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4月11日,一份《全球退休生活角度调研》报告显示,从32岁起,中国的很多年轻人就开始规划养老问题,而存款是他们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在职人员中,每个月为养老平均储蓄625元。而此前,社会养老保险一直是中国人保障老年生活的主要方式。
“奔四”的职场中人就开始计划养老。在职人员在缴纳社会保险的同时,开始通过个人规划的方式解决养老问题。而且着手这一问题时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
调查显示,1/3的在职人士,平均年龄在37岁时,已经开始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准备。而此前已经退休人员开始做这一准备的年龄则在47岁。自觉筹划养老问题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但年龄太提前肯定不是一件好事。这一现象折射出一些沉重的话题。
一方面,个别地方挪用社保基金的案件时有发生,而养老金的缺口却又很大。由于时间跨度长,政策法律方面的监管措施能否到位不好说,公众对社会保障体系能否健康运行深感忧虑。年轻人也不例外,他们十分担心即便按时缴纳了养老金最终仍可能得不到满意的退休金,心里的一块石头难落地。
另一方面,物价指数在上涨,特别是房价,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支出都是不能怠慢的“主儿”,凭现在的收入状况能否应付将来的老年生活,现在的年轻人心里都没底。他们对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对破解民生问题的连续性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还心存疑虑。
事业迈上高峰时,却在那里规划退休后生活,显然会影响和挫伤年轻人开拓创新的积极性。
我们太需要探索和进取精神了。中科院院士王选生前曾勉励年轻人:“社会要鼓励青年人勇于创新和冒险,没有冒险精神,中国将出不了比尔·盖茨、戴尔、杨致远。”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如果年轻人对养老问题有担忧,其创业的胆量必然会打折扣,长此以往,民族精神的内涵里将可能缺少勇往直前的“基因”,这是很危险的。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破解民生热点难题,迫在眉睫。
2007年04月13日 20:05 法制晚报本报特约评论员 梁江涛
“梁江涛:奔四养老计划太沉重”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5510.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