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提出了严峻挑战。今年初,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研究成果。《报告》提出了应对挑战的两项重要措施: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在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完善一下两个方面:
首先,完善养老保障体制,结合中国现实,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相互补充。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由于我国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实行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太现实,后两者应在以后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商业养老保险尽可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将是保险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其次,由于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人口老龄化也呈现出区域性的特点。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民收入水平较高,人们的保险意识相对较强,所以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较高,能应付以后的养老支出。面对这种情况,从养老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和有利于该地区人们养老保障问题上,应大力普及他们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意识。
在加大发展老龄产业方面,立足城乡社区发展老年服务业,主要体现在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上。目前我国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福利机构提供的老年人床位数严重不足。据调查,全国现在大约有11%、即1400万名老年人希望进入福利机构养老,而各类福利机构中能够提供的老年人床位只有104.2万张,不到全国老人总数的0.8%,与发达国家5%左右的机构供养比例相比,差距较大。
其次,养老机构收费普遍偏高。养老机构平均收费每人每月在800元左右,高级些的公寓则需要近千元,这样的收费标准超过了大部分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再次,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如部分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人员多为下岗职工,文化素质较低,且绝大多数未受过专门的训练。
最后,社会养老规模偏小,体制结构单一。现在的养老机构绝大多数为国有或集体性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才刚刚起步。
针对以上问题,应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快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一)认真做好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的规划,并将它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增强政府财政对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的投入,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二)进一步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建议国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如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用地、用房优惠政策、老年社会福利设施收费优惠政策、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的税收政策。同时,加大社会福利彩票、体育彩票所筹资金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老年福利事业投资机制。
(三)注意社会资源,特别是民政、教育与卫生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以加快老年社会福利设施的建设步伐。多年来,由于出生率降低所导致的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出现了生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而现有的养老机构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入住的需求,因而在此情况下可考虑将“多余”的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改建成养老院等老年社会福利设施。这一方面使现有的社会资源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也为老年社会福利建设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可谓一举多得。
(四)应根据不同群体老年人对老年福利设施需求上的差异特点,建造各种规模与档次的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并注意设施的配套,以满足不同群体老年人口的需要。
(五)针对养老机构管理与服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内容,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最后,毕竟老年人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与年轻人不同,保险业应开发更多的险种以迎合银发市场的需要,比如针对老龄化的长期护理保险。
【作者:韩健】 【出处:中国保险报】
“建立看护保险制度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7055.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