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行测
201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于11月30日顺利结束
今年是行测第一次分两套卷子进行考查,两套试卷差异有多大、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就显得尤为引人关注。通过精图教育各位老师的分析发现,今年的试卷结构与往年相比变化并不大,副省级依然维持了前几年135道题的题量,各部分的题量、顺序也都保持一致。地市级则是130道题,减少了5道数量关系题,其它部分的题量与副省级试卷一致,题目只是顺序有所不同。另外,常识判断的题目有所不同,地市级试卷中法律所占比重偏大。
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包罗万象,地市级更注重法律知识考查
常识判断的考试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时事政治、法律、自然、科技、文化、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生活常识等方面。今年的试卷依然呈现这样的特点,不过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也有一些小的变化。比如往年一般不考查纯记忆的知识,今年副省级试卷的第一题就是一道记忆性的题目,考查的是习近平主席在德国发表关于二战的演讲时引用的一句名言“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这句话是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所说。另外,与副省级试卷的常识相比,地市级试卷上考查的大部分与之相同,不同的几个题大多换成了法律知识题,因而法律部分所占的比重偏大。
需要注意的是,常识判断考查的不仅仅是考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更是分析判断的能力,其考查的方式也是非常的灵活,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常识的最后一道题,虽然本质是考查历史人物,但是结合礼仪相关的知识考查,不仅新颖,也增加了题目的难度。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沿袭传统,题量与考点比较稳定
言语理解与表达
总的题量为40题:逻辑填空20题,片段阅读20题,题量比较稳定。很多题目的题干较长,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做得又准又快。
逻辑填空
每题1-3个空,20道题目仍然以考查实词和成语的辨析为主。实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一些近义词的不同之处,比如:词义的轻重,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搭配关系等方面。成语的考查依然占据比较大的比重,近一半的逻辑填空题涉及到成语的选择,从考查的具体成语来看,都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如进退维谷、适得其反、无所适从、偷梁换柱等,但一些意思相近的成语间的细微差别是考查的重点,需要引起大家特别的注意。
片段阅读
在总题量不变的前提下,题型依然是种类繁多。此次国考考查的题型包括主旨概括、意图推断、细节判断、意思承接和语句排序等题型。其中,主旨概括类、意图推断类题目仍然为考查的热点和重点。这部分的考查越来越侧重考生快速把握文段的能力以及区分不同题型特点选择答案的能力。
逻辑填空
部分如何正确把握实词、成语的考查方向,如何快速找出确定词语的关键信息、提示词语, 片段阅读部分如何区分正确选项与错误选项,如何快速读题干,联创世华公考研究院的孙建鹏、张圆梦、李玉梅、陈向蕙和韩速等行测老师在各个班次上教授了“三步、四抓、两看、十不看”的有效方法,在考试过程中,这种正确阅读技巧与解题方法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与速度。
例题 (2015年国考行测第60题)
新闻是客观的报道,评论是主观的判断,评论要想摆脱主观臆断而尽可能保持客观理性,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而不是依靠自己的想像。这决定了评论永远只能跟在新闻的后面,根据新闻事实,作出相应的评论和价值判断,而不能跑在新闻的前面,不能作出超越新闻事实的判断,不能根据碎片化的想像拼凑出一个事实,然后大加挞伐。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 评论是新闻报道的延伸
B.评论源于新闻却高于新闻
C.评论是对新闻事实的提炼与升华
D. 评论虽有主观性但仍须基于新闻事实
【解析】题干共包含两句话,实际是在阐述评论虽是主观判断,但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基础,不可超越新闻事实,因此答案选D。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难度适中,两套试卷题量有所不同
数量关系今年省部级依然是15道题,地市级10道题,而且这10道题全部出自于省部级的15道题当中。从题型上看,常考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比例问题、排列组合、概率等问题依然是考查重点。从难度上看,与去年基本持平,而且题目难度有一定梯度。中等难度题居多,少部分较为简单,有个别难题。虽然在考场上时间比较紧的情况下很难解出全部题目,但把握住简单题目与部分中等难度题,数量关系拿到理想分数并不太难。另外,数量关系一些解题技巧仍然体现地较为明显,有些题目结合选项并不需要严格计算也能得到题目答案。比如省部级试卷中的68题。
例题 (2015年国考行测第68题)
小李的弟弟比小李小2岁,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1994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之和为15。问2014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
A.25,32 B.27,30 C.30,27 D.32,25
【解析】题目求的是小李和小王的年龄分别是多少,我们通过题目中的第二句话“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很容易得到小李应该比小王小3岁,而选项中只有B满足,故选B。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题量不变,个别题目有所创新
图形推理
的10道题依然是5道常规题搭配5道图形分类题,考查的本质规律依然是数量类、属性类、立体图形等问题。而立体图形考查居多,无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定义判断
的10道题以单定义判断为主,考查的概念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甚至出现了图形判断题,较为新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紧扣题目所给的定义,基本都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类比推理
以两词型、三词型和对称型三种考查方式命题。考查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大部分较为明显,有的则不是非常明确,需要仔细分析词语间的内在关系,运用遣词造句的方式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才能区分迷惑性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逻辑判断
的考查延续了以可能性推理为主的命题趋势,必然性推理只出现了2道。可能性推理所涉及的题型包括了削弱型、支持型、前提型、解释型等,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
例题 例题(2015年国考行测第114题)
城市病指的是人口涌入大城市,导致其公共服务功能被过度消费,最终造成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空气污染等问题。有专家认为,当城市病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大城市的吸引力就会下降,人们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向大城市集聚,城市病将会减轻,从而焕发新的活力。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能够削弱上述观点的是:
A.我国已经进入城市病的爆发期,居民生活已受到影响
B.大城市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是中小城市所无法替代的
C.政府应该将更多财力用于发展中小城市、乡镇、农村
D. 中小城市活力足,发展潜力大,对人们吸引力会很强
【解析】要想削弱题目中有些专家的观点,需要证明即使城市病严重要一定程度了,其吸引力依然不会下降。B选项阐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相比的优势,且这种优势是无法替代的,证明了大城市的吸引力很难下降,人们还会向大城市集聚。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B选项。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总体稳定,难度有所下降
资料分析部分非常稳定,仍然是4道大题20个小题。材料类型前两个分别是图形型和文字型,后两个则是综合型。从考查概念上来看,除了增长的相关概念这一资料分析的核心点之外,百分点、比重等也都是常年考查的重点。
从难度上看,今年的资料分析较往年难度有所下降。虽然计算类题目所占比重较大,但大多数题目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运算,也不需要很高的计算技巧。一方面有些题目只是加减法的运算,算起来相对简单,另一方面很多题目的选项差距较大,只需要估算就能得到题目的正确答案。因此对于考生来讲,重要的是对于题目要有很好的熟练度,能够在考场上比较从容地进行解题。还有一点就是,一道计算题可能有多种解法,要想更准更快地得出答案,应该选择自己最熟练的方法。能够把握这一点,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 (2015年国考行测第116题)
与2011年同期相比,2014年1季度农村人均现金收入约增长了:
A.25.9% B.36.8% C.47.4% D.52.5%
【解析】材料中所给的是2014年1季度农村人均现金收入是3224,2011年1季度是2187。增长量为3224-2187=1037,接近2187的一半但不够一半,因此增长率接近应略小于50%,只有C符合。
总 而言之、言而总之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今年虽然是第一次分卷进行考试,但无论在题量、题型及考查的知识点等方面依然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同时试题的技巧性更加明显,对于备考充分的考生,优势较为明显。精图公考研究院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国考、山东省省考及其他公职类考试的命题具有相当的类似性,对于积极备考2015年山东省考的考生来说,仔细分析近年各类公务员考试真题可以帮助自己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从而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详细解读”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76116.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