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自动取消,失业人员如已在单位重新就业,单位已登记就业或申报参保,系统将自动停发失业保险待遇。如还未就业或异地就业可到失业前单位所属的社保中心窗口办理停止领取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待遇后重新就业的,再次失业时如何计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又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四个月。
目前为止,失业保险不能够在异地办理,需要在原缴纳所在地办理。按照国家政策,今后是可以的。所以深圳交的社保失业金要在深圳领,在异地是不能领的。
单位退工后,凭退工单、劳动手册等证明,由本人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进行失业登记,符合领取条件并要求现在就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填写《失业保险登记表》,然后根据街道通知的时间、地点到区县职业介绍所办理核定待遇和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
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是指失业保险基金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实行统一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制度。目前,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为直辖市和地市级。 根据失业保险规定,可以将应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和失业保险待遇转移到户籍所在地领取,向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失业保险金转移领取申请,凭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的失业保险金转移单到户籍所在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待参保地失业保险资金到账后,即可按月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享受相关失业保险待遇。 异地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规定: 2002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单位成建制跨统筹地区转移和职工在职期间跨统筹地区转换工作单位时失业保险关系转迁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成建制跨统筹地区转移或职工在职期间跨统筹地区转换工作单位的,失业保险关系应随之转迁。 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在转出前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不转移; 在省、自治区内跨统筹地区的,是否转移失业保险费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转出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为转出单位或职工开具失业保险关系转迁证明。转出单位或职工应在开具证明后60日内到转入地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关系接续手续,并自在转出地停止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当月起,按转入地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基数缴纳失业保险费。 转出前后的缴费时间合并计算。转入地经办机构应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并提供相应服务。
可前往参保地区社保机构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失业保险的条件,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法律依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可以领取失业金。
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部分,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根据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的不同,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且失业保险金的标准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异地所需要领取失业金,是需要本人带上有效的身份证原件,失业证原件等资料到当地社保部门办理登记的,具体流程可以咨询当地社保部门为准。失业保险金申领需要走以下两个步骤:第一,失业职工应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到受理其单位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办理失业和求职登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予办理。第二,参保单位职工失业时,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应在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5日内,由参保单位经办人员带以下材料到受理其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备案:本单位的《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手册》和失业职工的《失业保险个人缴费凭证》;参保单位减员申报表;失业职工劳动合同书、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失业证》原件;职工失业保险卡;职工失业保险审批表。参考资料: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6-05/18/c_128992790.htm
领取失业金期间异地住院需要看你当地的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因为根据失业保险管理条例的规定,职工在领取失业金期间医疗保险金由失业保险科代为缴纳,但是医疗保险待遇与在职职工的待遇一样,所以能否异地住院报销还要看你们当地的医疗保险报销条件了。
“如何异地办理失业保险金(如何异地办理失业保险金领取)”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zhishi/shiye/231486.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