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并轨”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透露了这一消息,这一改革预计涉及约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他们的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
现行养老“双轨制”具体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由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
截至2014年11月底,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合计达8.37亿人,其中职工参保3.38亿人,城乡居民参保4.99亿人,待遇领取2.26亿人。
按照相关方案,养老金并轨改革,全国同步实施。
对此,机关事业单位成员对即将进行的这场改革怎么看?我省又有无具体落实时间表?
■动态
我省将按国家统一部署
再做具体安排
近日,在省社保局网站首页,转载了“养老金改革方案已获通过”的报道。
何时能在我省落地?“我们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再做具体安排。”24日,省人社厅相关人员表示,无法给出具体时间表。
“即使国家的方案下来了,还是要结合我省实际的,这很关键。”采访中,有关人士也表示,这需要一定时间。
需要多少时间?不妨根据两个事推测下: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下发时间为7月28日,中间相距5个月。
2月24日,人社部和财政部发布《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吉林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实施办法(暂行)》下发日期为2014年8月4日,中间相距也在5个月左右。
记者还注意到,每年4月是我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正式出炉的“时间点”。
■影响
工资涨吗?
可能普涨,但不会大涨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声音
刘女士,40岁,教育系统任职,领导职务。在岗工作22年,拿到手的月工资刚3000元。对即将实施的养老保险“并轨”,她满怀期待。
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双轨制”下延续的仍是上世纪50年代确立的退休制度,即个人无需缴费,由财政拨付退休金。正常退休时,每月能拿到的工资是退休前的90%左右。如果退休前刘女士月工资为4000元,退休后就能领到3600元。
“一旦改革实施后,我们将跟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制度一样,要从工资中按月扣缴,这必定意味着工资要提高。我们现在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正是用钱的时候,工资高了,压力就小了。”
专家解读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
“这样的话,在全面实现养老并轨之前,公务员工资可能实现普涨。”西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授熊晖对新华社记者说,“但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主要是为了覆盖社保支出部分。”
熊晖指出,当前很多基层地区公务员群体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而社保个人缴费比例不低,对于那些月收入2000余元的基层公务员而言,自己负担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则认为,实施养老“并轨”并不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必然上涨,但却是调整工资制度的好机会。国家应支付改革的初始成本,即适当增加一次工资,以消减改革初期阵痛,促使制度平稳转型。
待遇降吗?
职业年金补充降低部分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声音
33岁的小徐,在事业单位上班,2005年入职,这次养老金“并轨”改革,他跟单位其他年轻人一样,最关心工资会不会变少。“工作9年了,还没有在企业上班的媳妇工资高,要是越改越少,在家更没地位了!”同时他说,工资看的是眼前,退休后的养老金是长远利益,担心退休金待遇是否会减少。
“这么多年,媳妇都比我赚得多,如果到时候我的退休金再没比过她,那心里才叫真的过不去。”
专家解读
上述报告指出,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为了减少改革阻力,旨在给出预期,给总数接近4000万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吃下“定心丸”。
“建立职业年金就是为了补充待遇降低的部分,因此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不会出现明显下降。”陈步雷说。
郑功成说:“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金那部分肯定会减少,但加上职业年金,总体待遇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钱够吗?
建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新华社的报道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如果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不降低,钱从哪里来呢?
报道中,熊晖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有两条路,一是沿用企业养老改革时的视同缴费政策,这样对于财政资金的压力会小很多,但是今后也面临养老金个人账户亏空的问题。二是由财政一次性将个人账户做实,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但这对于财政将产生巨大压力。”他说,结合实际情况,沿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是明智之举,既可以减少改革阻碍,也能通过经济逐渐发展消化历史的欠账。
■释疑
为何要“同步实施”?
试点,在社保领域几乎没有成功的
养老金并轨改革要在全国“同步实施”。为什么要同步呢?
“试点,在社会保障领域几乎没有成功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到现在13年了,没有结果;2008年2月份,五省市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试点,试到现在,六年多了,也没什么结果。“再这么试点下去,结果也不会好多少。”
郑秉文表示,此次改革,不试点是非常可行的。他解释,养老金制度技术成熟,在发达国家100多年了,到今年整整诞生125年。从人口结构来看,人口发展也是有规律的,除非发生战争或严重疾病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变化,否则人口变化不大。
社会保障的就是人,人口变化有章可循,养老金制度又这么成熟。“那么,只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一揽子计划,一个非常好的顶层设计,经过科学的论证,经过反复测算,完全可以不经过试点。”郑秉文说。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约有3.1万亿元,但其中绝大部分存在银行,难以保值增值。“要想保值增值的根本办法就是实行改革,把养老保险基金运转起来,不能放在银行里睡大觉。”郑秉文主张多元化投资,这样收益率能稍微高一些,更加接近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为此,他曾撰文呼吁,建立养老基金管理公司,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必要条件。
■小资料
我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增加
2005年至2012年,吉林省按国家规定,连续8年较大幅度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8年来翻了一番,2012年达到1370元左右。
2013年4月,我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普调方案出炉,每人每月增加115元。2014年4月,我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标准明确,按照国家统一确定10%的调整幅度,批复人均月增加157元。
“2014吉林省养老“并轨”最新消息”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zhishi/yanglao/78259.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