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大力夯实民生基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聚焦百姓福祉 办好民生实事
4月19日下午4点,长江南岸,芜湖市十里江湾公园,健步走爱好者董梅和队友们开始了每天的“例行”集体锻炼。
不过,与往日不同。当天,董梅惊喜地发现,脚下的步道换成了塑胶的,轻盈平缓的感觉从脚底传到心里。“这可比之前的硬化路面舒服多了,尤其是对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在这样的步道上行走,不伤膝盖。”董梅说。
像这样的健身步道,今年芜湖市增加了不少。据芜湖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副科长许昊介绍,一年来,芜湖市大力推进快乐健身行动,维修和新建健身点位483个,新建成健身步道43公里。“我们还面向群众开展了210余场次体育健身技能培训,让市民健身更方便、更快乐。”
群众的民生获得感,快乐健身只是其中之一。去年5月,安徽省在实施20项民生实事的基础上,聚焦解决供需矛盾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集中拿出150亿元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包括就业促进行动、老年助餐行动、安心托幼行动、快乐健身行动等。
如今,10项暖民心行动在全省陆续落地见效,广大人民群众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在就业促进行动方面,安徽省着力缓解企业“招工难”、群众“就业难”,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去年累计开发青年见习岗位7.9万个、短期见习岗位3.3万个、公益性岗位7.8万个、临时性专项岗位3.3万个。
养老育幼关系千家万户。统计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安徽省建成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3321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3026个,让广大老年人吃上了暖心饭;全省新增0至3岁普惠托育机构托位数7.65万个,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6.38万个,许多家庭不再为无人带娃而发愁。
开展种植牙集采试点,缓解群众看牙难看牙贵问题;新增城市停车泊位40万个,让市民出行停车更方便;完成整治改造城区菜市184个、乡镇菜市426个,基本解决菜市“臭烘烘、湿漉漉、黑乎乎、乱糟糟”等突出问题……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暖民心行动,正是安徽从细微处着眼、在关键处发力的维护民利、保障民生的务实之举。
坚持久久为功 夯实民生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全省工作中的分量有多重,可以从一组数据中一窥端倪。
今年一季度,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过80%,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分别增长22.4%、17.8%;去年,财政资金投入920.7亿元,用于实施20项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而从更为久远的时间维度来看,2012年至2021年这十年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安排民生领域支出4.9万亿元,平均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9%,年均增长9.4%。
厚重的民生账单,兑现的正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庄严承诺。这其中,既有动态实施的民生实事,也有多年来持续推进的重大民生工程。
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以前俺们这边喝压水井里的水,水质差。现在有福了,喝上了自来水。”怀远县包集镇余庙村村民王宇高兴地说。
一碗水的变化,来自于一项大工程的实施。2021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省级重点民生项目部署推进。工程分两阶段实施,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成,届时皖北28个县(市、区)3000万群众将喝上干净的地表水。
“通过新建水厂、管网连通等措施,全县配水工程和引调水工程同步建设,确保实现供水入户。”怀远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心主任贾媛媛介绍,去年,该县34.57万人喝上了干净的引调水。
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安徽省多年来持续实施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全面改北等工程,截至2021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建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5728所、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2432所,覆盖率达97.99%。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安徽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补齐卫生资源短板,着力加强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锚定这一目标,安徽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幸福安徽建设交出了令人民满意的新答卷。
强化作风建设 厚植为民情怀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做好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
为民服务做得好不好,考验的是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强不强、干事创业的作风硬不硬。近年来,安徽持之以恒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强化党员干部为民情怀,努力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党员干部的“履职清单”,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党史学习教育中,安徽省实施“进万户、访千企、走百县、解十难”行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书记、全省1000余名厅级干部、1万多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进村入户、进园入企,察民情、听民声,深入排查解决基层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职省级领导干部每人深入到2个县区开展走访调研,实地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并带头领办重点民生项目,着力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出台了《省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工作的通知》,实行“谁接访阅批、谁包案落实”,对群众信访事项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去年,省委又出台了《安徽省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具体举措》,建立健全“五级书记抓信访”机制,明确各级书记是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2022年,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共接访群众46648批、解决问题43248件,推动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3.7%。
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最大限度地赢得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让群众满意。
今年,铜陵市民生办按季度组织开展民生工作社情民意专项调查活动,充分征求民意,为明年民生工作谋划提供有益参考。“利用App小程序制作社情民意调查问卷,一季度已收集有效问卷近2万份,后续还将继续开展问卷调查活动。”铜陵市民生工程办公室主任潘韬介绍。
安徽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砥砺初心使命、增强宗旨意识,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实效,努力打造更多贴心暖心的民生成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范孝东)
“安徽: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324668.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