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济南6月20日专电 (记者张晓晶 王志强)目前,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陆续进入婚育年龄,“2+4”的家庭模式已经到来。也就是说,一对夫妇要同时供养4位老人,这种现实使我国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受到明显冲击。
“2+4时代”,家庭养老受到挑战
在山东省济南市一家金融单位工作的胡女士与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婚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去谁家过春节。“都想尽孝,又分身无术,怎么办?”小两口只好把4位老人接到一起过了个年。过年还是一年一次的小问题,与之比起来,4位老人的养老成为小两口心里的一块石头。胡女士说:“虽然双方老人都有退休金,经济上可以独立,但一旦年老多病时,要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同时照顾4位老人,我们的精力明显不够。”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我国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程度比发达国家要高得多。“家庭养老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时间。在城市,经济供养一般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是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在广大农村,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则面临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双重压力。”山东省老龄委事业发展处处长王照奎说。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养老模式是反哺式的,年轻时父养子,年老时子养父。而国外的养老是接力式的,父母把子女养大成人后,子女自己去创业,父母的养老由社会来保障。“当前,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婚育期,一对夫妇要同时供养4位老人,养老将会成为家庭无法承受之重。”王照奎说。
“1200万∶12.2万”,社会养老机构太匮乏
山东省滨州市的一对夫妇向记者抱怨说,独生儿子去年刚结婚,小两口不仅个人生活需要她来照顾,周末也难得回家看望父母一次。
与子女时间少无法照顾老人相比,许多空巢家庭的老人要想得到子女的生活照料更是不可能了。山东大学一位姓贺的教授对记者说,“我们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出国,丝毫没想到过自己的养老问题,可是等孩子在国外安了家,我们才意识到养老成了个大问题。”
目前我国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许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子女赡养老人往往“有心无力”,需要更多的社会服务机构来代替子女为老人提供生活服务,以及适当的精神安慰。
与这种社会需求相矛盾的是,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还比较匮乏。以山东为例,这个省约有老年人口1200万人,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4%;而各级各类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的床位总和为12.2万张,每百名老人仅拥有1.09张床位。县以上各类老年活动场所仅有416个,包括乡镇(街道)以下各类老年活动场所在内,尽管达到了11.1万个,百名老人拥有0.98个,但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往往是一个场所多种用途,老年人实际拥有量要低得多。这样少的养老设施和服务设施,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实际需要。
据记者了解,目前济南市部分养老机构爆满,个别经营有方的老年公寓已经预约到2006年。
记者在济南市一处单位宿舍内见到87岁的董大妈时,她已经瘫痪在床3年多了。5个子女虽然都已年过半百,但是他们毫无怨言地轮流侍候老人3年多。“想送敬老院,一是收费太高承受不了,二是感觉放心满意的敬老院太少。”大儿子说。
可以预料,在“2+4时代”,瘫痪老人要想像董大妈这样能够得到子女24小时床前照料恐怕已成一种奢望。董大妈的5个子女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代实施者,他们都是当前“2+4”家庭模式中的那个“1/4”。至于今后自己靠谁来养老,董大妈的大儿子说:“养儿防老的时代也许只能终止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如果没有社会力量参与,仅靠孩子养老肯定不行。”
养老难题,还要家庭、社会一起扛
王照奎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政府投资兴建一批老年服务机构外,非公有制养老机构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基本趋势。过去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一般都属于“非营利性”、“福利性”的,发展受地方财政制约。目前,这种经营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出现了诸如国办民营、承包经营或委托经营等形式,经营者自负盈亏,这将成为今后老龄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近几年,居家养老的方式得到了我国部分专家学者的赞许。老年人既不离开自己长期生活的环境,也不会因与子女距离太远而感到情感孤寂,同时,又能得到来自社会,包括社区、志愿者等组织和团队的帮助、服务,各种上门服务可以有效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了居家养老的有益尝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00:27 今晚报
““2+4时代”,如何破解养老难题?”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7918.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