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保网社保新闻政策法规社保查询维权案例社保观点社保知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办理指南社保问答社保计算器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保新闻 >

基金公司座次发生变化 迎来新十家时代

 字体时间:2015-01-17来源: 中国社保网编辑:社保网-夏宇
【导读】:当散户成为主力,也就意味商业模式的变迁,从为机构服务转向为散户服务,这时,谁能够抓住这个主题,谁将赢得未来。 所谓的新十家,是与老十家对应。业内俗称的老十家包括南方、博时、华夏、嘉实、长盛、鹏华、国泰、富国、大成和华安。 它们成立早


当散户成为主力,也就意味商业模式的变迁,从为机构服务转向为散户服务,这时,谁能够抓住这个主题,谁将赢得未来。
所谓的新十家,是与老十家对应。业内俗称的老十家包括南方、博时、华夏、嘉实、长盛、鹏华、国泰、富国、大成和华安。
它们成立早,规模大,旗下封闭式基金多,曾经以旱涝保收而被新入者投以欣羡的目光。
然而,光阴易逝,一晃8年,基金公司的座次已然发生变化,这个行业的格局需要重新梳理。
2006年5月,广发策略基金首发184亿,成为发行史上最高记录。这个时间段,正好是中国股市完成战略性变革阶段,从2005年5月开始的股改运动,此时已经一年,将近功德圆满。这个时间段,也正是中国股市走出五年熊途,重见牛市曙光的时刻。
2006年上半年,股票类开放式基金的数量从165只增加到189只,净值总额从2371.47亿元增加到3389.96亿元,增加了1018亿元。截至2006年6月底,沪深A股流通市值合计16300亿元,股票类基金净值占到A股流通市值的21%左右。
牛市催生了这一轮基金发行潮,从而扭转基金业格局,铸造了基金业新十家。
2006年6月30日,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按照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排名,
管理规模250亿以上的公司成为第一梯队:南方、易方达、华夏、华安、博时、广发。易方达与广发以黑马之势迅速窜起,成为当今基金业界翘楚。
管理规模在90亿-250亿之间为第二梯队:银华、嘉实、大成、国泰、富国、上投摩根、景顺长城、海富通、交银施罗德、招商。老十家中的嘉实、大成、国泰、富国成为第二梯队的排头兵,上投摩根、景顺长城、海富通、交银施罗德、招商等一批合资基金成立时间短,发展迅速,成为业内后起之秀,与梯队前的排头兵形成你追我赶之势。
管理规模在50亿-90亿之间的为第三梯队:鹏华、泰达合银、长盛、长信、工银瑞信、华宝兴业、长城、融通、银河、建信。老十家中的鹏华、长盛已是虎落平阳,工银瑞信、建信等携银行后台之背景则来势汹汹。
洗牌只是表象,究其变革背后的深刻根源,则是中国股市的根本性转折。对此转折的重要性,大成基金投资总监刘明这样比喻,这是一场足以与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生产力的解放来相提并论的巨大历史变革。中国经济的每次转轨,实际上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转变,从而解放了生产力。若总结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这个时刻一定会被定义为一个伟大的时刻。
作为中国股市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是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群体,尽管在这场竞赛中:有些人落后了,有些人靠前了。但是作为一个群体,他们集体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跳跃。
我们想要看到的是,上升之何以上升,落后之何以落后,起浮之间成就黑马的理由、新秀的动因在哪里?在基金成为中国股市主导力量的今天,一些新的元素应该被重点关注,一些新的行为、理念、投资准则需要重估。这其中,有本土基金公司与外资基金公司的比拼、实用主义色彩的南派与浪漫主义色彩的北派两种风格的同台竞技、草根公司与名门望族的分野、商业模式转变背后的权力更迭以及品牌战略的日益重视,这些元素可能是决定这个行业日后走向的重要力量。在散户已经成为基金主要投资者的时代,下一轮的分化将导向何方,谁又是下一个黑马,下一个后起之秀?这是又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

本土PK合资

当新十家时代的序幕拉开,一个话题反复被人们谈论:未来,谁将成为中国基金业的主导,是本土基金还是合资基金?这是一个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话题,然而,也是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任何一个行业都无法绕过去的话题,尤其是这个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人决定进行跨国婚姻之后。
紧随第一梯队,短短三年时间里,上投摩根、景顺长城、海富通、交银施罗德等合资基金公司夯实了第二梯队,合资基金公司开始显露峥嵘。
目前,合资基金领头羊都管理着90亿左右的基金规模,有望赶超并进入100亿管理俱乐部。基金业人士分析,这与合资基金成立时间,以及目前的行业地位正好吻合。
自2003年首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在短短2年时间内,无论在公司数量还是管理规模上,合资基金的发展势头都相当迅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做的《2005年度中国基金行业发展评估报告》显示,52家基金公司中,合资基金公司20家,内资基金公司32家。
这其中,上投摩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家公司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它引人注目的一个地方在于,上投摩根的老总王鸿嫔是位出生于台湾的职业经理人,她曾经做过记者,之后从事基金销售工作。这样一个人物的出现,应当说具有象征意义--它意味着基金已经从单纯的业绩导向业绩和销售两条腿走路。上投摩根的起步时机并不算好,2004年8月其第一只基金上投摩根中国优势证券投资基金的首发仅16亿元。不过,可能是王鸿嫔销售背景出身的缘故,也更由于牛市的促进,到2006年6月底,上投摩根管理的基金已经达到5只,2006年4月发行的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基金更是达到64亿的份额,直接将上投摩根推入了前十二名。
在业内人士看来,以上投摩根、海富通、招商和交银施罗德等为代表的合资基金已达到近100亿左右的管理规模,使得他们在解决生存危机之后,逐渐实现赢利,站稳脚跟,已经具备了更上一层楼的实力。
一基金业人士指出,合资基金的一个优势在于,外资股东往往更具备长线投资理念,因此对于基金公司的盈利要求不如本土股东严苛。有些合资基金公司,其外资股东甚至允许公司前三年不盈利,相比之下,本土基金公司承受的压力则要大很多。长期投资的心态与短期获利的心态,直接导致基金公司的行为方式不同。
新设合资基金公司外方股东主要向基金公司外派风险管理人员,在风险控制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能够将国外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以及绩效考核方法进行应用。而在投资研究团队方面,合资基金公司与内资基金公司同样选择熟悉国内证券市场,具有丰富投资研究经验的中方人员,这部分专业人员大多来自国内老基金公司或券商。合资基金可以通过吸引人才,完善其发行渠道等方式,在熊市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然而,在当前国内基金业依旧是业绩决定英雄的游戏中,客观地说,除了其一直引以为傲的管理制度,合资基金并没有体现出更多的优势。
业内人士分析,在治理结构、公司管理以及行业经验上,合资基金带来的冲击和理念不可抹杀,但回归到现实的行业发展上,合资基金仍需要面对考验。
从基金管理规模来看,除2003年成立的首批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以外,往后成立的大部分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规模都比较小,尚未形成比较好的盈利状况。从目前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体制优势并未得到完全体现,所谓的体制优势也没有迅速转化为商业优势。其未来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取决于外方的成熟理念与本土化是否能杂交成功,适应客户需求和对投资市场的认识。
这种理念经历了多年的市场经济与商业文化历练,重视信誉和长远的商业利益,把遵守合同和维护商业信誉放在比获取收益更重要的位置,是合资基金公司能否发挥体制优势的关键所在。即使坚持信念,要面对经营压力也要坚持下去。
相对于合资基金公司,本土公司更深地植根于这个市场,与这个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关系,因此更能摸准这个时代的脉搏。在最新十家的排名当中,并没有出现合资基金的身影,表现最为突出的上投摩根,其管理资产规模为96亿元,其中主要增长来自于新发基金。而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易方达等基金公司,在吸取国外先进投资理念的同时,坚持市场研究与价值发现,在牛市中获得更大的机会。
因此,2006年上半年,在本土基金公司与合资基金公司的对决中,本土暂时胜出。
地球村时代,有句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基金业同样如此,本土的,就是全球化的。

南派VS北派

在经过八年的演进后,一个现象值得人们关注,那就是如果以所处地域来衡量的话,中国的基金业开始出现了南派与北派之分,南派的实用主义风格尤为明显。
南派新锐易方达、广发近年迅速扩张,其成长带有典型的广东区域的实用主义色彩,一惯低调务实。易方达当初选择注册于广州,就是打着偏于一隅,世界不知道我,我却了解世界的主意。易方达基金公司主要股东为广东粤财信托、广发证券、广东美的等,股东中引进了民营企业,与其他很多基金公司相比,股东背景并非特别。易方达的快速成长与其管理层不受股东变换影响,能够强势地把握公司的发展方向有着极大关系,领军人物叶俊英思维缜密,令下必行。
目前,易方达管理着8只开放式基金、4只封闭式基金以及多个全国社保基金资产组合,资产管理规模近350亿元,投资业绩最近三年来综合排名始终在国内基金公司中位居前二位,截至2006年3月31日,公司旗下基金累计分红超过24亿元。
易方达的投资特点是,多只基金集中持有相似的股票,其投资风格相当激进,因此在牛市中收获不菲,如肖坚所管理的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截至2006年5月31日,累计净值达2.0320元;与此同时,该公司旗下的两只封闭式基金科汇和科翔,已经连续多日累计净值保持在2元以上。易方达7只主动型股票基金中就有三只两元基金,一时间风头无两。
与易方达投资风格相似的广发基金,在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以公司为单位的最近三年股票投资管理业绩综合评价中,位列2005年度34家基金公司第一名。
广发策略基金只用了五天达到184亿的认购、易方达价值精选基金首发达117.91亿(若非主动喊停,可能超过200亿),两家公司向市场充分展示了南派的后发力量,可以说牛市助推了南派的成长。
草根与名门并没有绝对的界线,当市场选择了草根,草根就成为明星,它便已跻身于望族,草根与名门可以千里之距,也可以一步之遥。
北派多为名门,华夏、华安、嘉实、长盛、富国、国泰等均属于老十家范畴之内,然而分化日俱,华夏、华安已经是北派在第一梯队里硕果仅存的老十家。
二季度末,传言已久的中信证券收购华夏基金最终敲定。7月4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证监会正式批准公司收购华夏基金股权,中信证券收购华夏基金正式启动。
据有关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收购中,中信证券共付出了不超过3.3亿元总价款,按照收购的总价格和股权比例,中信证券收购华夏基金股权折合为每股价格5.9元,此价格低于市场预期。知情人士更表示,由于此次并购是由北京市政府主导,与之前中信证券重组华夏证券一样,此次中信证券入主华夏基金也是北京市政府与中信证券的交换条件--中信证券收购北京国资委持有的华夏证券和华夏基金的股权,而中信证券注册地点将由深圳回迁北京。
另据中信证券有关负责人透露,按照中信证券战略规划,需要一个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基金公司从事资产管理业务,而目前中信基金无论是品牌和规模都难以承担这样的责任。
未来两家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和中信基金)肯定要整合的。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华夏基金和中信基金合并后的管理资产规模将接近南方。
基金公司股权结构的变更带来格局的变化,从而引发行业的并购整合,这个趋势日渐明显。尤其随着监管机构对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清理力度的加大,老一批基金公司中的部分股东面临着被清理托管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基金公司将被迫改变股权结构,例如目前已有融通基金大股东河北证券被托管;博时基金大股东金信信托被托管,这些券商以及信托公司持有的基金公司股权如何转让成为目前基金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这一系列的并购必将对现有基金业格局以极大冲击,华夏、中信合并案为其他老十家提供了发展思路,也给未来并购潮以最佳参考。

领先者南方

在基金公司的同台竞技中,南方基金已经穿了多年的黄色领骑杉。
南派元老级基金公司南方、博时一直是行业的领先者,除了其具有南派的务实和低调之外,也与其高层出自证监会,对行业政策、行业发展方向高度敏感有密切关系。
南方基金在基金业创新方面频频领先,第一只保本基金、第一只债券基金、第一只LOF基金均由南方推出。2005年底,中信南方基金联名卡的发行,使货币基金首次实现了支付功能。
说南方,不能不说它的投资风格,南方基金的投资风格在基金公司当中是颇具特色的,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经理徐刚称南方基金投资总监王宏远有投行情结,南方基金是以投行理念做投资。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王宏远曾表示:我们意识到,作为流通股股东,在股改中能够起到主导性的作用,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参与者。作为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南方基金在武钢股改谈判中,谈出了第一个蝶式权证,为万科的零对价(每10股送8认沽权证)保驾护航。
在华菱管线、邯钢以及包钢的权证谈判中,王宏远甚至设想:米塔尔以华菱为资本运作平台,收购邯钢和包钢的认购权证,建立一个中国的米塔尔,如果成功,这可能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第一例通过衍生品完成的收购。后来由于各方复杂因素影响,南方未能完成这个宏伟创新。但后来出现的宝钢试图通过收购邯钢认购权证染指邯钢,有此构思的影子,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我们做的是鱼翅,而宝钢吃完后说:粉丝很好吃。这样一句玩笑话的背后,是基金公司日益丰盈的创造力以及投资风格日益多样化的事实。
博时也同样是一家颇具创新风格的基金公司,两年前,在博时裕富的发行过程中,就做了大量海外投资者引进的工作,成为第一家在发行阶段获得QFII认购的A股基金,拉开了基金业海外募集的序幕。2005年,博时发行中短债基金,也在业内首开先河。
在2006年,博时旗下的基金业绩并不算理想,对于排名的波动,博时总经理肖风心态平和:市场总是这样,各领风骚几年,但是,我们的理念是坚持成为投资价值发现者。
博时副总裁李全说过,博时的理念可以叫做务实的理想主义,务实的理想主义,或许可以作为兼具南北两派风格于一身的基金公司的最好的注释。
市场人士分析,南方、博时、华安这一类行业的领先者,已经具备相当优势牢牢盘踞在这个市场中,行业的进一步分化对他们是极为有利的,不但自我发展稳健,也逐步具备并购其他基金公司的实力。
新贵银行系
七月流火,这个说辞无论在去年还是今年,对三家银行系基金公司都同样受用。一年前,国内首家银行系基金工银瑞信在市场的密切关注下隆重登场。一年里,工银瑞信发行了三只基金。
新贵的规模膨胀速度是有史以来最为迅速的。2005年,几乎所有的基金公司都为生意惨淡而愁苦之时,银行系基金衔玉而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发行神话--工银瑞信在成立一个月之后,闪电发行首只基金核心价值,募集份额达到43.45亿份。这个纪录随后被交银施罗德刷新。去年8月成立的交银施罗德,在成立两周后即发行了精选股票基金,成功募集48.75亿份。当年11月,建行控股的建信基金又为银行系基金奉献了62亿元的募集金额。至此,三家合计募集资金总额超过150亿元。同期,非银行系基金公司新发行的基金平均规模不过四五亿而已。之后,这三家基金公司又陆续发行货币基金、混合型基金等,发行规模同样可观。在不算长的时间里,银行系基金的管理规模急剧上位。
银行系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的迅速壮大使这个群体在开局之时即赢得了基金行业一席之地。在这背后,银行股东的力挺无疑是成功的关键。每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都承认,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背景,奠定了银行系基金的竞争实力。
这个结果也是银行股东所乐意看到的。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主要的利润增加领域,包括银行系基金在内的基金公司的业务正是其中重要的一块。
就银行的角度而言,其业务发展必将利润考核为中心,而基金业务为银行带来了利润增长已经不容忽视,更何况自家控股的基金公司还涉及投资收益,银行的高度重视也在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更深一层的原因还在于银行系基金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监管层有关人士称,以前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下,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自成体系。如今,金融机构相互融合的趋势已经显现。监管部门如何配合这一趋势,帮助各类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协作?设立银行系基金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这种探索对国内金融机构来说意义深远。建信基金公司高管何斌说,银行系基金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是这类基金公司与非银行系基金公司最大的不同。
就在银行系基金的第一批三剑客锋芒初露之时,国内二线银行持续提出了设立基金公司的申请。国内三家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以及浦发银行都纷纷敲定合作伙伴。相较于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小银行对于设立基金公司的愿望表现得更加迫切。例如,招商银行计划收购招商证券所持招商基金的控股权,该基金公司在业内也颇具声名。银行系基金公司的队伍正在迅速壮大。
尽管银行系拥有独特渠道优势,上位迅速,但现阶段仍未具备颠覆基金业格局的实力。关键的因素还是业绩,据中国银河证券关于股票型基金2006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可以统计的54只股票型基金中,工银瑞信股票基金位居17位,交银施罗德基金位居29位。总的来说,银行系基金的人力资源基础可谓上乘,在银行系基金的成立之时即拉开了基金业的人才的抢夺战。背靠国有商业银行这样的强势资源,银行系基金公司获得了更多挑选行业精英的机会。曾有传闻说,银行系基金成立之后,几乎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曾有人员向它们递出简历。
细观三家银行系基金,其投研团队的配备都可谓精良。然而,这批临时组合起来的良将良兵未来能否成为强大的团队?银行系基金未来能否引领潮流的关键是投研能否迅速上位。

没落贵族

按照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06年6月30日的数据显示,有着昔日老十家辉煌背景的鹏华和长盛跌至第三梯队,和银行系基金工银瑞信、建信等新生代基金比邻。
虽然同样是'老十家',但由于近年鹏华和长盛业绩不佳,很少在市场中高调露面,对他们的近况大家似乎不是特别了解。对于曾经系出名门老十家之鹏华和长盛,大多数基金经理以此评价。
而谈及鹏华和长盛规模跌落至第三梯队,大多数基金经理也并不意外。首先,近年来他们业绩不是很好,在这波牛市行情中新发基金不断的情况下,他们旗下基金遭遇大规模赎回;其次,很多近年业绩表现好的基金公司在此波牛市中加大新发产品的力度,而业绩平平的基金大多表现沉寂,或者即使新发基金,也以份额很小草草收场。综合上述两个因素,鹏华和长盛的跌落就不难理解了。某基金经理如此分析。
据万相投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鹏华旗下共计10只产品(包括5只封闭式基金),其中鹏华成长从11.4765亿份被赎回至5.3229亿份,缩水近一半;鹏华50也从12.
5544亿份被赎回至3.9972亿份,缩水近300%;而鹏华货币也从31.232万亿份,锐减至15.6599亿份,被赎回近50%。
与此同时,长盛旗下的8只产品(4只封闭式基金除外),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赎回。其中,2005年12月刚成立的长盛货币缩水就超过了一半,从上季的17.739亿份降至7.3229亿份;此外,长盛精选也从上一季的23.
5157亿份被赎回至6.4222亿份,缩水也近300%。
而与此同时,鹏华和长盛在基金新品密集发行的二季度却并未积极行动。鹏华虽在6月底开始筹措发行鹏华价值,但截至7月中旬发行期结束,却只募得18亿份。原有基金大规模缩水,又没有新基金补充,鹏华和长盛的规模锐减显然并不出人意料。

赎回背后

某基金业内资深人士进一步指出,尽管赎回是引发此次鹏华和长盛跌落第三梯队的诱因,但深入挖掘鹏华、长盛的赎回背后,却不难发现由于股东方变化,最终导致基金公司管理层、投研团队不稳定、业绩下滑等老基金公司遗留下的深层次问题。股东方的振荡都最终反应在基金业绩上,这一点在落后的老十家身上体现最为明显。
据资料显示,2001年12月,作为鹏华基金的大股东之一,浙江证券被证监会查出犯有为客户融资买入证券、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操纵钱江生化股票价格等违规行为,并作出了对浙江证券罚款5亿余元、取消其自营资格的处罚决定。斯时,市场就开始盛传鹏华基金将由孙晓刚担任总经理、于波担任副总经理的说法。一年后2002年11月14日,鹏华基金管理公司一纸公告将这一说法公之于众。
然而,鹏华股东层面的波动并未停止。时隔两年,2004年11月25日,鹏华基金第一大股东安信信托又爆出欲将其所持有鹏华基金16.
68%的股权转让给中静公司。尽管这一转让以证监会不予准许收场,但一年后的2005年10月20日,安信信托宣布将持有鹏华基金16.68%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深圳市北融信投资发展公司(以下简称北融信)。鹏华基金股东方发生第二次振荡。
而伴随着股东方、管理层的一系列变化,鹏华基金投研团队的振荡也一直没有停止。
首先是2005年2月,鹏华基金宣布进行内部工作岗位调整,
由杨建勋担任鹏华行业成长的基金经理,杨毅平卸任;随后的5月,鹏华再次宣布由程世杰担任普华(封闭式)的基金经理,赵航去职;当年9月,又宣布由管文浩取代黄钦来,担任普天收益的基金经理。
投研团队的动荡也最终导致了鹏华各基金市场表现力的降低。以鹏华行业成长为例,该基金从2005年6月的季收益率72.45%(排名第8位),降至2005年12月季收益率的60.41%(排名第13位),直到2006年3月季收益率的31.77%(排名第27位)。
长盛的衰退也与股东方的变化息息相关。
成立于1999年的长盛基金,公司原四大股东为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国元证券和北方国投,各占25%股权。
虽然由四家大股东均分股权,然而,看来相对稳定的四个股东却一直使长盛基金从最初就处于管理人缺位状态。2003年10月15日,中信基金公司成立,中信证券以49%的比例相对控股。先知先觉的市场人士当时就表示,控制长盛的成本太大中信证券出售长盛股权只是时间和价格问题。几乎就在同时,长盛另一大股东长江证券(之前为湖北证券)2003年9月召开董事会,准备将所持有的长盛基金25%的股权脱手。经过一系列易手,2004年年底,长盛基金宣布原股东--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北方国投将所持有的75%股权分别转让给国元证券、安徽省创新投资和安徽省投资集团。最终形成国元证券、安徽省创新投资和安徽省投资集团分别持股49%、26%和25%的局面。
伴随着股东方的变化,投研团队的动荡似乎从一开始就无法避免。
2003年12月,长盛基金首次发生投研团队变化。解聘陈剑平基金同德基金经理职务,聘任林继东代之;并将原基金同智基金经理闵昱与原基金同益基金经理罗文军对调。随后的2004年10月,宣布原基金同盛基金经理邓瑞祥离职,基金同益基金经理肖强离任;并聘任许彤为基金同益基金经理;聘任原基金同德经理林继东兼基金同盛基金经理;聘任原同智基金经理罗文军为基金同德基金经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变化之后投研团队的动荡并未就此结束。2005年4月,长盛再次宣布,肖强不再担任长盛动态精选基金基金经理,吴刚接任;而刚刚接任基金同德基金经理的林继东、罗文军也双双去职,聘任田荣华为基金同德基金经理。
与鹏华如出一辙,经过一系列动荡的长盛基金业绩江河日下。以长盛动态精选为例,其季收益率从2005年6月的75.34%(排名第6),下降到2005年12月的61.58%(排名第9),最终到2006年3月收益率锐降至35.66%(排名第21)。早在2001年年报中,当时任长盛基金董事长的王其华就表示'停滞不前意味着落后,墨守成规难免被淘汰'。然而长盛随后的发展却恰恰沿着王其华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着。
其实,经过5年的积淀,长盛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旗下形成了包括长盛成长价值、长盛债券基金、长盛动态精选基金、长盛货币等开放式基金和基金同益、基金同盛、基金同智、基金同德四只封闭式基金,以及三只社保基金组合,家底颇为丰厚。然而,在这个基金业跑马圈地的时代,由于股东方变化导致投研团队一直无法稳定,一直缺乏鲜明投资风格的长盛日趋保守,最终招致业绩下滑和规模缩水。
然而事物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新加坡星展银行其全资子公司星展资产管理公司成为长盛基金第二大股东,这也许将带给长盛一次重新找回市场活力的机会,这或许也预示了老基金们未来的方向。
某基金业资深人士分析认为。

新十家

巴曙松在他的《2005年度中国基金行业发展评估报告》中大胆预言:分化和差异化是基金行业当前市场格局的主旋律,并将随着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延续。
当初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老十家,一路走来历经挑战,分化在所难免。仍然处于行业领先位置的南方、博时、华夏、华安管理资产规模均在250亿以上,已运作多年,具备丰富的管理、投资经验及市场良好口碑,在基金业未来格局中仍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易方达、广发的快速崛起显示出南派新锐欲主宰潮流的意愿势不可挡,其家底殷实的股东方及富裕的广东省对其持续的竞争力大有禆益,他们会不会穿上领骑衫呢?
而以上投摩根、海富通等为代表的合资基金也是不可小视的力量,随着年经月久,合资公司的水土不服并发症一一消散,尤其即将开展的QDII
业务,将是合资基金公司下一轮赛跑中快速胜出的良机,体制优势全面转化为商业优势的时候,合资基金公司是不是也有机会跻身第一梯队?
银行系基金的迅速上位,已经彰显这一支力量的野心有多大。7月14日,工银瑞信发布该公司旗下精选平衡基金的成立公告,公告称,该基金成功募集到83.68亿份。这个数字使工银瑞信的管理规模一跃为150亿,晋级百亿俱乐部。按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截止到6月30日的数据,工银瑞信将跃升至第九位,跨入新十家。银行系基金的加入已经使得基金公司的分化进一步加剧,而正在酝酿中的保险系基金这一支武装精良的军团参战,分化又将如何演进呢?
巴曙松认为处于中游位置的基金公司面临较大的成长空间,而一批管理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基金公司由于资源不足,业绩难以有效改善。未来公司间的兼并重组将增多,通过行业整合重新进行资源分配。弱小基金公司资本金跌破生存底线的情况下,收购方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进行收购。
行业格局猜想的另外一面,是基金公司收入的多元化。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未来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实现收入多元化。据巴曙松统计,2005年底,管理费收入排在前30%的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达到71.96%,而四年前,这个比例只有45.37%。基金的盈利能力对规模的依赖程度正在加强。
基金公司即将获得突破的非公募业务、QFII独立账户业务、QDII的全球化资产配置等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巴曙松说。

时间:2006年09月01日【来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邹愚 张冉 郭晓靖 汪涛】

“基金公司座次发生变化 迎来新十家时代”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7045.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文章采自网友投稿刊登及网络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中国社保网是一个公益性质网站。文章版权永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本文已帮助

最新刊登

1

赞助商链接

猜你喜欢

今日热点

【以案说法】自愿放弃社保,可以吗?

点击排行榜

  • 新闻
  • 观点
  • 政策
  • 案例
  • 知识
  • 办理
  1. 2016事业单位事假、休假、病假的有关政策规定
  2. 2017年上海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一览表
  3. 国家医保局: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93万人次
  4. 社保怎么补交?农村户口的要怎么补交社保费?
  5. 2017年已经到来:社保卡等新规你必须知道
  6. 内蒙古社保卡进度查询
  7. 2016公务员最新级别工资一览表
  8. 个人可以补缴社保吗?个人补缴社保流程
  9. 社保断了需要补交吗?中断之后如何补缴?
  10. 2015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