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通常是指住房公积金,有时也指公司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个人取公积金所需材料,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离退休提取
1.离退休审批表或退休证2.本人身份证原件3.中国银行的银行卡(借记卡)备注:代办人代办的,还需提代办人提交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二、死亡提取
1、死亡证明或火化证或户口注销证明2.代办人还需提供委托人单位出具的委托人与代办人的关系代领证明,代办人并提交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三、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提取
1.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证明或劳动部门出具的下岗、失业证。2.本人身份证。3.中国银行的银行卡(借记卡)备注:代办人代办的,还需提代办人提交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提取时限:身份证反映的当地人员封存满12个月后销户提取,异地人员封存后即时销户提龋
四、判处刑罚人员的提取
1.提供法院判决书,提交复印件2.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提交复印件3.中国银行的银行卡(借记卡)备注:代办人代办的,还需代办人提交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五、调离、转移提取
1.调令或调函2.任职命令或文件3.异地参加工作签订的劳动合同4.调入地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出具的转移证明备注:提供本人身份证,中国银行的银行卡原件并提交复印件代办人代办的,还需提代办人提交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六、购买自住商品房提取
1.购房地房管部门备案(网签)购房合同2.税务部门机打交款票据3.提取人身份证和中国银行的银行卡4. 提取人在合同、票据不能体现的,需出具与购房人存在直系关系并共同居住的户口本或结婚证或者直系关系户籍证明。备注:代办人代办的,代办人还需提交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七、购买二手自住住房提取
1.房屋产权证明(房产证)2.税务部门机打交款票据(购房发票)或税收通用完税证(契税凭证)3.提取人身份证和中国银行的银行卡4. 提取人在合同、票据不能体现的,需出具与购房人存在直系关系并共同居住的户口本或结婚证或者直系关系户籍证明。备注:代办人代办的,代办人还需提交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八、异地购房提取
1.购房地房管部门备案(网签)购房合同2.税务部门机打交款票据3.提取人身份证和中国银行的银行卡4. 提取人在合同、票据不能体现的,需出具与购房人存在直系关系并共同居住的户口本或结婚证或者直系关系户籍证明。
九、异地购买二手房提取
1.房屋产权证明(房产证)2.税务部门机打交款票据(购房发票)或税收通用完税证(契税凭证)3.提取人身份证和中国银行的银行卡4. 提取人在合同、票据不能体现的,需出具与购房人存在直系关系并共同居住的户口本或结婚证或者直系关系户籍证明。备注:代办人代办的,代办人还需提交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十、翻建、建造自住住房提取
1.建设用地和工程规划许可证2.集体土地许可证、宅基地证使用证(选其一)3.村委会、单位(选其一)出具的建房或翻建的证明4.税务部门开具的购买材料、用工票据5.房产证6.身份证7.提取配偶的需提供户口本或结婚证
十一、大修自住住房提取
1.提取人的房产证2.房屋安全鉴定部门(县以上)出具的《房屋技术评定书》以及工程造价书3.税务部门开具的购买材料票据4.身份证5.提取配偶的需提供户口本或结婚证提取时限:同套自住住房只能提取一次,金额只能提取到税务部门开具的购买材料票据的日期对应月份,不得大于维修支出,留存近期缴纳三个月月缴纳额,提取到百元。报市中心审批后提龋
十二、租房提取
1. 工作所在地房管局和不动产管理中心出具的无房证明。2. 本人身份证和中国银行的银行卡。备注:代办人代办的,还需提交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十三、偿还商业贷款提取
1.商业贷款的贷款合同复印件,并加盖银行业务章。2. 贷款银行出具的上年度还款流水账。3.提取人身份证和中国银行的银行卡备注1:每年提取一次,不超过上年还款总额。备注2:,本人公积金不足,可提取配偶的公积金。提取配偶的公积金,需提交结婚证及配偶身份证。备注3:代办人代办的,代办人还需提交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十四、患重大疾病提取
1.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费用结算单》。2.提取人身份证和中国银行的银行卡备注1:每次治疗结束并在结清费用后提取一次,提取额不大于医疗支出个人负担部分,本人公积金不足可提取配偶的公积金。提取配偶的公积金,需提交结婚证及配偶身份证。备注2:代办人代办的,代办人还需提交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个人取公积金所需材料”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zhishi/gongjijin/159522.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