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旷野
——专访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中国区总裁高潮生
当提起机构投资者的时候,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基金,基金公司数量的激增、资产规模的壮大以及一批基金经理的扬名,在这一轮牛市中被放大。但是,在国内基金轰轰烈烈的前进途中,却有国外投资人士提出“中国的证券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的观点。
纵观欧美的成熟资本市场,除了呼风唤雨的对冲基金之外,还有一些我们不熟悉的基金名称和运作手法,以及很少听说的个别机构投资者类型。那么,基金究竟属于怎样的机构投资者,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还需要哪些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记者就此采访了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中国区总裁高潮生,以进一步了解世界舞台上的机构投资者。
什么是机构投资者
《21世纪》:许多人已经将基金和机构投资者之间划上了等号,可是在美国基金的种类比国内多,投资范围比国内广,同时还有许多资产管理公司、风投公司等也以机构投资者的身份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机构投资者该如何定义?
高潮生:国内外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定义有着很大差异。
通常来说,与机构投资者相对应的是私人投资者即散户,前者投资资本来自机构,后者则是来自个人。从狭义上,机构投资者可以分为五类:规模第一的是退休基金,其次是慈善基金和家族基金,大学基金,保险基金以及信托基金;从广义上还应该包括不拥有投资资本但从事投资活动、业务的一类公司,也就是代客理财的金融理财机构,这包括共同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以及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在中国A股市场,通常把共同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代言人,而在美国,共同基金并不是证券市场的主角,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不同。
在美国资本市场,资产管理公司是最早出现的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它的客户是前面提到的那五类狭义的机构投资者。到上世纪70至80年代,大量的私人投资者希望由专业团队为其进行理财投资,共同基金随之迅速发展,最初的模式是:共同基金聚集私人投资者的资金,然后将钱集中以基金公司的名义投向资产管理公司。
共同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逐渐发展演变至今,两者的业务界限已经变得有些模糊,许多共同基金拥有专业的投研队伍去进行股票和债券的投资,一些资产管理公司也开设了针对散户的营销部门,直接吸纳私人投资者的资金。
不过,目前仍然有保持着传统风格的资产管理公司,例如美国的两家著名公司——惠灵顿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和Alliance Capital Management Holding(AC),就只面向机构投资者。
国内在定义或者概念上有所混淆的原因是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历程与美国恰恰相反。
在国内先有基金公司,代表着私人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近几年,随着专户理财、企业年金成为热点,少数基金公司已经在向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向延伸。
不过,中国机构投资者的未来结局很可能和美国相同——基金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混合。
《21世纪》:基金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之间资金来源分别是散户和机构,这是否导致了同样作为机构投资者,它们的投资行为却会有不同?
高潮生:从定义上,已经可以看出基金和个人投资者,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有着资金来源的不同,这也就决定了它们之间投资行为大不相同。
基金比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规模大、资产配置完全、管理费用低,且更倾向于依赖专业的投资顾问,这些都是基金具备的优势。
需要主义的是,封闭式、开放式、ETF三类基金由于可以自由交易,其投资行为还是由其资金来源的散户性质决定。基金公司由于不能控制基民也就是散户的赎回和买入,不算是真正意义的独立投资人。然而,由于投资者一般是退休基金、慈善基金等遵从长期投资理念的机构,资产管理公司更容易保持投资的独立性,因此能够发挥维护市场稳定的作用。
此“基金”非彼“基金”
《21世纪》:您在刚才的狭义机构投资者中提到了信托基金,这是国内市场不太常见的基金类型,它与共同基金相比有什么特点,在中国,信托基金是否有发展空间?
高潮生:美国基金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代,最早是诞生于1865年的信托基金,随着时间推移,封闭式、开放式、交易所交易式(ETF)相继出现。其共同点是具备投资组合和专业的投资管理人,不同之处集中在流动性方面。
信托基金是在合约规定的长期时段内完全不能够交易的基金产品,属于长线投资的投资产品。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客户主要是为孙辈积攒教育经费的老人们,以及刚刚淘到第一桶金需要为养老做准备的年轻人。例如生命周期基金,就是大家耳闻较多的美国信托基金产品。
在中国,灵活度高、风险高、资本额要求高是信托基金的产品特点。其监管部门区别于其他基金——是银监会。不过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造就富翁的速度十分惊人,这样的高端投资产品确实符合中国国情,今后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
《21世纪》:保险基金是A股投资市场的一员,但是力量还不强大,有人认为缺少大规模的保险基金参与就意味着中国缺少机构投资者,保险基金在证券市场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吗?
高潮生:保险基金占据了美国证券市场15%的比重,相比之下,中国的保险基金力量实在微弱。如果保险基金在A股投资比重得到提高,除了能够增大股市投资的需求之外,作为长期投资者其稳定市场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保险基金的投资资产大部分属于自有资产,投资的长期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在中国,增强保险基金的实力,需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促进保险业的繁荣,这是随着国民收入提高自然会实现的;另外强化保险公司投资规划的市场化,这需要政府监管的政策支持。
前景展望
《21世纪》:在进行了国内外的对比之后,可以看到A股舞台上主角过于单调,从而衍生了市场波动过大等问题,对中国机构投资者的未来蓝图,您有何预期?
高潮生:在学术界已经论证了:投资人的频繁买卖并不利于提高投资收益。
假设在1990年深交所成立时,有一支信托基金合约期为18年,投资深交所上市的股票,那么合约期满的时候,年化收益率将有望超过25.2%,而这期间中国股市经历了多少暴风骤雨!
然而,人们往往不相信这个简单的投资原则,对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充满信心,坚持低买高卖,却在实际操作时变成了低卖高买。很明显,从2006年到2007年底,中国股市牛气冲天的阶段,买入股票、基金的人远远超出卖出的人,而今年A股跳水以来,出货又成为大部分人的选择。
不过,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投资产品的设计不可能超越资本市场的发展。
国内资本市场目前还不完善,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的心态和理念都不成熟,一方面,应该有更多的长线投资产品出现在A股市场,发挥其稳定器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却很小,这个鸿沟需要时间去填补。
我认为,证券市场的中流砥柱应该是最开始提到的资产管理公司的客户——五类狭义机构投资者(退休基金等),因为这些投资机构规模大,专业知识充足,资产配置完备,抗风险能力很强。中国目前的基金公司虽然规模上迈出了很大一步,但是考虑到市场地位和影响,它们不能被称为中流砥柱。
相信伴随企业年金、信托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3-5年后,资金来源于散户的基金在A股市场的比重将会下降,这将有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英国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成立于1804年,为全球著名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高潮生博士目前担任英国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和中国总裁,具有近二十年的华尔街投资经验。)
“施罗德投资高潮生:中国基金不算机构投资者”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2250.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