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玲和丈夫马殿友符合北京市申请低保户的条件,却因档案不知去向而被耽搁。
48岁的马殿友因工负伤后十几年来一直赋闲在家。夫妻俩原来住在雍和宫附近的平房,后来把此屋出租,在天通北苑与人合租了一套两居室,出租房屋得到1000元,支出房租500元,每月有500元的盈余。43岁的程燕玲在一家医院打临时工,每月有800元所得,加起来共1300元,这就是全家收入。“找到档案就好了,现在不知该怎么办。”程燕玲一筹莫展。
程燕玲的弟弟两年前曾在崇文区申请到了低保。但2005年春节,崇文区民政局人员到他家探视时发现家里不仅有空调还有电脑,于是撤消了他的低保资格。“其实电脑是楼上人家搬家时不要送的。”程燕玲说。
像程燕玲这样的家庭在北京不算少数,至于进城务工的几百万外地农民工,根本不敢奢望北京的社保福利;再加上数以百万计的“知识民工”,由于没有北京户口,有的工作变动频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保也难以得到根本保障。
2006年2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6年工作计划安排显示:2006年,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及基金征缴收入,要分别达到1.85亿人、1.5亿人、1.08亿人、9000万人、5600万人和4900亿元、1425亿元、310亿元、105亿元和50亿元。
相对于13亿人口而言,不到2亿人的覆盖面预示着未来的社保体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压力巨大。据民政部统计,2005年全国低保对象为2232万人,而与此相对的是,年均收入在920元以下的人口就达7000多万人。
3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社保体制改革特别关键的时期,‘十一五’期间要基本完成社保体制改革的任务,新型社保制度要基本定型。如果这两个基本任务不能完成,就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相关社会矛盾。”
医疗、教育负担沉重贫困百姓亟待匡扶
北京香河园社区内一个15平米的低矮平房内,一张木床、一台破旧的写字台和电视、一个结婚时留下来的旧衣柜,是张云爱老俩口的全部家当。张云爱自己因工负伤后成了六级残废,老伴是高血压加糖尿病,每个月至少得上两趟医院,每次的医疗费动辄成百上千。“1300元以上可以报销70%,但我们自己每年支出的钱不少于8000元。我自己也经常吃药,但基本不上医院。”
现年52岁的赵树珍家住云南昆明市新闻路新闻里社区,2004年丈夫得癌症去世后,一直和上初中的女儿蔡镕西靠410元低保费生活,教育开支成了她家的最大难题。2006年2月18日,赵树珍刚给女儿交了这个学期包括补习费在内的600元费用。一本寄来的陈旧的笔记本上,记者看到了她家2006年1月份的账目:香肠27元,面粉2.5元,糕点2元,电费32元……这个月,赵树珍总共花了733.3元,除去补交上学期的补习费250元外,1月份包括过年在内共开销483.3元。
今年的两会上,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成为代表、委员们最为关切的话题,而在这些方面,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社保建设方面,2005年已有17个省区、市完成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28个省
“郑功成:核心价值观缺失是社保问题的根本原因”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8934.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