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以实施“金土地工程”为抓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构建和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为目的,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以土地整理为“媒”,以城带乡统筹发展 从2004年起,成都市把土 地整理作为惠及老百姓的“民生工程”和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共完成土地整理项目85个,投入资金33亿元,整理土地面积达100万亩,新增耕地13.4万亩,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和聚居点235个,集中安置农民7.2万人。 通过对农村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了农用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模式奠定了基础,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以城促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 通过创新土地整理模式,拓展土地整理内涵,还有效解决了城乡统筹发展“钱从哪里来”和“人往哪里去”的问题,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 抓好规划,创新机制,让农民在土地整理中得实惠 成都平原耕地田块过小过多、田块不规整、田埂和田间道路占地多,极不适应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据测算,农地整理新增耕地率可达10%以上,潜力巨大。此外,农村居民住宅95%都是以自然村落、院落或独户居住,“散、多、乱”。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达146万亩,人均占地面积150平方米,通过土地整理,人均占有集体建设用地面积下降到110平方米,全市可腾出42万亩集体建设用地。 为了科学有序地推进土地整理工作,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土地整理规划》,以改善居住环境、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目的,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同时,为了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依据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了600个农村新型社区点,引导农民集中居住。 按照规划,成都市在8年—10年内,投入资金200亿元以上,整理土地60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60万亩,农民向城镇或新型社区集中,同时建成一大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成都市委、市政府把土地整理融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大局之中,精心组织、统筹实施。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依据农业产业化发展布局,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属流转,推动土地向农业种植规模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发展有区域特色的规模农业,还通过制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计划,引导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或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 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共享统筹发展成果 成都市的土地整理项目大多在基本农田保护区。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实现了耕地能灌能排、旱涝保收,中低产田所占比重大幅降低,建成了56个面积达5000亩—10000亩的粮、油、菜等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基地。 按照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向农村引进“龙头”企业,做到“一个项目一种特色”,促进种植方式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市已竣工验收的85个项目中,有60个形成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流转土地6万亩。建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蒲江县、都江堰市的优质猕猴桃基地,邛崃市茶叶、水稻规模种植基地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公司得到发展壮大。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全市投入1亿多元资金,建设集中排水设施、垃圾集中堆放点和村民健身娱乐、消防、绿化等配套设施。集中修建了3个“民福院”,解决了200多名鳏、寡、孤、独老人的居住生活问题。“金土地工程”真正成了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富民工程。 |
“成都市以实施“金土地工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1325.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