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避险机制的缺乏,使机构投资者的短期行为“泛滥”,甚至在短期行为的惯性思维下沉迷于更为短进短出谋取套利的“快感”
上证指数踌躇于1300点前,几次冲关失败的“罪魁祸首”之一竟然是保险资金。有基金公司证实,就在2月15日股指冲破1300点的前后,保险资金巨额赎回,各家基金纷纷被迫抛出股票,对股指形成重压。保险资金的这一举动,使其在中小投资者面前背负了骂名。
保险资金的赎回量不是小数字,其赎回行动很可能“诱导”其他机构资金仿效。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上证50ETF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其净值增减随上证50指数“亦步亦趋”。自去年12月26日以来,上证50ETF已经连续7周净赎回,净赎回的累计规模达21.42亿份,赎回总量接近ETF规模的30%。按其净值计算,这意味着仅50ETF的投资人就有约18亿元资金撤出。虽然不能说保险资金几周来一直扮演“唱空”角色,但其在1300点冲关前的“反戈一击”,确实让众多盼望牛市早日到来的中小投资者伤心。上证50ETF的连续7周净赎回,表明早有资金对股市走强持怀疑态度。而保险资金在关键时候的巨额赎回,使多空双方的天平急剧倾斜,有投资者称之为“毁了祖国股市‘山河一片红’的大好形势。”
保险资金一直被视作长期投资者,是股市稳定的力量。可实际上,保险资金也是唯利是图的,在其认定的利润或机会面前决不会心慈手软,这也是资本市场参与者的本性。几乎在做空1300点的同时,假如不是中国证监会事先通知,保险资金可能又背上利用低交易成本优势套利的骂名。中国石化收购旗下扬子石化等4家上市公司股权引发的相关股票价格上涨及持有这只股票的基金净值上升,使保险资金又一次碰上短进短出套利的良机。之前,保险资金已有过利用中兴通讯股改时机进行大规模套利的杰作。而事实证明,保险资金短进短出套利赚了,却意味着基金净值下降,保险资金等于是从其他基金持有人手中剥夺了这部分收益。保险资金之所以能够套利,因为有基金公司免于申购或赎回手续费的成本优势。而其他基金持有人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因手续费而难以套利,只能被保险资金的套利“割去身上的肉”。
回过头看,保险资金于1300点前“临阵脱逃”,低交易成本助涨了其投资行为的短期化。如果不是低交易成本,又如何敢在1300点前“放手一博”。看准1300点是股市短期的一个心理关卡,巨额赎回并等股指遭打压后还可能找机会申购,一进一出就意味有利润可赚。而且,保险资金投资行为的短期化,已影响到基金的操作方式。基金原来的长期投资策略必定会因为持有人赎回带来的资金缺口而有所改变,不得已将长期投资的股票转为短线持有,加速长期资金向短期投资转向。
从另一个角度说,保险资金与证券投资基金行为的短期化,也是资本市场缺乏避险机制所导致的。对于成熟的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组合工具与做空避险机制是机构投资者制胜的法宝,机构投资者运用长期投资组合工具与做空避险机制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以保证它们的长期投资收益得以实现。而我国缺乏做空避险机制,导致机构投资者的短期行为“泛滥”,甚至在短期行为的惯性思维下沉迷于更为短进短出谋取套利的“快感”。
当然,保险资金也有苦衷,部分赎回出于调整投资结构的需要。2005年,保险资金运用的各个渠道都表现不错,协议存款取得4%以上收益,债券投资收益达到4.45%,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超过6%。但在基金投资方面,各家保险机构在开放式基金上仅略有盈利,在封闭式基金上仍旧亏损。面对不争气的基金,有保险公司在1300点附近见好就收,是巨额赎回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保险资金毕竟堪称A股市场最大的实际投资人,无论其战略转移还是有意的套利行为,都不可避免地对整个市场形成巨大冲击。看到保险资金在1300点前撤出,其他资金还能稳住“军心”吗?难怪部分基金公司人士开始抱怨保险资金成了“股市的不稳定因素”。
2006-02-24 中国经济时报 张炜
【作者:张炜】 【出处:中国经济时报】
“保险资金何以遭骂名?”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8776.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