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贫困内涵和外延的理解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贫困的成因和贫困人群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由此也促进了社会救助理念的提升和救助方式的多元化。在这一背景下,贫困家庭的社会救助服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救助服务旨在为贫困家庭提供专业化劳务服务
贫困家庭救助服务是向贫困家庭提供专业化劳务服务的一种社会救助方式,是在政府主导下,结合社会力量面向贫困家庭,尤其是有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失业者等特殊情况的贫困家庭,根据其成员的差异化需求与问题,为其提供在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日常劳务帮助以及其他社会支持性的服务。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与现金救助相配套的专业服务,在服务内容和项目上日臻完善,与现金救助的方式相得益彰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颁布实施了《公共福利修正案》(PublicWelfareAmendment),治理贫困的重点开始转向提高贫困群体的能力,在救助方式上,从资助实物、现金开始转变为加强提供服务和技能培训。中国香港地区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社会福利署所提供的家庭及儿童福利、社会保障、安老服务、康复及医务社会服务、违法者服务、社区发展以及青少年服务中,除社会保障全部由社会福利署提供外,其他服务领域都有受资助的非政府机构参与,安老服务、青少年服务及社区发展项目则全部由非政府机构提供。
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在江苏的张家港市、安徽的芜湖市和成都的青羊区等地开展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何继续推进贫困家庭救助,还需进一步对贫困家庭救助政策进行深入探讨。
可根据贫困家庭的具体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因经济水平、政策目标、制度设计不同,各国的社会救助服务在内容和对象上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的国情,可将贫困家庭救助服务的内容划分为六项:老年人安老服务、康复服务、儿童托管服务、就业促进服务、青少年成长计划以及支持小组服务。
安老服务的实施对象为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中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贫困家庭,其目的是通过服务解决贫困老人的日常照顾和生活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按照老人的自理程度不同提供不同层次的护理服务,对居家老人提供上门家政服务、日间照料、外出陪护等服务,对愿意在养老机构居住的老人,则由财政负担其居住费用和护理费用。
康复服务的实施对象为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中有重度残疾、中度残疾人员以及大病患者的贫困家庭,其目的是解决残疾人和大病患者的日常照料问题,并帮助其进行康复训练,增强生活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大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健康检查、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等。
儿童托管服务的实施对象为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中的未成年儿童及只有父母一方抚养的单亲家庭中的儿童,其目的是通过这项服务弥补贫困家庭或单亲家庭在照顾儿童方面能力的不足,主要内容包括儿童托管、暂时陪伴等。这一服务项目可以在社区内进行或者由专门的社会工作机构承担。
就业促进服务的实施对象为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其目的是通过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内容包括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开展技能培训与资格培训等。
青少年成长计划的实施对象为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中有18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其目的是增强贫困家庭青少年的能力,缓解代际贫困和自卑心理,主要内容有课业辅导、心理咨询等。
支持小组服务的实施对象是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中的老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以及单亲家庭,其目的是在同质性的人群间开展互助组织和小组工作,使他们通过经验分享和交流互动,相互形成支持网络,增加社会融合与互动,主要内容包括组织老年人互助,以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自理老人帮助失能老人的方式形成积极互动;通过组织残疾人互助小组、单亲妈妈支持小组、青少年成长小组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服务。
推动专业社工进入城市贫困家庭救助服务领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家庭贫困现象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贫困家庭救助偏重于经济救助。但从国外经验来看,应将社会救助服务提到与经济援助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将经济援助和救助服务有效连接,是今后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转型的方向。
第一,构建城市贫困家庭的救助服务体系。首先,推进行政管理性服务主体社工化。在基层社区,按照一定的户数和人口比例在社区设立低保专员岗位,吸纳专业社工,承担起社会救助的审核批复、需求评估和服务招标、监察等行政管理性服务。针对目前社区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的问题,通过集中培训和进修等方式提高其管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其次,实施专业劳务服务主体社工化。在基层社区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长期或临时的专业社工人员,也可以购买专业社工组织的服务。
第二,积极推动专业社工进入城市贫困家庭救助服务领域。贫困家庭救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对贫困家庭"全面照顾,重点关怀",从个人、社区、政策等层面针对救助者的"问题"和"困难"、"需求"和"期望"进行多层次、多面向、多角度的需求评估和积极干预。专业社工直接进入贫困家庭救助领域,从事贫困家庭救助预防、贫困家庭救助对象评估、贫困家庭救助方式衔接以及贫困家庭救助对象的服务转介等工作,能更好地促进贫困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而使家庭摆脱贫困,提高救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强化城市贫困家庭的个案管理。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救助工作比较注重整体性与一致性,而不太注重差异性与个别性。在各国贫困家庭管理中,长期救助对象一直是动态管理的重点群体。个案管理通过发现个案、建立关系、预估和诊断、拟定服务计划、连接或整合资源以执行计划、监督和评估服务的输送、结案等过程,能让专业救助工作者找到贫困家庭救助的切入点,根据其最迫切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援助计划并链接合适的服务资源。如目前在深圳、广州和南京等地,社会工作者通过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课外辅导,与贫困家庭的儿童及其家长互动,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提高学习成绩,进而提升贫困家庭成员的发展信心。
“林闽钢 马艳燕:为城市低保贫困家庭提供社会救助服务”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8156.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