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保网社保新闻政策法规社保查询维权案例社保观点社保知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办理指南社保问答社保计算器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保知识 > 养老保险 >

河南新政策:农民进城社保也能进城么?

 字体时间:2014-11-24来源: 中国社保网编辑:社保网-夏宇
【导读】:户籍放开,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居民落户城市,义务教育压力首当其冲。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更考验着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那么新政策,随着户籍进城,社保也能跟上来么?

日前,河南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户籍改革已经期盼了多年,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城市做好迎接新居民的准备了吗?农民对户籍新政怎么看?那些已经放开户口的地方,是否出现了农民蜂拥进城的现象?

城市准备好了吗

□本报记者樊霞

户籍放开,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居民落户城市,义务教育压力首当其冲。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更考验着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城市教育承受能力咋样

11月13日上午7:30,郑东新区一所小学门前挤满了前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正准备调转车头去上班的郑州市民刘家琛听到了电台里传来的新闻:河南省户籍制度改革了,农村户口将更容易转成城市户口。

听闻此消息,刘家琛感慨良多。今年8月份郑州市小学新生入学报名时,按照所在区的有关规定,刘家琛的女儿因为不够年龄无法入学,为了让孩子如期入学,刘家琛托了很多关系,最终在开学一周后,女儿进了班。“幸亏闺女今年入学了,要搁到明年,城市户口放开了,那上学的孩子该有多少啊。”

近几年,每到8月份郑州市小学招收新生时,都会有大量新闻报道家长连夜排队等号,唯恐孩子无法按时入学。而许多小学也抱怨招生压力巨大,班额屡屡破新高。

教育部门的信息显示,郑州市区各小学的入学压力一直较大,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金水区和郑东新区更为明显。郑东新区商鼎路附近楼盘近几年陆续建好入住,很多外来人口租住在此。不远处一所小学当年建成招生,每个班的学生即突破了60名。而之前建好的一所小学因为一年级各班人数太多,不得不在学生进入二年级时再拆分增加了一个班。

有关部门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郑州市外来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任务日益繁重。早在2000年,郑州市就出台了《郑州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07年保障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被列为郑州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自2010年以来,郑州市每年都在新建扩建中小学校。

最新数字表明,2012至2014年,郑州市区共拟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95所。截止到今年8月底,其中40所中小学竣工并投入使用。但大量外来人口子女以及不断落户的新市民子女入学压力依然不减。

户籍放开后,郑州市常住人口子女无疑将会增多,如何应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压力,将成为考验郑州市政府的一道难题。“如果外来人口转成了持有郑州市户口的市民,有多少子女要入学,我们现在也无法说清。”一位小学负责人表示,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明年将面临更大的招生压力和更多的新问题。”

城市能提供完善的社保吗

11月17日,已入冬的天气有些许寒冷。瑜伽教练孔琳琳一早起床赶着去辖区派出所,“去办我的居住证。”

孔琳琳离开家乡许昌在郑州市已经居住了2年,她也听到了河南省户籍制度改革的消息,很希望真正能成为郑州市居民,享受到郑州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

作为省会城市,郑州对外来人口颇有吸引力。自2013年11月1日起,郑州市开始推行新版居住证,目前共有300多万流动人口通过居住证受益,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这张“卡片”也被外来人员看成是郑州户籍改革的过渡。

而外来人口普遍关心的如何加入郑州市社会保障系统,日前郑州市有关部门并没有给予具体的答复。《河南省深化户籍改革制度实施意见》则明确指出,要把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单位就业的,随同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当地的失业保险;灵活就业的,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随迁未就业家庭成员可参加迁入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也好,住房保障也好,归根到底最关键的问题是,城市财政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承担起新增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支出。”一位专家表示,如果流动人口迁入城市在财政上可以落实社会保障这部分支出,那么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并轨的具体措施就能快速制定出台,户籍制度改革也才能真正深入下去。

新朋友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按照深化户籍改革制度的实施意见,不久的将来,郑州市将会迎来更多的城市人口。对于这些“新市民”,郑州市居民还是有心里话想说。

“欢迎新居民加入进来,因为郑州市离不开这些建设者们。”16日下午,郑州市黄河路122院的老住户张大姐说。“但是我也很想说几句心里话,城市和农村的生活还是不一样,进城后有些习惯还真得改改。”

张大姐所住的小区目前租住了不少外来人口,有些住户还住了多年,张大姐和他们相处和睦。但让张大姐犯愁的是,其中有些租赁住户在小区院内堆放大量杂物,垃圾随意抛洒,或者停放多辆三轮车,导致小区内环境差不说,院子里几棵桃树、无花果树、石榴树的果子早早就被摘光了。“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而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说起来也有同感,“我希望政府能组织一下培训,每位进城工作或者成为市民的人都可以自愿去学习,了解城市运行的规则和纪律,比如遵守最常见的红绿灯信号,电动车别骑到机动车道里,要不多危险啊。”

另一位开书店的“老郑州”则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他说,城市是所有人的家,新落户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各自的生活习惯,能给一个城市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才是城市的魅力。

而在随机进行的街头小调查中,15位接受采访的郑州市民表示户籍制度改革是个进步,但城市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公共配套措施。⑨12农民心里咋想的

□本报记者

杨万东农村人向往城市的教育和社保,而非城市生活。有的愿意弃农投城,有的还有顾虑。农村与城市,哪个户口更值?尚待时间检验。

农家人的舍与不舍

11月15日下午,家住林州市桂园区曲山村的李存伏在林州市红旗渠大道上扫马路。这位已经70岁的老人身板结实,拿着扫把的手挥洒有力。

“迟早要进城的,这是潮流啊。”李存伏说,虽然他和妻子还是农村户口,实际上过得却是城市人的生活:到市场买菜、在马路上干活。几年前,他过的还是传统的农家生活:自家田地里种菜、种粮食,住的是带院墙的老房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他和妻子到城里跟孩子一起住。孩子在林州市上班,他们已经适应城市的生活。

按照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标准,李存伏每月领到近100元的养老金;医疗保障来自于新农村合作医疗。李存伏在老家还有一个占地不到四分的老宅子。他对养老金的变化很有兴趣,“如果转为城市户口,养老金肯定会提高一大截子吧?不用孩子给我养老钱了。”

但当地年轻人与李存状老人的想法不尽相同。

“转成城市户口,我们能得到什么?”三十来岁的付新维快人快语。他是林州市东岗镇南坡村人,本地农村户口,一直在农村生活。11月16日傍晚,付新维告诉记者,虽然他对城里也有向往,但他不会轻易放弃眼前拥有的东西。

东岗镇离林州市区有20公里,属山区,盛产核桃和花椒,人均不到1亩2分地。付新维有两个孩子,大的已经读小学了,小学在镇子上;小的不到3岁。

付新维的收入来自两方面:春夏秋季的时候,他外出打工,到冬季的时候,他就回乡,卖当地的土特产。他有一辆小货车,利用这个货车,把山货拉到东岗镇、附近的河顺镇甚至林州市里卖。他靠打工和卖山货的收入一年大致有6万元。“种粮食还有一些收入,感觉现在的日子过得比较有保障。”付新维说。

付新维的父母都快60岁了,身子都硬朗,两位目前对养老并不操心,付新维兄弟两人很早就订下协议:如果父母干不动农活儿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平均分担老人的生活费用;如果父母遇到大病,其费用也由他们兄弟来承担。

付新维和弟弟以及父母都有各自的宅基地,他和弟弟的房子翻盖不久,父母的房子还是20多年前盖的,但都足够结实宽敞。

“我现在唯一想要的是孩子能够享受城市孩子那样的教育。”付新维说,在当下,唯有读书才能有出路,他小学毕业,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些苦力活儿,他想要孩子通过读书走出去。“想想未来的变化,真的放弃眼前在农村的生活,然后去到城市里,我有些不舍。”

快递员的梦与现实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享受农村无法享受的待遇。”李自军是郑州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他来到郑州已有10年。他是南阳邓州的农村户口。

他指的待遇,最关键的是孩子教育。

目前李自军的两个孩子都在聚源路小学读书。他实现了孩子享受城市教育的梦想,但这条路并不平坦。

按照有关规定,他要让孩子进入郑东新区的聚源路小学,他必须要有暂住证,还要有在郑州交纳社保的记录。当时,他在一个工地做保安。为了达到这些条件,他四处托人,终于有一家单位愿意给他开出证明,并给他交纳社保。他又办理了暂住证。

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条件满足之后,李自军给儿子成功办理了入学手续。其后,他的女儿也以同样的方式获得就读聚源路小学的资格。

“非常不容易!如果我是城市户口,孩子读书的地方也就有更多选择。”11月15日,李自军说,比起老家,郑州这儿的教育资源太丰富了,他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在郑州接受教育。

李自军一家现在租住在中州大道和北环交叉口附近一个民居里,每年的房租1万元。他的妻子在商场里帮人卖衣服,每个月的收入2500元,老板没有给她交纳“三金”。李自军每月的收入不等,活儿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拿八九千元。“双11”刚过,这几天的包裹特别多,他每天都加班加点送。公司也没有给他交纳“三金”。

李自军在老家有两层小楼,几亩地都让爸妈耕种。从部队转业后,他都没有干过农活儿,对他来说,他适应的是城市的生活。他在郑州的住所比他在农村的家要小得多,但他仍然喜欢郑州这里。

“如果成为城市户口,一切都会变得更好。我希望这一政策及早实施。”李自军说。

但李自军的想法未能得到父母的认同。

李自军的父母认为,他最终应该回到农村。“他在城市里能混得下去吗?没有什么技术,也没有什么想法,靠力气混饭吃,如果没有力气了怎么办?”李自军的父亲在电话里抱怨,李自军应该更现实一些,家里有地有房,生活条件也并不差,至于孩子的读书,这位老人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在哪儿读书都有前途。

李自军的父母平时除了耕种,还在农闲时做些工地上的小活儿,每年的收入在8万元左右。“我和老伴都习惯了农村的生活:吃菜,自家地里有;鸡鸭也是自家养的。我们过得自由自在。”李自军的父亲说,他不想失去现在的一切,他对城市的生活很陌生。他也不希望孩子轻易地放弃这些。

李自军的父亲还担心,如果都进城了,不仅没有老宅子,连祖坟也可能没有了。“这是不能接受的。”⑨12放开后会是什么样

□本报记者王小平成利军

济源作为我省唯一一个在全域范围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早在2011年,就在全市范围内取消了农业、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统称为“济源市居民户口”。运行近四年,并没有出现农民蜂拥进城落户的现象。

进城落户早已放开

11月15日晚上下班后,在济源富士康上班的孔亚娟乘坐班车,不到10分钟,就回到了位于承留镇滨湖花园社区的家里。厨房内各种电器同时工作,仅十几分钟,可口的饭菜就端上了餐桌。洗刷完毕,半个小时后,她又准时来到社区广场,跳起了快乐的广场舞。

孔亚娟应聘到富士康后,她一家从山区王屋镇搬到了紧临市区的承留镇区,彻底告别了在家种地的生活。“老公跟人干装修,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我一个月也能挣三千来块钱,孩子在镇区上学不需要接送。跟以前比那真是两重天。”她对目前的生活相当满意。像孔亚娟这样因为就业而到承留镇买房定居的“产业移民”,目前已有将近1万人。

孔亚娟不仅在工厂上班,一家人的户口也落到了镇区。早在2011年,济源在全市范围内取消了农业、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实行一元制的户口管理模式,统称为“济源市居民户口”,并建立了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按照这份规定,“自愿在济源市中心城区落户的本地农村居民,本人在城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购房、租房、单位宿舍等)或合法稳定收入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可在居住地申请登记为居民户口。”

这样的规定意味着济源市区的户口对本市农村居民已经完全放开,只要有住处、有收入即可登记在城镇落户。除此之外,该市对外来投资商、进城务工人员,本市大中专院校学生落户济源均给予宽松的政策。

济源市公安局局长赵书乾告诉记者,在更早的2005年,济源市被列为我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后,就已经开始了户籍制度改革方面的实践探索。“可以说,现在落户济源市城区的门槛已经非常低。”

进城福利,一个都不能少

改变户口的二元性质,实行户口登记制度,背后牵涉到户口转移后的教育、社保等一系列福利待遇问题。

从今年7月1日起,济源市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实现相互转移,打破了城乡制度障碍。该市同时正在研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保的转移政策。

济源市教育局局长于琳说,实行教育公平也有利于居民向城镇转移。“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我们按照就近原则优先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与城市学生统一编班。”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济源中心城区学校就读的农村进城学生和外地来济学生已达65416人,占到城区学校在校生的71%。“大量的学生进入城区和镇区,牵动家庭成员也搬迁到城区、镇区居住,直接增加了城镇人口。”于琳说。

济源市住建局一位负责人介绍,从2011年以来,该市已逐步将进城务工、外来务工以及新就业群体纳入了住房保障范围。“截至目前,已累计实现进城人口住房保障约21650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约4500人。”

此外,当地还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城镇新落户人员参加城乡居民或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纳入城镇就业服务培训和政策扶持。即便户口不在城区、但持有居住证的进城人口也可以免费享受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

虽然户口不再分城乡,但进城的农民依然牵挂着老家的一亩三分地。记者在济源市农办了解到,为了让进城农民吃下“定心丸”,济源市于今年全面开始“六权”确权颁证工作。“六权”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小型农用水利工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同时保留进城落户农民原有集体财产权益不变。

城镇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政策再好,并非人人都愿意往城里迁,也有一部分农民由于担心失去在农村的权益,进城落户的意愿并不强烈。

承留镇卫福安村的王小盼就明确表态:“俺不愿意到城里,住在城里还不如俺家这儿好呢!”记者看到,在群山环抱中,这里家家户户小别墅,红瓦白墙,青山碧水,特色农业装扮着坡岭沟洼,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俺这里环境比城里好,收入也不比城里人差多少。一到周末,大堆的城里人跑到俺这儿玩。”王小盼说:“再说了,现在农村也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了,俺们跟城里人也不差啥。”

“现在农民在种粮、医保等方面都能享受较好的‘三农’扶持政策,还能获得基于承包地、宅基地更多的收益,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农民不愿进城落户的心理。”当地一位农业专家就户口放开分析说。

济源虽工业基础较好,但实际多数人口仍然居住在农村。据统计,自2005年实行户籍制度改革以来,截至目前,济源市实际登记常住人口为70.4万人,其中中心城区的五个街道办事处为18.9万人,城区流动人口6.9万人,集中在11个镇的人口多达51.5万人。而济源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到2016年,要将中心城区人口达到40万人的规模,也就是说两年内,将比目前要新增10余万人。

现实的情况是,济源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源环境制约已形成倒逼,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城区持续走高的商品房价格、有限的保障房数量,也将有意进城落户的农民拒之城外。此外,吃住行、水电暖等各项公共设施承载能力也是不小的考验。从济源近四年的实践看,想要快速推进城镇化,改变户口的二元性质,放开落户只是城市化的第一步,要做的配套工作还有很多。

“河南新政策:农民进城社保也能进城么?”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zhishi/yanglao/75659.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文章采自网友投稿刊登及网络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中国社保网是一个公益性质网站。文章版权永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本文已帮助

最新刊登

1

赞助商链接

猜你喜欢

今日热点

【以案说法】自愿放弃社保,可以吗?

点击排行榜

  • 新闻
  • 观点
  • 政策
  • 案例
  • 知识
  • 办理
  1. 2016事业单位事假、休假、病假的有关政策规定
  2. 2017年上海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一览表
  3. 国家医保局: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93万人次
  4. 社保怎么补交?农村户口的要怎么补交社保费?
  5. 2017年已经到来:社保卡等新规你必须知道
  6. 内蒙古社保卡进度查询
  7. 2016公务员最新级别工资一览表
  8. 个人可以补缴社保吗?个人补缴社保流程
  9. 社保断了需要补交吗?中断之后如何补缴?
  10. 2015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