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人日报》报道,民政部2015年1月数据表明,一半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收支只能持平,40%的民办养老机构长年处于亏损状态,能盈利的不足9%。
中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确保老有所依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笔者身边有不少家庭,夫妻都是80后独生子女,家里除了孩子,尚有4位老人需要照料。即便双方都住在一个城市中,指望子女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还要承担如此大的养老压力肯定是不现实的。因此,养老机构显然就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是明明需求很大,为何民办养老机构在经营上却举步维艰呢?首先,国家虽不乏针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财政支持,但养老院的运营者在申请补贴时往往遇到流程复杂、标准不明等情况。政策虽好,但在“最后一公里”上的执行不到位却让运营者们无法真正享受到实惠;其次,很多民办养老机构都位于城市远郊,而大多数老人及其子女都希望能就近入住,方便探视;另外,为了规避风险,很多养老院不愿意接收失能或半失能老人,而这些老人又恰恰是真正有需求的群体,造成错位。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必须正视民办养老机构的经营现状,确保政策的全面落实,同时简化审批手续,让财政真正惠及养老机构,在法律上也应明确养老机构的责任,避免其因为高风险而拒绝接收失能或半失能老人。而民办养老机构也不能一味指望财政支持,而是应尽快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与经营能力,吸引更多老人入住。至于养老院的位置问题,在市中心建造大型养老院固然不现实,但不妨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在社区内部组建专业的护理团队,为老人们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无论如何,目前养老机构在数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的缺口,如果任由其惨淡经营,势必会影响民间资本的参与热情,而老有所依的愿景也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别让民办养老机构惨淡经营”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110066.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