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保网社保新闻政策法规社保查询维权案例社保观点社保知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办理指南社保问答社保计算器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保新闻 >

受托人“空壳化”与市场角色“分散化”是主要矛盾

 字体时间:2015-01-17来源: 中国社保网编辑:社保网-夏宇
【导读】:当前中国年金市场可能存在许多问题,但最关键和最主要的问题是受托人“空壳化”与市场角色“分散化”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导致派生出一些其他次要矛盾。 目前企业年金提供商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第一,在29家机构获得的37个牌照中,有21个机构获得的是


当前中国年金市场可能存在许多问题,但最关键和最主要的问题是受托人“空壳化”与市场角色“分散化”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导致派生出一些其他次要矛盾。

目前企业年金提供商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第一,在29家机构获得的37个牌照中,有21个机构获得的是单独牌照:1个受托人(中诚信托)、5个账管人(浦发银行、中国人寿保险、新华人寿、太平洋保险和泰康保险)、2个托管人(建行、中行)和13个投资管理人(其中8个是基金管理公司)。第二,有12个机构获得了24个牌照:“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是2个即华宝信托与中信信托;“受托人+投资管理人”2个即太平养老和平安养老保险公司;“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1个即“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账户管理人+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有4个即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第三,有2个金融集团具有3个资格:中信集团旗下“中信信托”是“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旗下“中信证券”获投资管理人资格(如果旗下的中信银行下次再获得托管资格,就成为“全人”);“招商集团”有3个资格,即“招商银行”是“账户管理+托管人”,“招商基金”是投资管理人。
上述分析显示,在机构数量上,获得“双牌照”的机构有12个,占29个机构的41%;从牌照比例上看,获得“双牌照”的机构虽然是12个,但牌照却共有24个,占37个牌照的65%。从牌照分布和机构来看,当前“全分拆”模式与“双牌照”模式虽然共存,但凸显三个问题:第一,不仅“全分拆”的单独牌照受托人面临生存困难,而且,在捆绑账管人的“双牌照”机构里,“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模式也仍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困难;据测算,仅就受托人的收费来说(甚至再加上账户管理人资格),在7-10年内将难以出现盈利,受托人难以立足市场,信托制企业年金的核心地位有可能成为“真空”。换言之,“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模式未能解决“受托人”生存之道,仍未解决其发展之路。第二,从理论上讲,背靠金融控股集团的情况稍好,它或可利用“内在转移价格”的优势对其管理成本“内在化”,或靠“投资管理人”牌照的支撑,化解生存问题,但问题在于其背景均为契约型保险。第三,相对于投资管理人等角色相比,受托人的数量较少,竞争不充分;尤其是受托人的牌照组合捆绑相差悬殊,竞争不是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
问题之一:当前外部受托模式中受托人地位严重弱化,年金市场的核心作用难以承担。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二:第一,就内部受托与外部受托二者来说,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外部受托上;完善外部受托制度是较长时期内需要解决的主要市场矛盾,也是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二,就外部受托模式的4个市场角色来说,当前主要矛盾集中在受托人身上:受托人的核心地位受到撼动,难以承担起信托制企业年金架构中赋予的法律责任。
当前外部法人受托模式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权利与义务不对称,实力与权力不对称,市场资格与实际地位不对称,导致生计难以维持,作用难以发挥。第二,受托人数量有限,单一牌照难以生存,甚至“受托+账户管理”的双牌照机构也自身难保,市场核心作用受到严重影响。第三,总的结论是,除个案以外,大多数受托人目前的市场地位虚弱,处于勉强维持状态,推动年金市场的龙头作用不尽如人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年金市场的发展。
问题之二:受托人软弱导致市场竞争无序,动摇了以受托人为核心的信托型年金市场结构,使市场各个角色陷入恶性竞争的混乱状态。
在信托型企业年金的市场链条中,由于受托人的核心地位几乎是形同虚设,所以,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不得不纷纷撇开受托人,径直追随委托人或企业主,直接与之打交道,拉客户,这已成为公开的事实,甚至出现个别“程序倒置”的现象即由其他市场角色反过来推荐和指定受托人。失去市场核心的信托型制度必将导致市场秩序的极大混乱,委托人门庭若市,无所适从,企业主高朋满座,无从下手;眼下看,没有龙头的其他3个角色各自为战,相互残杀,恶性杀价,自毁长城;长期看,受托人作为治理主体的缺失必将导致长期内对其他市场角色的监控力度下降,蕴藏着极大的资金安全性风险,威胁着受益人的正当权益。
受托人的“软骨病”甚至形成了对信托制年金制度的严峻挑战;在企业年金的市场链条中,如果说其他市场角色的“硬撑”所影响的只是市场价值链的个别环节的话,受托人处于尴尬境地就会影响整个企业年金市场的正常发展,影响专业化受托机构的正常发育,进而会形成恶性循环。典型的恶性循环表现就是市场价格的恶性竞争。
问题之三:受托人缺位导致恶性竞争,市场角色分散导致超低收费,这是所谓“机构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企业年金市场各个角色竞相压低收费标准,进入恶性竞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初次投入巨大,出于稳定客户的考虑,不得不以大大低于运营和服务成本的价格“硬撑”着。对受托人等其他服务提供商来说,他们都处于这样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扩大当期市场份额以摊薄成本上,把希望寄托于未来扩大客户来源以尽早收回成本上,他们强烈地期待着市场的扩大与繁荣,这就是所谓当前“机构热”的原因之一。于是,市场各个主体便跑马圈地,恶性竞争,价格战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个别零收费的情况,在表面上看,机构显得“越来越热”,而在本质上,受托人越来越受到挤压,难以形成专业化和职业化,进而又加剧了市场角色之间的价格战和低收费的无序竞争;价格战的直接恶果是,没有金融集团背景的受托人、没有投资管理人资格的单牌照和双牌照受托人面对的形势更加恶化,难以立足,长此以往,将丧失竞争力,使受托人的市场供给形成畸形发展,制约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
问题之四:受托人“空壳化”和市场角色“分散化”不利于中小企业参加集合企业年金,这是“企业冷”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受托人空壳化,不利于生产集合年金产品,不利于中小企业参加企业年金。众所周知,企业年金目前的举办人都是垄断性行业和高盈利性国企,这种被媒体称之为豪门盛宴的现象广受诟病,而占GDP55%和占全部就业人口75%的230万家中小企业则与之无缘,举办年金的不到100家,仅占0.4%,资产总额不到1%。中小企业站在企业年金门外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多为非国有企业,规模有限,缺乏集体协商的机制,强资本弱劳工的现象较为明显,利润率不如垄断性国企高,经济实力不允许他们向员工提供额外的福利,等等。国际经验告诉人们,克服这些困难的一个途径在于由市场为他们提供一些专门设计的“集合企业年金计划”;一般来说,提供这些产品的供应商是受托人或其他服务商。但是,在当前受托人空壳化的市场条件下,其“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窘境不可能有动力投资开发集合年金计划,换言之,专业化程度较低的受托人在实力和能力上都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市场的这个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说,这是目前中小企业难以举办企业年金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小企业往往员工较少,本身缺少独立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和能力;所以,在国外,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大多是通过加入集合企业年金计划这个途径实现的,因为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具有十分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尤其与单个企业的企业年金计划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内在的经济价值,非常符合中小企业的加入。
规模经济效应是指由于规模的扩大导致年金计划本身长期平均管理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经济效率和收益的提高。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管理成本的高低与公司规模的大小成反比,公司越小,参加企业年金的管理成本就越高,这是中小企业站在企业年金门槛之外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美国低于100人的小型公司401(k)计划,管理成本将占到全部资产净值的1.4%,甚至1.6%,比正常的平均值高出62%左右,即较大型公司只有0.5-0.8%左右。一般来说,以500人和1000万元资产的401(k)为例,在全部费用比例中,受托人费用最低,仅占全部成本的3%,账户管理费用占全部成本的14%,企业年金管理成本占比最大的是投资管理费,大约占全部管理成本的80%以上。
外部经济效应是指无须增加管理成本而对其他年金参加人产生的外部经济收益,因为在年龄结构、收入水平和缴费能力等很多方面具有一定同质特征的中小企业可以由受托人建立一个资产池,建立集合计划,也有利于保障集合年金计划对参与职工的公平和效率预期的实现;所以,对中小企业来说,加入集合年金计划会降低单位管理成本,使受益人的福利增加;对监管部门来说,监管部门由监管数个主体变为主要监管一个集成的主体即资产池,监管成本降低、监管效率提高、监管便利性大幅提高;对运营商来说,管理运营联合企业年金计划,有利于运营机构实现规模经济,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管理的收益和便利性。
第二,市场角色分散化,不利于集成信托产品的市场供给,不利于企业年金市场的深度开发。市场角色的分散化,致使外部受托人空壳化,进而导致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管理环节多、流程长、效率低、成本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既不利于启动企业年金市场,又不利于中小企业参加集合企业年金。这是企业年金“市场冷”的一个重要原因。
市场角色过多,不仅使企业年金制度看上去显得过于复杂化,“4个人”构成的信托制年金制度使中小企业眼花缭乱,尤其在没有全国统一税优政策的情况下,抑制了他们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而且,角色过于分散使管理成本攀升,最终势必转嫁到受益人身上:假设有2个缴费者,他们的费率相同,年均回报率也相同,都是9%,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管理成本只有0.2%,另一个人则是1.2%,那么,35年之后,1个百分点管理成本之差将导致前者的账户积累余额比后者高出23%。
目前我国法人受托模式开发集合企业年金计划的方向应主要是上述的“前端集合”计划,在这种模式下,受托人仍然处于核心位置,参与计划的成员企业,都必须接受受托人统一制定的集合年金计划,所以,与单雇主法人受托模式相比,集合计划法人受托是一种“标准化”的计划,在国际上它包括多雇主企业年金计划、区域联合企业年金计划、联盟企业年金计划等,最典型的集合计划是香港强积金的集成信托计划,它接受多个企业的信托,在这个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零售年金”计划,可以对小企业甚至自雇者开放,一般来说企业员工在受托人统一制定的产品清单中享有选择产品的决策权。所以,从国际上流行的集成信托计划上述“前端集合”与“零售年金”这两个特点来看,其提供商一般来说是不同角色捆绑程度较高的受托人。简化市场角色,打造具有投资资格的捆绑式专业化受托人,并不排斥投资管理人的重要作用,恰恰相反,可以促其提升供给集成信托产品的能力。投资管理人销售的直接客户本来就不应是委托人或企业主,而应是受托人。在受托人空壳化的情况下,投资管理人就只能绕开受托人,这不利于投资管理人对集成信托产品的开发,不利于投资管理人正常发挥企业年金的投资功能,在缺乏受托人需求导向的情况下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降低了专业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供给水平,因为受托人不是万能的,需将相当一部分投资外包给投资管理人,同时,也应拥有一定的投资权限,可以进行自行开发设计一些集成信托产品。
鉴于上述对“前端集合”的集合企业年金和主要面对中小企业的集成信托产品的论述,鉴于上述对这些计划和产品市场需求的分析,以及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迫切性,垂直整合市场角色资格,建立专业化的受托人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金管理公司,便成为当前一个改革重点。
在信托型企业年金的市场链条中,由于受托人的核心地位几乎是形同虚设,所以,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不得不纷纷撇开受托人,径直追随委托人或企业主,直接与之打交道,拉客户,这已成为公开的事实,甚至出现个别“程序倒置”的现象即由其他市场角色反过来推荐和指定受托人。失去市场核心的信托型制度必将导致市场秩序的极大混乱,委托人门庭若市,无所适从,企业主高朋满座,无从下手;眼下看,没有龙头的其他3个角色各自为战,相互残杀,恶性杀价,自毁长城;长期看,受托人作为治理主体的缺失必将导致长期内对其他市场角色的监控力度下降,蕴藏着极大的资金安全性风险,威胁着受益人的正当权益。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 郑秉文来源:中国证券报(2007-08-08)

“受托人“空壳化”与市场角色“分散化”是主要矛盾”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4474.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文章采自网友投稿刊登及网络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中国社保网是一个公益性质网站。文章版权永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本文已帮助

最新刊登

1

赞助商链接

猜你喜欢

今日热点

【以案说法】自愿放弃社保,可以吗?

点击排行榜

  • 新闻
  • 观点
  • 政策
  • 案例
  • 知识
  • 办理
  1. 2016事业单位事假、休假、病假的有关政策规定
  2. 2017年上海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一览表
  3. 国家医保局: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93万人次
  4. 社保怎么补交?农村户口的要怎么补交社保费?
  5. 2017年已经到来:社保卡等新规你必须知道
  6. 内蒙古社保卡进度查询
  7. 2016公务员最新级别工资一览表
  8. 个人可以补缴社保吗?个人补缴社保流程
  9. 社保断了需要补交吗?中断之后如何补缴?
  10. 2015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