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过去保险公司以自有外汇投资外汇结构性存款不同,保险资金是次将以人民币购买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通过银行的金融安排,达到资金不出境又能投资海外市场的目的。
苦于投资渠道匮乏的保险资金又寻找到一条新的赢利途径。
《证券市场周刊》获悉,数家大型保险公司正在积极介入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与过去保险公司以自有外汇投资外汇结构性存款不同,保险资金是次将以人民币购买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通过银行的金融安排,达到资金不出境又能投资海外市场的目的。
“已有一些外资银行向我们推介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我们正在研究,希望以最安全的方式介入。目前保监会方面尚没有专门针对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业务的相关条例,我们希望推动保监会放开此项业务。”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一位人士说。
对冲汇率风险
所谓结构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存款上附加一定的结构,该结构是存款方根据对汇率、利率和信用等不同金融指标或工具的预期,卖出某种期权,从而获取比普通利息更高的收益但要承担一定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
“投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与投资美元结构性产品的路径相似,一般是我们向中资银行购买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中资银行向外资银行购买。因为不允许我们直接向外资银行购买,所以需要中资银行起一个中介作用,收取一点手续费。”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说。
“外资银行有很多手段达到资金不出境就可以投资海外,比如通过掉期,通过NDF(无本金交割之远期外汇合约),我们双方正在探讨最佳方案。”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说。
“在做人民币结构性存款时,只是仅仅将利息部分拿出投资,本金部分不动,而外资银行有自己的外币,所以不需要兑换成外币,这中间不涉及资金流出。”上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说。
目前人民币升值迹象明显,3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380∶1,较汇改前已升值2.88%。3月5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还要逐步增强汇率的灵活性。新加坡星展银行预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在今年4月底突破8∶1的整数关口。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预测,人民币未来两年将保持4%的升值幅度,今年年底将达7.75:1。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邹林对外表示,将允许保险公司购汇进行境外证券投资。这意味着保险资金将成为QDII的先锋。国家外汇管理局此时鼓励资本流出,允许保险公司购汇进行境外证券投资,其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意图相当明显。
所以,汇率风险是保险公司最近几年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保险资金在国内尚不能投资于金融衍生产品,因此,对于QDII,保险资金缺乏对冲汇率风险的工具。加之海外投资经验不足,保险公司大多对QDII持谨慎态度。而人民币结构性存款结合了固定收益证券和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收益较高,且保证本金安全,条款具有灵活性,期限和其他参数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需要和风险偏好进行适当调整。
外资银行有优势
有保险公司人士预计,人民币结构性存款收益率在4%左右,相对于2%左右的普通人民币理财产品显示出了明显优势。
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对银行而言是一块无风险的中间业务。目前已有不少银行推出了此项业务。据公开消息,民生银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与美国道琼斯指数挂钩,两年期产品预期年收益率最高达到5%;兴业银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与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区间挂钩,半年期产品预期年收益最高为3.2%;中信银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与欧元兑美元汇率变动挂钩,半年期产品预期年收益率最高为4.15%。
“目前保险公司参与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实际是与外资银行做,中资银行只起一个中介作用。而中资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应该也是向外资银行购买的。”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说。
“据我们了解,一些外资银行正在向央行报批,以期绕过中资银行,通过其在中国的分支网络直接销售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一位人士说。
因为在产品设计上经验不足,中资银行推出的外汇结构性存款都是向外资银行购买的产品。保险公司相中外资银行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原因,是由于外资银行大多资金雄厚、机构遍布全球,并拥有畅通的海外投资通道,因而在控制风险和取得收益方面有保证。
虽然外资银行尚不能向内地居民提供人民币业务,然而,借助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业务,外资银行实际已经提前进入到人民币理财市场。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2006年12月中国市场完全向外国金融机构开放后,国内外银行将在理财市场掀起竞争风暴。
2006年03月13日 证券市场周刊 陈玉强
“保险资金“相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8937.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