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消费的比重在经济发展中重于泰山
朱大碌/文 劳动就是财富
假设两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完全一样,这两个国家创造的财富值是否就一样呢?不一定。
比如中国和美国,即使生产的产品数量、质量完全一样,但由于工资相差20倍,其财富价值体现就大相径庭。
在美国的一个清洁工,即使和中国清洁工干着同样的工作,由于工资的不同,其GDP产值却是中国清洁工的20倍。由于工资差距导致商品价格上的差距,也同样会影响GDP。
所以中国和美国即使人口一样,也生产出同样数量、质量的产品,只是由于工资的差距(附带价格的差距),GDP财富仍然会有惊人的差距!国民收入和消费力仍然会有惊人的差距!
有人会说既然我们生产出了和美国一样的东西,那美国人的富贵不过是纸上富贵,其实还和我们一样。其实不一样!
不一样在哪里?美国的工资是中国的20倍,并不等于物价也是中国的20倍。实际上工资成本提高对物价的影响,相当部分被管理和技术优化的市场竞争抵消,实际消费力美国必然大于中国。这样一来虽然我们生产出了和美国一样的东西,但我们的工资低,消费力低,自己不一定能消费得了,或者要出口,或者堆在仓库里(这样会导致一些企业关门倒闭);而美国人不但消费了全部产品,还有消费余力,还可以再从中国进口一些,或者自己扩大再生产。这就显出穷富不同了吧?
而且当这两个国家发生交易时,差别更大!
由于工资原因,同样的一条裤子,在美国生产的价格要高出中国10倍以上,也就是说当中、美发生交易时,中国要拿出10条裤子,才能换取美国一条同样的裤子,其结果等于中国白送美国9条裤子!
这就是低值劳动与高值劳动交换的差别(所以一个国家的外贸根据有利交换原则,应尽量与更低值的劳动交换,而避免与高值劳动交换)!
今天世界上各国之间之所以出现巨大的工资收入差距(高达几十倍上百倍,在一个世纪以前是不可想像的),高工资国家高了还要高(美国在70年代人均收入1万多美元,今天已达3万多美元;韩国今天是1万6千美元,却已计划要向4万多美元进军),也主要是出于外部竞争的需要。
这就提示我们一个问题,创造财富并不是只有生产和销售商品一个途径,提高劳动价值,提高劳动者报酬,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劳动者共享财富的重要途径!
以为劳动不值钱、创造财富就是靠多出产品的概念,是十分幼稚可笑的。自己没有消费力,自己的劳动不值钱,财富从何而来?又是为谁辛苦为谁忙?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美国人白赚中国9条裤子不就是靠劳动价值高?)!
劳动价值不能由市场决定
有人说提高劳动价值、提高工资不错,但要等我们富起来,我们现在穷,没有能力提高工资。
那么我们要问,不提高工资,能富起来吗?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即使你生产出了和美国一样多一样好的产品,但只是由于工资的差距,你创造的财富价值仍然要比美国低N倍,仍然要比美国人穷N倍,你怎么能富起来呢?
什么时候有能力提高工资?任何时候都可以,千里之行,始于脚下,这也就是一次分配的问题。
在生产商品的价格、数量、原材料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工资和利润是有弹性的,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老板的利润减少一点,劳动工资就能增加,这跟富不富有什么关系呢?谁说老板的利润就一点不能少(山西那些一年赚几千万的煤老板,能不能自己拿几百万,把大头让给工人)?
有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件商品的工资成本仅占10-1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50%以上。这同时意味着,在发达国家100元投入可以得到50元消费力产出,而在我国只能得到十几元消费力产出,同样的投入,产出的消费力却要相差N倍。
而消费力的产出率,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消费大盘,对于经济发展有着最重要的影响力。
因为在市场经济、买方市场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生产力,而是消费力。
只有消费力上去了,生产力才能跟着上;如果消费力上不去,生产力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有在“计划经济”市场短缺的情况下,消费力的领导地位才会失效)。
有人会说,老板消费与工人消费,还不都是消费,为什么说给工人才叫增加消费?给老板不但能增加消费,还能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
但老板的消费和工人的消费是不一样的,少数富人的消费,尽管可能价值不菲,但至多增加一些奢侈品,而少量的奢侈品,是不足以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只有大众的消费才是有效需求,才能形成有效的消费力(衣食住行都要靠大众消费),所以说增加消费力都是指增加大众消费力,少数富人的消费不过是一些虚值。
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也是需要大众消费力,没有有效的消费需求,生产能扩大吗?只要有消费需求,扩大再生产融资是很容易的事,并不需要高额利润积累。
有人说,劳动工资应由市场决定,政府不应干预,不应人为提高工资。错!
劳动不是普通商品,因为劳动的价值直接体现为消费力,其它任何商品都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正是因为劳动具有与其它商品不同的特性,所以劳动才是光荣、伟大的,其它商品能谈得上光荣、伟大吗?所以伟大、光荣的劳动的价值,决不可以由沾满铜臭的市场决定。
如果劳动的价值单由市场决定,那么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人民“绝对贫困化”就无可避免。
今天的资本主义之所以和马克思所见的有些不同,就是因为部分聪明的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念,动用政府“有形之手”强力维护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的利益(工会组织使劳动者不再是弱势群体,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保证了工会处于相对强势),这才避免了“绝对贫困”,出现了今天的发达国家。
大众消费力是纲,纲举目张
今天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是大众消费力强大的国家。即使是小国,也照样在消费力上以一当十、以一当百。这些国家生产的产品并不见得很多(第三产业占大头),一般以满足内销为主,只出口少量高附加值产品或剩余物资,但质量、档次较高,生产力也主要体现在质量、档次上(科技含量高)。生产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取胜,这都是得益于高消费力。
代表高消费力的高工资制度(高工资是制度的产物,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必然使这些国家丧失普通低档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相对成本高,淘汰血汗工厂),但是这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不仅是无关紧要,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不如此,无以提高消费力水平,无以扩大国内市场,无以提高劳动力素质,无以凝聚高素质人才,无以获得高科技含量的生产力,无以占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优势。
要么是压低工资牺牲国内市场拼出口,要么是提高工资扩大国内市场舍弃低价出口,甘蔗没有两头甜!
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必须发展国内消费和生产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出口导向”寄生于他人是一种危险的游戏!
如果牺牲国人工资福利去盲目出口低值产品,本质上是一种慢性自杀行为。因为低工资水平制约了劳动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其预防性储蓄偏好,导致消费和内需不足;消费和内需不足使国家更加依赖出口;而出口低值产品主要依赖降价恶性竞争,这反过来又导致工资增幅减小,消费和内需更加不足,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发达国家历来都是以内资内贸为主(外贸一般占五分之一左右),以自己的消费力支撑自己的市场,以自己的市场支撑自己的生产力。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发育健全的自主的经济结构,才有可能迈向富裕发达之路。大众消费力是纲,纲举目张。
不可忽视的“消费产出率”
传统的投资理论,关注的是产品和利润,以产品和利润的多寡来评价投资的效率,这种投入产出观忽略了消费力的存在,因而是十分片面的(这种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工资成本高的国家,反而经济更有效率)。
恰恰相反,消费的产出率,应当是投入产出理论的最重要指标。
100元投资中产出10元的消费力,还是50元的消费力,其投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同样的投资,高消费产出率的国家,其消费力水平、消费总量、国内市场容量的扩张,都比低消费产出率的国家高得多,并进而导致生产力水平高下立判。因为生产力不过是消费力的附庸而已。
所以只谈产品和利润的投资理论,只是资本家的理论,只代表资本家的一己之利;而着重于消费力产出的投资理论,才是代表社会大众的经济理论,也才能最终代表(包括资本家在内的)全体民众的长远和根本的利益。
当我们投入资本生产商品的时候,切不可忽略了消费力的产出!
当我们研究经济时,切不可忽视工资占成本、消费占GDP、公共福利占财政支出比重这样一些数据,这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劳动大众的幸福和国家的富强!
工资、消费的比重在经济发展中重于泰山!
一个国家的投入产出只有落实在消费力的增长上,才是真正的增长,劳动大众才能真正得实惠。
离开了工资和消费力的增长,GDP不过是个“屁”(生产再多也不是自己的,只有损耗是自己的),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原标题为:不可忽视的“消费产出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 08:22 光明网
“朱大碌:工资和消费力的增长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7209.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