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普信金融集团1937年创立,管理资产为2937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上市资产管理公司。普信近70年的历史,无疑有相当深厚的历史沉淀,无论在基金投资、基金营销还是投资者教育方面,都有相当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此,本报就中国基金业现在面临的几大难题,采访了普信全球投资服务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鲁涛德(ToddRuppert)、普信金融集团副总裁、普信养老金管理公司首席律师林羿。
普信全球投资公司有70年的历史,在波诡云谲的证券市场,你们是否曾经历惊涛骇浪?
鲁涛德:在我加入普信的21年中,经历了三个困难时期,最难忘的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网络浪潮的冲击。1998年,网络泡沫出现,普信没有追逐网络股,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网络公司都没有收益,管理层都很年轻,不是一个谨慎的长期投资对象。那几年普信的投资业绩自然不如另外一些追逐网络股的基金公司,为此我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有相当一部分客户赎回转投到另外一些短期业绩增长很快的科技股基金。普信在美国一直是最佳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但2002年华尔街日报在头版发表了一篇评论普信的文章,认为我们失去了投资方面的灵感,取消了普信最佳资产管理公司的声誉。
我们经历了内忧外患的严峻考验,公司内部分歧很大开始激烈争论,资深的经验丰富的分析师与年轻的分析师形成了两个阵营,年轻一代认为我们已经落伍了,看不到网络股的先进性,甚至有几个比较年轻的分析师因意见不合离开了公司。在1999年的股东大会上,有股东站起来公开指责公司管理层,认为我们管理公司的方法是完全错误的,并且高声叫喊,表示对我们失去了信任。
这是否你投资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经历,有什么意义?
鲁涛德:这一次事件对我自己对普信公司都有深远的影响。事实证明我们的坚持是正确的,在华尔街日报的批评文章发表一个星期后,网络股泡沫破灭。在后来股市大跌时,我们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客户的利益。我们终于成功地走过来了,在年轻的雇员中赢得了更多的信任,我们并没有过时,客户也看到了我们真正的实力所在。
我们之所以能够度过这次危机,关键还在于要有坚持自己的勇气,我们坚持了自己的价值观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网络股的基本判断,这需要相当的定力,也需要冷静的判断,更需要多年的积累。
经历了这次危机后,我们更加坚信公司的基本理念———一切都必须以客户的最佳利益为出发点,不能只追求短期业绩而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以保障客户的利益为第一。追求短期效应虽可能获得一时的荣耀,却很难长久。这也是我们在对下一代员工的教育中特别强调的一点,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客户的受托人,一定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对客户负责。
这一段艰难时期成了我们的宝贵经验,在经历过惊涛骇浪激流险滩之后,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自我永不放弃,才能在波涛汹涌的股海里游泳。
中国基金业也应该不只看到自己公司的业绩,要超越这一点,要看得非常远,着眼点应该放在如何建立长期稳定持久的信誉上,而不是某一只基金的短期业绩。
林羿:普信公司很独特的一个做法是,非常注意领导层的培养和平稳的交班,这是公司业绩保持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公司投资理念投资风格保持一致性的关键所在。公司的投资人员都从内部培养,新一代的领导人也在公司内部产生,公司管理层什么时候退休,都是透明的,会提前很多时间培养接班人,比如12月份会有一批高管退休,而新一代早就作好准备了。即使在美国,很多公司都做不到这一点,我曾在林肯、美林工作过,这两家公司的做法与普信有相当的差别。
中国基金业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大家都特别看重基金IPO似的新发,在美国是否也如此?
鲁涛德:我认为中国的基金业过度强调新发基金,而不注重一只基金长期持续的增长,老基金发一段时间就沉寂了,又发新基金,客观上造成投资者赎旧买新。根据我的观察,想要做大规模,积累资产,将注意力集中到新发基金是行不通的。基金公司想要获得长远发展,一是要对投资者进行长期不断的教育,二是在运营方面要尽量避免不断地新发基金。
在美国,我们并不给予新发基金过多关注,对基金的新发规模也是顺其自然,开始只是默默无闻地买出一个小小的规模,然后让它接受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经过相当的时间,慢慢将一些生命力强盛的基金养大。
基金还只是一个小众的投资品种,老百姓对基金的认识也存在相当的误区,要不弃之不理,要不一窝蜂抢购,你们如何进行投资者教育?
鲁涛德:从操作角度来讲,对投资者的教育,第一要做到简单易懂,不要太晦涩、生硬,虽然投资的问题很复杂,但应该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讲出来;二是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只为了规模、业绩去宣传。在网络泡沫越吹越大的时期,普信旗下有科技股基金,按契约规定只能买科技股,当时我们认为网络股没有合理的基础,因此建议客户对科技股基金要小心谨慎,甚至推荐投资者卖掉科技股基金。
我们每个季度都有针对客户的杂志和通讯,但在这些材料中从来不兜售自己,只是从客观角度来讲经济形势股市走势,即使会影响客户对我们基金的投资甚至造成客户赎回,也坚持实事求是。从个人零售来讲,如果过多渲染短期业绩,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普信对投资者采取分层次的教育模式,把投资者分为三种类型,我们的调研结果是,有10%的客户非常懂,10%的客户有点懂,80%的客户基本不懂,对投资者教育材料的设计也与之相对应。
十几年来美国资产管理业试图通过书面的材料比如图书、期刊来加强投资者教育,这么多年过去了,绝大多数人对基金还是不懂也不感兴趣。虽然美国48%的人拥有基金,但绝大多数并不清楚基金是怎么运作的。因此,在加强投资者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从产品设计方面下手。产品设计要符合这部分人的特点,比如生命周期基金,基金公司会根据客户的情况自动调整投资方向。
这有点像二十年前美国汽车业引进安全带,通过广告书面的东西告诉大家怎么说只有少数人听,绝大多数人还是不系安全带,后来每个州都通过了安全带法,还不是完全有效,后来干脆每个汽车车都安上汽囊,以达到保护生命的目的。生命周期基金就是给那些不懂基金的人设计的,把钱放进去后,资产管理公司会按出生年月,自动将客户的钱放到相应的生命周期基金。因此,生命周期基金增长非常快,五年达到1250亿。
林羿:现在,美国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投资者教育沟通行为学,从沟通和教育的角度研究投资者的行为,分析投资者的心理。比如,基金公司用作教育的书面材料,有的根本没打开就被当废纸扔了,为什么客户不愿读它?他们会什么样的材料感兴趣?怎么才能将各种材料弄得更短更突出更显眼?这一研究现在刚刚开始,目的是要加强跟投资者沟通的有效性。
基金要从小众走向大众,养老金是关键。美国基金业的大发展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主要得益于养老金计划的全面推行,基金是一个风险分散的投资产品,非常适合养老金计划的投资特点。中国也可以像美国一样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养老金计划,而且,要推广企业养老金计划,必须把投资的权力下放到个人,这样,将极大地推动广大老百姓对基金投资的兴趣,基金将不再是一个小众的投品种。
对投资人员的监管是另一个重要问题,比如“老鼠仓”、内幕交易等等问题,美国基金业的情况怎样?基金经理的职业道德风险怎么规避?
鲁涛德:完全依赖于法规来规避基金经理的职业道德风险,是不会有效的,即使有最好的法规,这种现象还是会滋生。我认为关键还在于公司的管理层,如果管理层想要钻空子,这种情况就很难避免。基金公司管理层必须保证公司内部各个操作环节都有很好的机制,并且要层层把关。
在美国,公司自我的严格控制与严格的法律共同作用。每家基金公司都有一本员工道德标准手册,法律按规定,“内幕交易”“老鼠仓”都是刑事罪,要坐牢的,而不仅仅是罚款。而且,基金经理要定期向公司上报自己买卖股票的情况,包括基金经理有控制权的账户都要向公司披露,由稽查部门备案存档。这方面在美国是比较透明的,每个人在开股票账户时都需要填写工作情况、具体的工作单位等,如果是基金公司的投资人士,开户机构就会自动把你的交易明细寄到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替人理财,公司信誉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要想长期存在下去,只能专心于如何赢得客户的信任,这是关系生存的大问题。一旦客户对你产生怀疑,公司业务就会受损,所以美国的基金公司都特别注重信誉。如果违法操作,可能一时获益,但迟早会出问题。美国基金黑幕的当事者,在东窗事发后一蹶不振,到现在也没有恢复元气。
除了律己,还要注意加强同投资者的沟通,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要表现出高尚的业务道德与情操。打一个比方,你的孩子要到朋友家过夜,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他的家长是否值得信任、是否安全,而不只是玩得好不好,你要把钱交给基金公司管,当然是希望增值,但保险才是最重要的。
林羿:因为特别爱惜公司的信誉,美国的基金公司都在努力提高员工的道德标准。新员工加入后,都必须详细阅读员工道德标准手册,手册的内容通常挂在网上,通常要求你一个月之内在网上读完,会有跟踪记录,之后还有考试,不及格者需要重新再学习。这种方式既方便又有效。
基金公司的内部监控体制也很完善,每个公司的稽查总监相当于总警察,专门适时检查各个部门,特别是投资部门,每一个投资部门的人都要定期披露自己的持股情况。所有对客户教育和沟通的资讯,不管是网上的还是寄出去的材料都要通过两个部门的审查,一是稽查部,二是律师部。两个部门每天都要审阅公司跟投资者交流的所有书面报告,律师部是检查这些内容是否有违法的地方,稽查部则检查这些报告是否符合事实,公开后对美国证券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不能误导投资者。
中国基金投资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问题,即许多基金高度集中持有一小部分股票,这使基金在未来将面临较大的风险,这种状况应该如何改变?
鲁涛德:美国基金业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期,因为美国的金融市场要广阔得多,可投资标的也很多。不过,在网络泡沫高潮时有很多科技股基金是相对比较集中持股,有点类似这种情况,事实证明这样做有非常高的风险,现在,这类基金基本上都不存在了。
林羿: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让更多优质企业上市,加深加宽基金可以投资的对象。同时放宽机构投资者的入市限制,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通过买入股票可以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加公司的透明度。
中国基金公司治理也存在问题,大股东控制基金公司,使基金公司管理层失去独立性,甚至会干预基金经理的操作。在美国,基金公司如何处理与大股东的关系,又如何保证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鲁涛德:美国有独立的基金公司也有大股东控制的基金公司,从客观上来看,独立的基金公司无论业绩表现还是管理机制,都比非独立的要好。当然,也有一些被保险公司控股的基金公司或全额子公司的业绩表现优秀,但前提是大股东不干涉基金公司的业务。只有给予基金公司充分的话事权,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林羿:总体来看,独立的基金公司发展较好,我的个人经验也如此。我在三家公司工作过,林肯有一个基金公司是全额子公司,美林是美林资产管理公司的大股东,普信则是完全独立的上市公司,三家公司中,最成功的还是普信。母公司干涉较多的公司,各方面表现相对就要差一些。
未来投资机会:金融服务业、新能源
鲁涛德先生对美国中短期经济形势非常看好,他表示,美国的房地产不会衰退,只是局部地区房价出现下跌,不会大面积影响经济。鲁涛德相信美联储会非常谨慎,加息也不会持续下去,明年的经济还很乐观。
对于人民币升值,鲁涛德表示,完全同意应该升值是稳定向上而不是突然大幅度的升值。至于人民币升值后,会否出现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衰退的状况,鲁涛德表示,这样的事绝对不会在中国发生,当时的日本经济是基于对房地产的虚无的炒作,没有中国这样坚实的经济增长的基础,中国经济的主流是制造和出口,经济持续发展是有基础的。当然,要增加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衍生产品推出更多股票更多基金,相对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副作用。
至于未来的投资机会,鲁涛德认为主要存在两个领———金融服务业与新能源产业。他表示,目前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养老金危机,都在积极想办法如何增加养老金储蓄,自然会增加金融服务业的业务。另外,特别看好新能源,比如通过玉米(1604,0,0.00%)代替汽油、太阳能、风力发电、核动力等,都非常有前途。现在,美国联帮政府在花大本钱投资发展新能源。鲁涛德认为,这方面中国的发展会更快,美国好几家生产太阳能的公司都因为得到中国大量的订单,快速发展,中国自主创新的速度也很快,是这方面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新能源方面的科技水平已经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
2006年12月11日 04:1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记者杨波
“美国普信集团:一切以客户的利益为出发点”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6514.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