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社会保障事业的变化与发展
关注民生,从一件件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具体事情做起。
近几年,漳州市认真践行“以民为本”执政思想,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随着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保险制度基本建立,保障性住房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全面完善加速发展新时期,全市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发展成果。
参保就有养老金
“60岁后,我就可以享受政府的养老金了。”近日,在市区瑞京市场外,西洋坪村56岁的果农郭鸿益告诉记者。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一部分。2009年,新农保政策作为一项重大的惠民政策在全国启动试点,通过试点完善之后逐步推开。目前,我市已有200万名农民参加新农保。
刘全福是龙海市海澄镇地道的农民,63岁的他干了几十年农活,到现在还是闲不住。记者采访时,他刚从地里帮儿子给蔬菜浇水回来。他已经享受了三年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60岁前每年只要交100元,现在每个月能领到162元。“钱不多,但让人心里觉得踏实。”老刘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惠及广大城乡居民的民生工程,目前,我市已有26700名符合条件的城镇老人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通过努力筹集资金,开展金融配套服务建设等措施,漳州目前已经实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覆盖。
据统计,我市目前已有近250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而随着保险覆盖面的越来越广,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踏实,“社会养老”的意识也正逐步取代“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看病能报销
入秋以来,龙海市东泗卫生院感冒、发烧、咳嗽的病患多了起来。近日,13岁的方佩佩在妈妈的陪伴下,再次到这里医院治疗支气管哮喘,2007年龙海实行新农合以来,东泗卫生院就成了她的“健康守护者”。
小方的支气管哮喘是慢性病,以前东泗当地的医疗条件差,每次看病,妈妈都要带着她跑到大医院,路途遥远不说,常年看病的费用也是家里的一大开支。“现在乡里卫生院的医疗条件改善很多,女儿多年不治的哮喘,通过这里的中医治疗,也有了好转,医药费也能报销,比以前好很多。”小方的妈妈说。
蔡志群医生在东泗卫生院已经工作了20多年,说到卫生院近年来的变化,他十分感慨:“刚到卫生院的时候,这里只有五六个医务人员,来卫生院看病的人也很少。现在实行了新农合,卫生院的条件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务人员有40多名,来看病的患者也多了。”
77岁的林阿婆是龙海市白水镇山边村的村民,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9月初,林阿婆在儿子的陪伴下到龙海市第一医院住院。这次患病,她住院10天,交了5500元,差不多70%左右可以报销。“我家是计划生育户,从2007年开始当地就免费给一家人办了新农合,减轻了许多负担。”林阿婆说。
新农合的实施犹如一场及时雨,化解了很多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在龙海,六年来新农合参合率由90.1%提高到99.9%,住院人均补偿金额由1274元提高到2374元,实际补偿由34.6%提高到57.6%,补偿种类逐年增加,由2007年单一的住院补偿,到2012年的住院、普通门诊、特殊门诊,重大疾病补充补偿等多种补偿形式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既保大病,又保基本”的全面医疗保障体系,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不仅仅是新农合,近年来我市医疗保险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效,受惠群众越来越多。漳州医疗保险工作起步于1999年,目前覆盖范围已扩大到所有城镇居民。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1999年的2.84万人增加到2012年上半年的98.28万人;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也分别增加到2012年上半年的28.42万人、26.20万人。
“漳州社会保障事业的变化与发展”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73179.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