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台最严公积金限贷令:一人只能贷一次
广州住房公积金贷款新政尘埃落定,二次公积金贷款被叫停。11日,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广州住房公积金贷款新政。其中规定,“已使用过住房公积金贷款不予贷款”,同时公积金可贷额度将与职工缴存余额挂钩,鼓励职工多缴多贷,避免投机性的缴存行为。据悉,该贷款新政将在上报广州市政府批准后正式实施。
此外,广州首套普通自住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将由目前的两成提高到三成。
二次公积金贷款被叫停
此次酝酿的广州住房公积金贷款新政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已使用过住房公积金贷款不予贷款”的条款。在此前征求意见时,有45.94%的反馈称反对限制公积金二次贷款。
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夏卫兵算了这样一笔账:截至2014年5月,住房公积金累计提取中约有580万笔因住房消费提取公积金,提取金额占提取总额的82%,公积金贷款人数36.6万人,约占全部缴存总人数的9.2%。这部分已贷款的职工不但已支取本人账户的资金,同时使用归集余额843亿元,占归集余额的82%,也就是说9.2%的职工已使用82%的资金,90.8%未使用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只能使用剩余18%的资金。
他表示,新政设置“不能贷两次公积金”等新规,主要目的是保证缴存职工能公平公正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的初衷是为了保障中低收入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已经使用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人,显然已经完成了其基本住房需求,再要求二次贷款有失公允。
夏卫兵说,广州地区的个人按揭购房贷款中,公积金贷款购房的比例占了42%,今年即使控制公积金贷款总额度,公积金贷款在新增购房贷款中所占比例仍然超过30%,在排队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保证刚需首次购房贷款是有必要的。
放宽首套房公积金贷款认定
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将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针对房贷新政,11日的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也讨论通过了相关的通知。
按照该通知,对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为住房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而在此之前,公积金贷款首套房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还可以首付最低两成。
同时,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普通自住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不过贷款利率则为住房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的1.1倍。而如果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再购买普通自住住房,最低首付比例则为60%。
广州仍然暂停发放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住房公积金贷款。
11日还传出这样的消息:广州正在讨论研究,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缴存比例统一为不高于12%。区(县级市)机关事业单位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缴存比例超出12%的,将统一调整为不高于12%。(记者 郑佳欣)
相关
公积金额度频遭秒杀
广州拟增加27亿元额度
广州公积金限制贷款额度,抢额度大战频频上演。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11日通过了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的事项,拟增加27亿元贷款额度,已上报待审批的公积金贷款可望得到满足,而10月—12月的新增贷款申请则计划按每月2亿元的额度进行审批放款。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广州已发放公积金个人贷款约164.79亿元,距全年170亿元的额度仅剩5.21亿元,全年的贷款额度将很快用完,余下10月—12月将无额度分配,存贷比达83%以上,已超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管委会设定的80%的警戒线。截至9月底,已上报系统等待审批的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5245笔,合计25.32亿元。
这也意味着,若将已上报系统的贷款申请审批放款,放款总金额将达到190.11亿元,剩余10月—12月的新增贷款申请计划按每月2亿元的额度进行审批放款。由此,2014年全年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发放额将达到196.11亿元,与年初计划的170亿元额度相比,超支27亿元。
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表示,2014年增加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额度27亿元,超出计划的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额度将按照申请件录入系统时间先后顺序审批放贷。
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对2015年贷款额度进行预测,提出先确定2015年公积金贷款额度为140亿元,明年中旬召开的管委会会议再根据半年情况进行调整。从数字上看,明年贷款额度将比今年调整后的额度减少超过50亿元,明年公积金贷款额度将更为紧张。
“广州最严公积金新政 一人只能贷一次”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zhishi/gongjijin/70594.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