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中国人寿首席投资官刘乐飞终于就中国人寿收购中诚信托一事做出正面回应。
“双方还在洽谈过程中,尚未达成实质性重组方案。只有到最后阶段,我们才能详细为大家说明。”刘乐飞说,“资本运作的惯例是先做后说,否则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今年3月,市场传言中国人寿即将收购中诚信托,并将持有其50%以上的股份,从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一位高层人士随即否认收购即将落定,但他承认,中国人寿同时接触了好几家信托公司,都在进行谈判,并未将目标锁定为中诚信托。
而刘乐飞则向记者强调,中国人寿“会充分运用各种机会,加快综合经营的步伐”。
下注30亿元
中国人寿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过去的教训仍令人记忆犹新:2005年,中国人寿曾希望收购大众保险,进而挺进财险市场,但因过早向市场披露了收购方案,导致收购陷入被动,方案最终流产。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中国人寿和中诚信托已经就收购一事开始接触。今年年初,中国人寿派人到中诚信托进行了详细的尽职调查。目前尽职调查已经结束,双方董事会已基本确认有关收购框架性方案。”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人寿收购中诚信托的具体方案其实已基本确定,并已初步获得监管部门同意,拟上报国务院批准。
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双方达成的收购框架性方案为:中诚信托将进行额度约20亿元的定向增发,通过私募方式将中国人寿引入股东行列。中国人寿通过认购中诚信托定向增发的全部股份,成为中诚信托的第一大股东。与此同时,中国人寿有意进一步收购中诚信托第二大股东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的20%股权,以稳固其控股股东地位。据测算,完成这次收购,中国人寿总计将耗资30亿元。
是怎样的市场力量,驱动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和中国最好的信托公司之一走上联姻之路呢?
布阵第三方资产管理
5月9日,刘乐飞揭开了这个谜底:中国人寿希望借用信托公司平台,开拓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
信托公司作为资产管理机构,主要侧重于第三方机构和私人高端客户的资产管理,对于中国人寿来说,这显然是非常有价值的业务。现有的中国人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虽然也能做资产管理,担任资产管理受托人地位,但这只局限于保险行业,不能受托社会资产管理,只有信托可以借助制度优势实现此目的,并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受益人的利益,规避风险。
而中国人寿一位内部人士也告诉记者,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正是中国人寿希望弥补的业务“短板”。中国人寿虽然获得企业年金投资和账户管理资格,但缺乏企业年金受托人资格,导致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在企业年金业务的争取方面处于被动地位,而指望即将成立的人寿养老险公司拿到受托人资格,显然遥遥无期。通过收购拿到企业年金受托人业务牌照,正是中国人寿的重要收购意图。
刘乐飞强调,中国人寿收购中诚信托的意图,不仅仅局限于谋求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信托作为一种产品,也将和现在销售的投连险、基金一样,成为我们高端客户的理财产品之一。”
不仅仅是信托
中国人寿一位高层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政策允许下,中国人寿还希望能借道中诚信托开拓资产证券化业务。
中诚信托是内地首家获得资产证券化受托资格的机构,在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中国人寿也一直在探索资产证券化业务,收购完成后,它可以直接购买中诚信托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资产证券化还处于试点阶段,规模难以放开,与中诚信托形成紧密的联姻关系,可以充分保证中国人寿获得足够的投资额度,以充分解决保险公司资产配置需求。
一位保险业人士认为,如果收购顺利完成,中国人寿还可以作为资产证券化业务发起人,将那些定期缴纳均衡保费的人寿、健康保单作为信托资产交付给中诚信托,并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这对于化解中国人寿过去老保单遗留下来的利差损十分有益。此外,中国人寿还可以参与到中诚信托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发过程中去,作为信用增级机构参与资产证券化过程,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保护基础资产的价值,并获取保险费收入。
“信托作为综合经营拓展平台十分合适,因为信托公司可以收购各类金融机构股权。平安集团就是这样做的,它通过信托平台投资证券、银行等其他金融领域,抢先其他保险公司完成金融控股布局,中国人寿收购中诚信托,很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考虑。目前,中诚信托旗下已经有国都证券、中诚期货和嘉实基金,中国人寿借助信托平台实现金融控股集团布局,无疑可以事半功倍。”某信托公司高层人士分析。
对于市场的种种猜测,刘乐飞不予置评。但他强调,银监会也支持中国人寿收购信托公司,因为“保险公司不仅是很好的资金提供者,同时也是很好的战略投资者”。
2007年05月11日 22:04 中国经营报记者:陈伟
“中国人寿30亿元谋求信托牌照 豪赌综合经营”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5189.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