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广东养老困境 民建广东建议“梯度型”养老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OECD的人口发展预测,从2015年至2035年的2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增加一倍,达到20%,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增加到30%,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广东的老龄化速度将达到高峰,其后增幅开始回落,但老年人口继续增加,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平均每年增加32.62万人,老龄化程度达到23.77%,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的行列。基于广东目前人口老龄化的态势与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政协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民建广东省委会向广东省政协提交了建议广东构建“梯度型”养老模式的提案。
养老困境:养老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广东省现有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分别为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相对单一的养老模式越来越不适合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被弱化,机构养老逐步被人们接纳,而社区养老等模式也成为养老模式创新试点方面的新景象。
虽然机构养老正在兴起,但广东的情况并不乐观:广东省养老公寓数目少、床位少,有些地区不足老年人口数的1%,养老服务设施相对滞后;政府对老年人的住宅建设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资金投入不足、缺少配套设施,管理不善。
提案指出,广东省目前的养老地产多为“商业盈利性”,现有老年公寓具有“盈利性事业、市场化经营”的特点。同时,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广东省在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上也存在区域差异,总体来说,粤东等经济基础雄厚的地区,养老产业发展相对较快,而粤西等贫困地区的养老机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人均床位拥有量较低,供需矛盾突出。
另外,养老地产开发面临着土地资源昂贵、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养老地产与社会资金未能挂钩等一系列问题。养老产业未形成“产业化、社会化、规范化”。
解决良方: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双管齐下
针对以上问题,提案认为,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对广东省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探寻合适可行的养老模式几乎是解决老龄社会养老问题的基本手段,是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最终落脚点。当前最为首要的任务是政府应该构建梯度型养老模式,将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结合起来。提案建议,拟将70岁作为年龄分割点,70岁以下的老年人,以社区养老模式为主;对70岁以上老人,可在试点城市的城郊建立大型综合的养老社区。养老社区要配置健全多标准的医疗服务体系,同时要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特别要完善社区服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推广“时间银行”:从年轻时为养老准备
为建好养老社区,提案中还特别提到应推广义工激励制度—“时间银行”体系。义工可将在养老社区的“服务时间”储存在“时间银行”中,等义工步入老年之后再“取出时间”,获得相应的照顾,或者如同货币一样将“服务时间”“转账”给亲戚朋友。这有助于有效利用义工资源,在全社会建立起一种互帮互助、爱心奉献的良好社会风气。将“时间银行”引进养老社区既可以鼓励群众积极加入义工队伍,又考虑了经济承受力,让收入偏低的群体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免费享受相应时长的养老社区服务。
“2015如何破解广东养老困境?”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zhishi/yanglao/102693.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