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然后把所有公职人员纳入社保,并实行职业年金制度
【背景】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称,目前该部正在拟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相关配套政策,并重点研究事业单位改革后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和职业年金的试行办法。
在目前,职业年金是指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补充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的企业年金类似。这些年金,目的在于提供员工的养老保障待遇,一般适用于公司规模较大、员工相对稳定的单位或行业。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企业还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其退休待遇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并无太大差异。上世纪90年代初期,企业率先推行养老保险改革,由企业和个人按比例缴纳,但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维持原有退休制度,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事业单位月均养老金是企业退休职工的1.8倍,全国离退休费支出1400亿元,其中大约一半是财政拨款,一半是自筹;机关公务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是企业的2.1倍,每年大约700亿全额拨款。
早在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原则通过并下发了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方案,决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个省市试点。其核心内容是把事业单位职工纳入企业养老保险,同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但改革进展“缓慢”。
引入职业年金,多大程度上能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前事业单位改革的瓶颈制约在哪里?
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认为,目前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尚未到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也缺乏根本性突破,这种情势下,职业年金的单项突破难有成效。中国应同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等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王延中指出,目前机关事业单位仍实行个人不缴纳养老保险费的退休金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造成巨大的财政支出风险,必须改革。但难度很大。同时,事业单位庞杂,差额拨款、全额拨款、自收自支等单位,应该有不同的改革思路。
如果按照现有事业单位养老保改革险试点方案,事业单位基本养老制度向企业“看齐”,但目前企业缴费门槛比较高,事业单位可能承担不了。而如果采取降低费率的方法,又难以填补原有的历史欠账。
考虑到中国历史欠账较多、区域情况复杂,城乡差异大等因素,王延中建议中国应基本坚持“多个制度、多个模式”的制度框架,但是,对所有参保人员应当建立一个基础养老金制度。
根据提高社保统筹层次的要求,基础养老金应当是全国统筹的,而且由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不应再以地域为限,而是与缴费年限和水平相关联。当然也不是全国一样的绝对额,而是养老金的替代率(养老金待遇与在职工资之比)应该大体差不多。
所有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以及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经费的事业单位职工,即国家财政供养的国家公职人员,可作为国家雇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承担缴费义务。同时,也要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投资性、积累性的养老金体系。
王延中认为,同时获得基本养老金和与职业关联的大致平衡的“职业年金”保障,“对公职人员具有一定激励作用”。美国自1935年始建立国家统一的基本养老金制度,为所有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养老保障,同时建立了灵活多样的职业年金制度。“这对中国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王延中指出,在基础养老金制度下,缴费率一定要降下来,以不超过14%-16%为宜。可以通过专项保险费用的方式筹集,或以社会保障税的形式筹集。目前,中国社会保险的缴费率偏高,而增值空间优先,应在降低费率的同时,提高增值收益。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省市,目前针对“老人”“中人”“新人”有不同的对待。对此,王延中认为,应该尽快取消“中人”环节,通过适当制度措施让“中人”要么“老人”制度靠,或是采取“新人”的待遇。(财新记者 杜娟 采写)
【出处:财新网】
“王延中:职业年金如何“养老””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6964.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