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终于来了。上周,中工国际刊登了首次公开发行6000万股A股的招股意向书,拟于6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对于这个等待了一年多的“好消息”,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纷纷摩拳擦掌,意欲在申购新股中大展身手。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在全流通下新股发行更加市场化,今后打新股可能有风险。
1600亿保险资金蓄势待发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投资股票始于去年2月,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引发新股暂停,入市一年多来一直无缘新股申购。此次IPO重新开闸,保险资金也终于可以“尝鲜”了。
保监会去年出台的《关于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保险机构申购新股,不设申购上限。其中,传统保险产品和分红保险产品申报金额不得超过该机构上年末总资产的10%。目前,保险业总资产已超过1.6万亿元,也就是说,保险资金参与新股申购的资金最多可达1600亿元。
虽然作为第一单的中工国际IPO规模并不大,但随后登场的公司足够满足保险自己的胃口。在中小板块企业象征性地开启新股发行闸门后,包括中石油在内的有意登陆A股市场的未来大盘蓝筹股将令所有的机构蜂拥而至。更何况,目前符合在中小板块上市的国内公司超过了2000家。
另据记者了解,在去年新股停发时,已经有包括兴业银行在内的30多家公司的上市申请在证监会过会。如果进展顺利的话,至少这30多家公司的新股申购将成为短期内市场追逐的主要目标。
保险资金将大有可为
“IPO重新开闸,对于保险资金来说无疑又增加了新的‘蛋糕’。”新时代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郝晓辉认为,由于目前实行的“询价新股”制度,一级、二级市场之间的存在的巨大价差,风险很低,适合保险资金进行投资。
“的确,新股申购对我们来说,是个必争的机会,毕竟一级市场基本上属于无风险套利。”生命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李钢在中国金融高峰会对记者说。李钢表示,去年生命人寿股市投资收益达到了5%,超过了保险公司3.6%的平均水平。“如果能在新股申购上有所成就,今年我们的投资收益将再上新台阶。” 李钢对此充满信心。历史数据显示,一级市场申购的收益率平均超过了10%。
由于保险资金申购新股不设上限,并且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不同保险产品开设不同账户,一个交易席位有多个账户,这是新股申购中其它机构投资者没有的优势。
据记者了解,在IPO新办法出台前,各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就已经开始行动了。“除了通过基金投资新股之外,如果发现好的公司,我们肯定会积极申购。”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的话颇具代表性。
资深证券分析人士熊意军指出,作为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也有很强的研究能力和股票定价能力,他们参与到IPO的路演、定价过程中,有助于完善股票发行定价机制,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全流通下打新股有风险
据悉,近日证监会召集相关券商探讨新股询价事宜,虽然具体内容尚无从获知,但中央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研究所副所长郭田勇表示,原先新股发行虽然也采用过新股询价,但在全流通环境下,相关询价制度势必会出现较大变化。
郭田勇认为,在“新老划断”背景下,机构将会按照全流通来进行估值,其主要参考标准为海外全流通市场的相关行业及个股的市盈率水平,再留出一定的利润空间,因此,A股市场新股发行市盈率与周边市场新股市盈率的接轨将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全流通条件下的新股发行也对保荐机构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未来股指期货推出、做空机制引入后,新股发行定价还将更趋复杂化。
“以前,经过询价后的新股发行价较二级市场开盘价仍然有极大的差价。但在全流通以及价值投资理念影响下,经过询价后的新股发行价格需要反映发行企业的内在价值,所以,二级市场开盘价与发行价的差价将大大降低,不排除在发行期间因大盘急跌或其他原因而时常出现‘破发’的现象。”郭田勇说。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保险资金申购新股享有同投资基金一样的优惠,但从没有一家保险机构成为首批新股询价对象看,保险资金对新股保持谨慎。在现有发行制度下,保险资金通过申购新股获利空间并不大。
对此,保险公司显然也有所认识。有保险公司人士指出,对于大部分保险公司来说,前期可能进行一些试探性投资。虽然一级市场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我们暂时还不会用足5%的上限额度,一般只会用2%至3%,也可能只用1%。”某合资保险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2006-05-31 中国保险报 刘杰
“1600亿保险资金蓄势待发”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8197.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