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创新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服务发展,服务民生。
使用新技术足不出户可认证
“贾大娘,您看镜头,张一下嘴。”80岁的廊坊市大厂县邵府乡岗子屯村村民贾文喜不慎摔伤,卧床已有数月。不久前,大厂县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上门为她进行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我们只需要用手机扫描享受待遇人员的身份证,录入其基本信息,然后让其面对镜头,不到5分钟就能完成认证。”大厂县人社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对于失能及高龄人员,工作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对方家人通过上传照片也可以进行认证。“我们在各村张贴了二维码,享受待遇人员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相应的APP后,按照提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认证。”这位工作人员说。
“从今年开始,我们在大厂县试点应用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开展资格认证工作。”廊坊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杜绝了冒领养老金行为。行动不便或异地居住的享受待遇人员,可使用手机完成认证,非常方便。”
记者了解到,行动不便或异地居住的享受待遇人员,可以通过这一技术实现远程实时认证,整体识别率可达到99%以上,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认证模式工作强度大、人工成本高、后续数据审核和资料整理繁琐的问题。
“大厂县的信息采集和本年度资格认证工作已于3月底全部完成,认证率达到了100%。”廊坊市人社局农保中心主任刘万波说,“人脸识别具有识别精度高、比对速度快、系统稳定、可远程比对等优点。今年,廊坊市其他县(市、区)也将开展信息采集,通过这一技术开展资格认证工作。”
服务送上门让缴费不再是难题
“以前我在村里的时候,住的地方离村委会不远,自己还能去缴养老保险费。”王佩霞是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娄庄村人,由于腿脚不方便,平时上楼下楼非常困难。“后来城中村改造,我就搬进了新家。居住环境变好了,可每次去缴养老保险费,这一去一回就成了问题。”王佩霞说。
如今,王佩霞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她所在的娄庄村有了协办员,为出行不便的村民提供上门服务。“我上门核对信息后,把上一年的缴费单子拿出来比对,再请参保人员确定今年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档次和全家参保人数,最后收取参保费并开收据。”娄庄村协办员小刘告诉记者。
“在廊坊市,传统的收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的方式仍比较常见,即由村、社区协办员收取。对于出门不方便的村民,以及在家照顾老人的村民,协办员上门服务,尽可能方便群众。”刘万波说,“除了上门服务,廊坊市人社局还开发了APP,参保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缴养老保险费,方便省事,而且信息安全保密。”
提高待遇增强民生“三感”
近年来,廊坊市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我和老伴每人每月都能领170元养老金,一年一共能领4000多元。我们俩的生活过得更好了,还给孩子减轻了负担。”家住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长亭村的陈凤香说。
陈凤香是廊坊市数百万名参保群众中的一员。廊坊市探索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增长机制,使参保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了更好保障。
“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让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廊坊市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刘万波说。自2014年7月起,廊坊市已数次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目前,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达到月人均125元,居河北省第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在全市最高,为170元。我们计划今年再度提标,全市基础养老金将达到月人均143元。”
同时,廊坊市还在河北省率先实施丧葬补助金制度,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去世后,其继承人凭火化证(死亡证明书)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720元。
“我们开展工作的目的,就是让好政策惠及更多群众,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廊坊市人社局局长张维真说。(本报记者赵为通讯员张众寿文颖徐艳)
“业务就近办 待遇稳步涨——记廊坊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zhishi/yanglao/163927.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