在国内证券市场,尤其是在想从企业年金运用管理中分一杯羹的金融机构之中,成为一大热门话题。然而,记者在最近的采访中发现,许多企业和员工对本来同自己息息相关的企业年金及其有关政策反而还相当陌生和显得十分茫然,仿佛企业年金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遥不可及甚至是与己无关的新鲜玩意儿。
在金融机构争相问津的热闹背景下,众多的企业和员工为何反倒显得格外的“冷淡”?
年金普及需加大宣传力度
在多数普通员工眼里,企业为员工所提供的所有薪酬待遇中,工资是处于最重要位置的,社会保险和其它福利相对次之,作为补充性的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恐怕只能处在更靠后的位置了。由此我们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采访中好多人没有听说过“企业年金”这个词语,而且显得并不关心。
如果个人不能明白年金的意义何在,接受和推广当然会十分困难。
企业年金的产生同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保障退休生活有直接关系。所以它和每个“打工者”的利益都有密切关系。
江南知名企业扬子石化集团从1995年开始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当时还叫作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初衷就是如此。据扬子石化企业年金理事会秘书长李伟介绍说,2001年时,他们对退休人员替代率做了测算,按国家在1978年的有关办法,计算出平均替代率为85%,而按国家1997年实行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即“新办法”,养老金替代率仅为50%。
扬子石化属于国家特大型企业,员工工资收入一直高于所在地区江苏省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由于新办法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及缴费年限挂钩,结果是其养老金替代率大幅下降,而江苏地方所属90%以上的企业却上升了。这使员工对退休生活水平产生忧虑,原来拥有的企业优越感也无疑遭到挫伤。
经过几年的运作,到2001年时,扬子石化企业年金历年滚存结余基金人均已达2万元以上,当年退休员工均在3万元以上。不难想象,这笔不断积累的钱对员工退休后生活的作用将会有多大!
然而,企业年金同基本养老保险金毕竟不同,它不能像基本养老保险那样可以运用行政力强制性实施。企业年金的发展与普及工作只能而且必须是通过政策引导、先行一步企业示范性作用的吸引以及对企业年金作用意义的宣传等手段,使更多的企业和职工乐意建立和参加企业年金计划,从而逐步扩大覆盖面。
年金激励助企业留住人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发现,建立企业年金对员工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励办法。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可发挥重要作用。
有关研究表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企业各项福利中最能发挥凝聚作用。企业年金计划作为企业薪酬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把当期收入延期到未来支付,将其员工眼前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相统一,使员工更有安全感和主人翁感。
企业年金离咱们还有多远
诚然,建立企业年金,首先是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及完善分配机制的客观需要,其次是企业需具备经济实力。现实中的确存在“有意愿的企业未必有能力,有能力的又未必有意愿”的情况。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在很多企业里,劳动力替代性强,企业选择机会多,没有在根本上重视劳动力,谈不上内部人才机制的健全,也谈不上更多的薪酬福利。至少在目前,企业的意愿仍然是横亘在年金发展面前的最大障碍。期待大面积推广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恐一时还难以实现。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企业推行年金制度存在的一些其他困难。
企业成本是一个突出方面。一家企业社会保险统筹中心的主任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的企业为职工在社会保险、企业年金、补充医疗、公积金等方面的缴费已经接近50%,意味着对一个2000元工资收入的工人,企业还要拿出1000元来缴纳相关费用。这对相当多的企业来说是很难承受的,所以这些企业在必须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费用之后,没有力量再建立企业年金。
正是由于表面上看参与年金计划的多是一些规模大、效益好、有能力的企业,因而企业年金被一些人误以为是“富人俱乐部”。
劳动保障部一位官员说,“有能力的企业”数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多,建立年金并非遥不可及。随着大企业示范作用的体现,市场监管环境的完善,基金管理技术水平和收益的提高,会有更多的企业乐意加入“年金俱乐部”。他相信,年金与企业及其员工个人的距离必然会越来越近。
文章出处:证券日报 2005-06-14 08:31
【出处:证券日报】
“企业年金离我们近了 普及需加大宣传力度”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9285.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