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后两年是上海社保卡换领的高峰,大约有500万张社保卡需要更换。能不能借此机会推动社保卡在功能和地域上都实现“一卡多用”?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上海市委主委郑惠强日前通过上海市政协建言,上海应从2009年起发行支持电子钱包等金融服务功能的第二代社保卡,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保卡在长三角地区的互通互用。
社保卡可成“电子钱包”自1999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社保卡工程以来,上海已在10年间累计发行了1112万张社保卡,以及452万张具有社保卡部门功能的居住证和临时居住证,基本覆盖了在沪常住居民和来沪人员,应用领域涉及到劳动保障、公安、民政、医保、卫生、教育、选民、公积金管理和兵役登记等。但是,其可供开掘的功能仍然不少。郑惠强表示,上海应尽快修订《上海市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并争取将上海列为人民银行PBO2.0标准多领域应用试点城市之一,开发社保卡的电子钱包功能,拓展零售、餐饮、图书、公园、通信等领域的商业应用。此外,还应当积极推进社保卡和银行卡的绑定,为市民就医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支付手段。
“互通互用”长三角有需求功能上的拓展之外,社保卡使用地域上的拓展更为重要,但难度也更高。郑惠强认为,长三角区域有需求也有条件率先实现社保卡互通互用。据了解,目前外省市在沪设立企业户数和注册资金中,分别有1/3和1/2来自长三角区域;上海的国内经济协作项目中约四成是与江苏、浙江合作的。资金流、物流、人才流、技术流、信息流在长三角区域的加速流动,使上海及周边城市处在了同一时间序列,“家在昆山,办公桌在上海”业已成为现实,社保卡的互通互用已经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必要支撑和保障。郑惠强说:“上海应积极争取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支持,组织推动苏、浙、沪三地的试点工作,协商制订和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养老金提取等方面的政策。”
上海能否“先行一步”就现状而言,实现社保卡在长三角区域互通互用仍存在不少瓶颈。以医保为例,长三角各地医保政策差异较大、诊疗项目、药品价格、医保药品目录等方面并不统一,这不仅增加了异地诊疗实时结算的难度,所导致的各地利益平衡问题更成为互通互用的主要障碍。地方政策不同、缺乏协调和办事机构、缺乏统筹规划,这些问题制约了社保卡的互通互用,令信息化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实惠和便捷打了折扣。郑惠强表示,上海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理应在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保卡应用协调机制建立上多努力,有计划、分层次地促进城市间互通互用。郑惠强建议,除继续深化本市社保卡工程建设外,上海还应努力创造利于互通互用的良好环境:结合社保卡的换发工作,明年起,本市新配置的社保卡终端机具也应兼容周边城市的社保卡,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杭州、宁波等地社保卡建设成果,加强上海与周边城市在社保卡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系统开发、咨询服务、网点系统集成、制卡等方面的业务合作,“上海应主动承担长三角社保卡互通互用结算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任务,并有计划地推进与各重点城市的合作。”
“上海:让社保卡成为“电子钱包””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2108.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