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招商银行(16.17,-0.06,-0.37%)行长马蔚华-本刊记者延红梅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将很快携带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品种、新的营销理念和新的服务手段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金融机构展开竞争。我国商业银行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为此,本刊记者就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有关问题采访了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记者:请您谈谈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马蔚华:金融创新虽由来已久,但对于其含义的界定仍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解释,大多数定义是由熊彼特创新观点派生出来的。如果从金融功能观的角度看,所谓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或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基于对微观或宏观利益发展的需要,以新需求为导向,以新技术为基础,创造出新的金融要素或对金融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和组合,进而提供新的金融功能的过程。金融创新的本质是创造出新的金融要素,或对金融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和组合。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等是主要的金融要素,金融创新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改造或重新组合,提供新的金融功能,使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达到高度统一,从而提高金融效率。
具体到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从实践上看,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一是产品与服务创新,这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体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创新大都是围绕着这方面的创新进行的。但是,面对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银行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很容易被模仿,因此,必须重视第二层次的创新,即管理与技术创新,这是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前提与保障。没有来自这方面的创新,银行的产品与服务创新就不会有新突破,也难以持续。第三层次的创新是理念与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前面两个层次创新的源泉,也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关键推动力。任何一家具有持续成长力的银行,其成功的关键就是把成熟的理念和先进的文化作为所有政策和行动的前提,并且一以贯之、忠实地遵循。
当然,如果从广泛的意义上理解,我们所讲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还应该包括更高层面上的体制与制度创新。比如,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创新活动,可以有效提升银行的经营活力;再如,金融控股公司的建立,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制度创新活动,可以有效促进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
记者: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马蔚华: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金融业处于“大一统”的管制状态,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唯一的国有银行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因此那时既无金融创新的主体,也没有金融创新的条件和环境,更谈不上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改革,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金融创新也日趋活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产品与服务创新持续推进。在银行产品方面,负债业务领域创新推出了本外币定(活)期一本通、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可转让定期存单(CDs)、自动转账存款、委托存款、回购协议等诸多品种;资产业务领域创新推出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票据贴现、个人创业贷款、银团贷款、出口信贷、股票质押贷款、存单质押贷款等品种;中间业务领域相继推出了银行保险、代理外汇买卖、代理证券买卖、保管箱业务、金融租赁、基金销售与托管、投资咨询、理财业务等。这些新兴的金融产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而且拓展了银行的经营空间,拓宽了银行的盈利渠道。在银行服务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倡导人性化亲情服务,构建了物理渠道与电子化渠道有机结合的、多元化的服务网络体系,改善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传统的“银行至上”的服务形象发生了重大转变,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次,管理与技术创新不断推进。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努力借鉴国外先进银行的管理经验,管理素质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进。如许多银行已经意识到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开始重塑总、分、支行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并逐步向扁平化组织架构转变;许多银行已经在传统的“三性”原则基础上,引入全面风险管理、资本充足率管理等方法,并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对贷款实行“五级”分类。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金融电子化建设进程加快,目前已基本上实现了系统内联网,跨行联网也逐步铺开,同时推出了以银行卡为手段的支付清算系统、电子汇划系统以及资金调拨系统等,银行的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另外,很多银行引进或开发了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债项评级体系、资金转移定价、财务核算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先进管理信息系统,银行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效率不断增强。
第三,理念与文化创新纵深推进。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对国外先进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学习和借鉴。目前,资本必须覆盖风险,银行承担的风险必须作为成本来衡量,银行要以长期稳定增长的市值作为经营目标等理念,已经被国内银行所接受并应用于经营管理实践之中。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都在积极培育和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体系。股份制银行从最初的拼搏文化、奉献文化、服务文化逐步扩展到信用文化、风险文化、管理文化,企业文化的内容逐步丰富和发展,并且在提高资产质量、增进服务效率、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然,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性,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就产品创新而言,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层次不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主要表现为外延式的数量扩张而非内涵式的质量提升,吸纳性的创新多,原创性的创新少,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产品创新的范围虽广,但大多数属于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科技含量少的低层次金融产品,科技含量多、智能化程度高、不易模仿的创新还比较少。各家银行推出的创新产品大多是在传统存款、贷款、票据、投资、结算、担保等业务基础上的创新,缺乏期权、期货、票据发行便利等复杂的衍生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各类金融产品组合创新,这就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
二是结构失衡。在已有的金融产品创新中,负债类产品创新明显多于资产类产品创新。而且在资产类创新产品中,真正能够兼顾保证收益、便于流动、转嫁风险的低成本营销型产品更是匮乏。金融产品创新结构的失衡破坏了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本应具有的整体协调性,降低了金融产品创新的功能和作用。
三是效益欠佳。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与市场营销之间尚未形成有机高效联动。由于在一些新业务的设计和开发上,尚未形成系统性、前瞻性的产品需求方案,对新产品宣传营销的针对性也不强,加之相应的服务、科技手段不配套,进而导致一些新业务推出后市场反应平淡、收效不大,对银行效益增长的贡献度不高。
四是隐患较多。实践表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在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的同时,又会产生新的风险。因此,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金融创新不仅不会带来效益,反而可能因违规经营而增大风险。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和制度规范之间存在时间间隔较长、空间差异较大等问题。在时间上,往往是产品创新在前,而制度规范在后,且间隔时间较长;在空间上,各地区和各分行之间进度不一、方法各异。
这种管理不规范的状况,使得产品创新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带有较多的风险隐患。
记者:进一步强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应采取哪些对策?
马蔚华:花旗集团前董事会主席桑迪·韦尔曾经说过:“在金融服务领域,我们必须永不停止地学习。每年都面临新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又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当前我国金融业已经全面开放,全面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国内银行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强化金融创新,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中赢得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那么,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活动呢?
一是积极营造创新文化。现代管理学中有一句名言——“理念决定意志,意志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对于国内银行业来说,只有具备了坚定的创新理念和良好的创新文化,我们才会变被动创新为主动创新,变盲目创新为有序创新。我们不仅要培育员工敢于挑战、敢于超越的创新精神,还要为员工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不仅是把少数的几个产品或业务部门视为创新的关口,而且应该将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视为创新的阵地;不仅要把创新看成一种任务,更要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一项事业。
二是努力培育创新机制。金融创新要有成效且可持续,关键是要构建一套科学的、能够激发经济主体内在积极性的创新机制。如果没有高效的激励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创新行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商业银行,首先的问题是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另外,还要在银行内部建立健全相应的业务创新组织管理体系,按照新颖性、适用性、完备性和效益性原则加大激励力度,同时进一步优化业务创新流程,建立从客户发现、客户需求到业务创新和反馈的一整套操作规范,形成从了解客户到满足客户的完整循环。
三是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是建立在坚实的研发基础之上的。约翰·坎特威尔在其《技术创新与跨国公司》一书中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欧、日公司之间的竞争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创新优势越来越依赖于长期的技术积累。而夯实研发基础,离不开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大力投入。我国商业银行在创新上要舍得投入,尤其是要舍得对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金融创新人才,为商业银行持续的金融创新活动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
四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稳健开展产品创新活动,必须建立健全—套完整、有效、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与内控机制。我们要对创新过程中可能发生风险的各个环节逐一加以改进,从制度建设、工作方法直至整个经营过程予以强化,作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应对措施;总行的决策机构和风险管理部门要建立一套全过程的、动态的跟踪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产品创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一些目前还不具备发展条件、投机性和虚拟性强的金融产品创新,应认真研究,严格控制,审慎发展。
另外,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商业银行强化金融创新,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扶持,积极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是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进程。适度放松金融管制,鼓励银行开展交叉性、复合型金融产品创新,鼓励在资本市场上多增加商业银行的品种;加快启动金融控股公司试点工作,允许商业银行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进行跨领域持股或控股;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为有效促进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构建科学的监管组织体系。二是努力提升商业银行创新的监管效率。建议监管当局简化创新性业务的审批程序,并按照商业原则自主定价;按经营能力、管理水平来确定创新试点资格,而不是以所有制和规模大小作为试点的标准;在商业银行年度评比中,可适当加大业务创新指标的权重,并对业务创新成绩突出的机构在网点建设和业务审批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强金融业务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三是尽快取消外资银行超国民待遇的税收优惠。统一内外资商业银行所得税税率,逐渐下调国内银行营业税率,免征国内银行接受、保有、处置抵债资产全过程的各种税费。四是改善金融消费环境。依靠社会媒体的宣传和银行同业的自律公约等形式,努力营造有偿服务的金融消费文化;建议政府部门主导推动、改善银行卡用卡环境,积极鼓励营业额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事业单位安装POS,并通过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措施鼓励商户受理银行卡;等等。
记者:招商银行的金融创新为业界所称道,并在市场上树立了新锐创新型银行的良好形象。您能否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马蔚华:近年来,招商银行发展得比较好、比较快,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是与我们始终高度重视金融创新分不开的。可以说,金融创新是招商银行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2006年9月,招商银行H股发行上市,受到了国际投资者的热烈追捧,获得了圆满成功,这也是我们长期以来强化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关于招商银行的金融创新,我的体会,可以概括为三性,即成长性、市场性和稳定性。
首先是成长性,这是招商银行创新的方向和目标。一家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展创新,需要有前瞻性,有战略思维,要能够比竞争对手早一步看到银行发展的方向,要能够寻找到那些开始可能很弱小但却有巨大生命力的新东西,一旦发现就能够马上付诸实施。也就是说,银行产品创新的着眼点应该是那些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良好成长性的领域。近年来,招商银行瞄准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态势,在零售业务、信用卡业务和中间业务等我国银行业未来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进而显示出了我们金融创新的成长性。比如,早在10年前我们就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一卡通,这奠定了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基础。目前招商银行储蓄存款余额、个人贷款余额的占比分别在40%和18%左右,在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居于领先地位。再如,招商银行5年前抱定创建自己品牌的信念,婉拒了国际上某家大银行希望与我们合作搞联名卡的要求,坚持自主创新,用13个月时间推出了大陆地区首张一卡双币全球通用的信用卡。目前累计发卡量突破800万张,占领了大陆信用卡市场30%多的份额,不良率保持在1%以下,并已提前实现了盈利。又如,我们近年来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目前非利差收入的占比已接近10%,在国内同业中同样居于领先地位。今后,我们将在上述领域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是市场性,这是招商银行创新的基因和动力。只有置身于激烈竞争且没有外在力量给予强有力扶持的市场环境中,一个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作为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自诞生之日起就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以及其他特殊优惠政策。非政府背景的出身体现了招商银行的市场性,而市场性造就了招商银行创新的基因和动力。这是因为,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非政府背景出身的招商银行只有通过创新去努力适应市场,才能存活下来并得以快速发展。这就是招商银行创新的市场性基因的要义所在。比如说,市场性赋予招商银行强烈的服务创新意识。我们视服务为生命,坚持“因您而变”,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实行面对面服务、上门服务、站立服务等亲情服务,开创了国内银行服务的新形象。再比如说,市场性赋予招商银行强烈的产品创新意识。产品是银行服务的载体,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地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才能赢得客户和市场。我们坚持“因势而变”,先后打造了一卡通、一网通、金葵花理财、点金理财、财富账户、“伙伴一生”金融计划等一系列知名金融品牌。今后,我们将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创新推出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
三是稳定性,这是招商银行创新的条件和保障。作为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高风险行业,稳定是银行发展的前提,也是银行创新活动得以持续进行的基本保障。如果一家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差,收益的波动性大,发展的持续性差,就会失去金融创新应有的氛围、平台和动力。在市场中成长起来的招商银行不仅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而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得益于我们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企业文化作为最高层次的管理手段,具备相对独立性;制度可以不断修订,但文化相对稳定,不因银行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招商银行在致力于制度建设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诸如创新文化、风险文化等已日臻成熟。而且,招商银行有一个长期稳定的、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大多具有十几年的银行从业经验,具有较强的甘做职业经理人的事业心。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稳定的管理团队,构成了招商银行持续金融创新的稳定预期和坚实支点。
2007年01月12日 02:02 《中国金融》
“马蔚华:强化金融创新 加快银行发展”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6267.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