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煎熬,叫熊市反弹。”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微博)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下如此告白。
自上证综指跌破2200点以来,市场如钝刀割肉,重心缓慢下移。8月以来,2100点附近的大盘弱势让人心寒,不仅让券商分析师们满怀悲伤情愫,还让他们撰写的报告也满溢伤感——“大盘指数僵尸化,行情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当《华夏时报》记者在8月上旬、中旬分别对社保基金管理人、保险机构、财务公司、券商资管、信托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目前A股市场的二十余家机构投资者展开调查时,听到最多的是,他们对股票投资的失望、沮丧。
8月初,全球最大的固定收益类基金公司PIMCO在投资展望中提及的“对股票的崇拜已死”,成了中国机构投资者们新的“警世恒言”,且此思路已贯入他们的实际操作中。
记者调查发现,向“固定收益类、现金管理类资产加大倾斜力度”、“强化绝对收益理念”、“谋求能做空、对冲的衍生品”投资策略,俨然已成为机构“过冬”不得已的办法。
群体性迷茫
数字的对比,总令人触目惊心。
记者查询相关数据发现,截至8月14日,美国道琼斯指数的年度涨幅已达7.81%,又开始接近金融危机前的最高点。同期,A股下跌2.83%,沪指在8月17日收报于2114点,持续徘徊在2100点附近已一个多月,距离2007年的历史高点6124点,已是“风马牛不相及”。
“投资真的在中国死了吗?”8月10日,上海一家财务公司的投资负责人面对最近几年A股持续下跌,且不断创下新低向《华夏时报》记者慨叹,“这一两年,越来越感觉到资本市场的玩法不一样了,业界都在戏谑,投资大师到中国都必死。”
言下之意暗指被誉为“欧洲股神”的投资大师安东尼·波顿。
2010年,波顿移居香港,成立富达中国特殊情况基金。但基金成立后就陷入亏损。当年亏损15%,2011年3月至9月的亏损幅度一度高达28.9%,以至于波顿不得不因基金业绩不佳发表致歉声明,近期更表明将为此延迟退休计划。
上述负责人略显激动地说,过去10年、30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与映射到A股市场的表现,完全不相符。而类似安东尼·波顿这般“晚节不保”的情形还有很多。
从事投资多年的一家信托公司投资总监8月中旬向本报记者透露,即便在2009年到2010年不佳的股市环境中,他的投资收益仍不菲;然而从去年至今,其累计亏损已超过10%,打断了连续7年的盈利记录。
更让他悲观的是,“现在还看不到新的技术来带动经济增长,股市可能还要在底部长时期徘徊。”他透露,作为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部门,一般不能兑现潜亏,因此,下跌的股票只能一直拿在手上而看着它的市值向下,“现在,我们在权益类投资上的加仓可能性很小。”
加仓可能性很小,且即便有加仓计划也被紧急叫停——记者调查中发现这是不少机构当下的现状。
深圳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的机构部总经理向记者透露,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曾在今年7月初计划投入70亿元到A股建仓,当时上证综指尚在2200点,但眼看着2200点被迅速击破,“感觉形势不对,买了一点后赶紧收手,到现还没有完全投完,也不敢再投了。”
因为手中的机构客户很长时间无股票加仓计划,让这位机构部总经理极为忐忑,“我经常问其他公募基金的机构部同行,有没有接到保险加仓的单子,都回答说没有。”
在每天与大量机构打交道的他看来,机构几乎陷入了群体性的迷茫。
江浙一家证券公司的资管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最近他参加了很多机构组织的中期、季度投资策略会,但越开越困惑。
其主要迷惑在于两点:一是市场参与者是“信政策”还是“不信政策”?第二点困惑则来自结构性矛盾让当前的投资面临一种尴尬——较为看好的行业估值较高,可能面临补跌风险;而企稳的、低估值的,又是中长期前景并不怎么看好的行业。
投资思路大碰撞
上述困惑反射到二级市场的表现是,市场处于2100点低点时,却有80多只个股创下历史新高,回到6000点之上的水平。
在“二八”现象越来越明显的矛盾冲突下,有关投资思路的争论也在机构投资者之间碰撞。
一家大型保险机构的资管部投资经理向记者透露:“有可能创新高的个股投资界的人就会尽力去追,但不会像刘翔在伦敦奥运会上靠‘单脚跳’去碰最后一个栏。”
“其实追到的概率真的很小,所以做投资的人士都很辛苦。”他诉苦道,领导要求他们的工作时间是“7×24小时”,有时半夜都会起来看看彭博的新闻。
在他看来,近两年经济周期越来越快,投资压力也逐渐增大,而投资者80%的时间是在研究短期投资机会,只有20%或者更少的时间用来思考远一点的事情,“如果把投资的眼光拉长一点,对理解当期投资机会是很有帮助的。”
他认为,以6124点为代表的2007年的高点实际上是过去20年以投资驱动增长模式宣告结束的一个标志,2008年底至2009年8月初的小牛市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回光返照”的体现,而2009年8月以来市场不断回落,则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挣扎与新的经济增长点模糊的集中体现,市场持续回落更多地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变化趋势的忧虑。
在另一位大型保险公司资管人士看来,当下各家公司对投资经理的考核短视是通病,但短视不可怕,关键是要在短视中能找对市场内在逻辑,“遗憾的是,今年一直没有找对。”
这位人士所在的机构今年以来的投资业绩还不错,主要得益于他们在权益类资产的配比,远小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在长期利率向下的大背景下,钱会越来越值钱,而股权会越来越不值钱。”
对股票不再崇拜
从股票等权益类资产,逐渐转向固定收益类资产,是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感受最为明显的一个机构操作变化。
一家全国社保基金管理人向记者透露,他们最近在与社保基金理事会交流时,社保有关人士明确提出“对于绝对收益产品,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基金公司都很重视”的观点。
“过去100年,股票年均回报率大概是6.6%左右,能战胜经济增长速度;所以,大家一直对股票投资有一个预期。但对股票的崇拜在西方已受到很大挑战。我们也要放弃股票崇拜,固定收益的机会可能会更多。”该管理人称。
显然,社保的思路正在倒推公募基金的变革。
从去年开始,公募基金逐渐热衷于向外传达“绝对收益”,也就是正收益的理念,一改过往张口闭口都提“相对收益”的说法。而要实现绝对收益,从现有投资品种看,机构们几乎都圈定在以债券为主的固定收益类投资领域。
上述深圳机构部总经理向记者透露,在公募基金专户业务于2008年刚开闸时,股票仓位可从0到100%的灵活配置型专户产品曾极为走俏,“显然,从目前结果看,这类产品没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以说全军覆灭。”
正是看到苗头不对,早在2011年初,他所在的公司陆续推出的20多个专户投资方案中,均以保本和固定收益类以及现金管理的专户产品为主。
8月16日晚,记者从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已成功募集一只专注于把握一级市场定向增发投资机会的专户理财产品,这款一对一专户产品的委托资产规模超过5亿元。此前,今年4月,光大保德信为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诺亚正行量身打造了主投协议存款的短期理财型专户产品。
这些专户产品,基本已脱离A股二级市场范畴。
除此之外,深圳那位机构部总经理还向记者透露,很多保险机构、财务公司和他们沟通希望能有做空的产品提供给他们。
上海一家财务公司投资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当下的资本市场创新依然不足,有很多创新手段还没有使用,“作为财务公司,我们的投资是非常谨慎的,但很多创新不足其实增加了我们的风险。”
他透露,他们之前曾作为帮忙资金申购了沪深300ETF基金,但由于财务公司不能直接做股指期货,眼睁睁看着这只基金亏损10%,“如果在国外,简单做个对冲就不会有损失了。”
靠什么拯救股市?
为何A股没有最弱只有更弱?
采访过程中,北京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向记者抛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当下中国经济形势确实不好,但反观欧美也不乐观,为何股票市场的差异却那么大?”
在他看来,这和投资者结构有关系,欧美机构投资者占比80%左右,在反映经济周期时会集中反映,一步到位,而A股以散户为主,对经济的反应通常迟滞,且经常会过头,“下跌市中,一开始,很多散户没有意愿去止损,只有跌到一定程度才会退出来。”
另一个影响市场的因素是“股改后遗症”。他强调,现在参加股票市场博弈的远非封闭的二级市场参与者,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和PE的一级市场投资者拿走了二级市场的很多盈利。
在诸多机构对A股投资心灰意冷的背后,是一连串让他们无法乐观起来的宏观经济数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1%,CPI同比增长1.8%,PPI同比增长-2.9%,上述数据创下了年内新低。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继续下滑。从消费、出口、投资三驾马车分析,交银施罗德主题基金经理李永兴认为均不乐观。
李永兴称,在宏观经济全面下滑的背景下,稳增长需要更多政府执行力去实现,只有把资源要素价格和环保成本提上来,传统产业中长期的盈利能力才能降下去,企业才会自发地转向新兴产业,经济结构转型才有望成功。
【出处:华夏时报】
“社保基金称要放弃股票崇拜”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1674.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