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来,在中共广元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倾情关照下,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元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确立了“以惠民利民为主线、以‘创一流’活动为载体、以统筹城乡为抓手、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全面提升劳动保障工作”的基本思路,走出了一条“继承-创新-发展-提高”的路子,劳动保障工作实现了由全面推进向全面提升的历史性跨越。
一、2005年以来的劳动保障工作
(一)统筹推进劳动保障工作
2005年以来,全市每年新增就业2.5万人以上,常年稳定输出城乡劳动力75万人以上,年劳务收入43亿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5%以内;基金滚存结余19.86亿元,五年净增15.39亿元、增长3.44倍;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由2004年的511元/人·月增加到1096元/人·月,人均增加585元/月,翻了一番。近五年,我们在全省的综合排名由过去比较靠后逐年上升为2005年和2006年的第四名、2007年的第二名,2008年以后跃居全省第一名;在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中连续5年被评为一等奖,2008年荣获全市非经济部门第一名,局领导班子连年被评为“四好班子”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广元劳动保障先后有10项工作在全国交流经验,18项工作在全省交流经验,包括山东、浙江、新疆等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内的70多个省内外市以上单位先后来广元考察学习。2007年11月21日,省劳动保障厅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听取了广元劳动保障工作经验介绍,11月23日厅党组会议决定在全省推广“广元经验”。目前,全市劳动保障系统一个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机制正在建立,一个风正心齐、创新务实、攻坚克难的氛围正在形成,一个勇挑重担、惠民福祉、争创一流的团队正在成长,一个环境更加优化、作用充分发挥、活力不断增强、地位显著提升的形象正在树立。
(二)着力创新劳动保障新机制
新时期的劳动保障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给我们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结合广元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坚持在不违背法律法规、不冲击制度框架、不引发新矛盾、不留后遗症的原则下,大胆创新机制,10多项工作在制度政策没有覆盖的情况下实现了突破,多项创新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1、着力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新机制。2006年初,我们邀请民政、财政、人事等部门就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农民工工作、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开展调研,将调研成果向原省劳动保障厅作了汇报并得到大力支持。2007年5月,由我局牵头,组织财政、公安、民政、国土、人事等7个职能部门将调研成果在广元经济开发区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随后提出了广元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险和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建设的意见;8月,原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张成明同志率领8位处长前来广元就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开展了一个星期的专题调研,加快了推进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工作的进程;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省厅先后有4位副厅级领导带队来广元调研指导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工作;11月上旬,省社科院、西南财大、省劳科所5位专家专程来广元就我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工作现场调研论证,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力量反复讨论,多方测算论证,进一步优化方案,特别是统筹城乡养老保险,我们把苍溪县、青川县和利州区从事养老保险工作20年以上的3位同志集中请到市上专题研究论证40多天;11月20日,首届全省劳动保障(统筹城乡)论坛在我市举行,《广元统筹城乡劳动保障的思考》主旨报告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肯定;论坛结束后,我们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形成了《广元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能力建设实施意见》、《广元市统筹城乡就业实施意见》和《广元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08年春节前后,省厅各分管领导分别组织有关处室、经办单位等领导分别就这3个方案进行了论证,形成了一致意见;3月,我们邀请西南财大博士生导师、社保精算专家张运刚教授组成课题组对《办法》进行精算,得出了精算结论,认定该《办法》符合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趋势,切实可行。精算测算首次风险出现的时间较我市测算时间向后推迟了6年(我市测算是2024年,专家精算为2030年),且完全可以掌控;9月6-7日,由省社科院、省劳科所、西南财大、四川大学组成的7人专家组对《办法》进行了严格、认真、充分的论证,形成了专家肯定性结论意见;2008年11月19-21日,张成明厅长再次带领省厅领导和处长一行9人来广调研,对我们的调研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将全力支持我市推进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2009年3月6日,原常务副市长王菲同志带领财政、发改、国土、林业等部门到我局就统筹城乡劳动保障的方案和推进意见专题听取了汇报,在此基础上讨论形成了一致意见。3月15日,我们向省厅报送了《关于审定〈广元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方案〉的请示》,省厅将4月29日批复了我们的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发后,我们抢抓国家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机遇,于4月10-11日邀请全国医保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保司副司长陈金甫举办了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专题讲座,并庚即启动对“制度统一、标准各异、自主选择参保、权利义务对应”的医疗保险制度专项研究,同时拟纳入苍溪县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范畴统一试点。4月23-24日,市局组织27人工作组前往苍溪县,再次就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方案和推进意见与苍溪县委、县政府交换意见,并分成统筹城乡综合组、就业组、养老保险组、医疗保险组、基层公共服务建设组对各个分方案及其实施意见进行了培训。5-9月,我们在苍溪县正式试点并取得成功。
2、着力探索建立“两定点招标和末位淘汰”医保监管新机制。2005年以来,针对医疗保险服务中出现的浪费现象和市本级连续三年住院统筹基金赤字2282万元的严峻形势,从2006年起,我市对医疗保险监督管理进行了以“五个转变”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一是“两定点”(定点医院、定点药店)资格的确定实现了由行政指定向市场竞争的转变。我市从2006年起,“两定点”资格由过去的行政审批改为市场配置,将其纳入政府采购,实行公开招投标的办法,市本级中心城区通过招标进入的定点住院医院22家,定点药店37家,在准入环节有效引入了竞争机制。二是对“两定点”单位实现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我们建立了“两定点”单位“动态管理、末位淘汰”制度,对执行医疗保险政策差、年度考核中处于末位的,按3-10%的比例淘汰。2006年以来,先后有7家定点医院和6家定点药店被淘汰。与此同时,针对因淘汰缺额和参保人员增加的实际,又新补充招标采购定点医院14家、定点药店13家。三是对“两定点”实现了由行政约束向费用约束的转变。我们在坚持在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的前提下,实现了对“两定点”单位以费用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获得定点资格医院承诺的医疗服务费综合优惠率都在10%以上,个别医院高达25%,承诺药品和卫生材料进销差价率低于10%,个别医院低到1-2%。同时,我们抓住医疗费用结算这个“牛鼻子”,对定点医院实行“总额”、指标、人头、单病种以及总额控制下弹性付费等多种结算方式,使有限的医疗保险资源合理利用。2006年以来,市本级同口径计算节约支出8000余万元。四是“两定点”单位实现了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自我约束的转变。在“两定点”引入竞争后,我们建立了专职、医疗同行、社会和媒体共同负责的“四位一体”医疗监管模式,两定点”单位为获得定点资格和获得定点资格后不被淘汰,自觉遵守医疗保险政策,主动控制不合理费用,同时,相互监督,内行监督内行效果十分突出,定点药店主动将保健食品、化装品等非药物品撤下柜台,各地普遍存在的定点药店销售保健食品、化装品等非药物品的顽疾在我市被根除。五是“两定点”单位实现了由一家管理向多家监管的转变。“两定点”单位从准入、定点期间和退出三大环节,都接受来自部门、同行、媒体、社会和专职监管人员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个环节都有激烈的竞争,各定点医院在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努力降低费用,主动让利于参保人员,不合理费用得到有效控制,效果十分明显:2006年以来的连续4年里,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幅比收入的增幅平均慢20个百分点,连续四年住院统筹基金保持结余,2008年在因特大地震灾害和2009年因金融危机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减少、支出增加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收支平衡,且在消化以前赤字的基础上,其结余额的支撑力度提高到国家要求的6-9个月内。我市的“两定点”监督管理做法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两次全国性医保工作会议邀请广元介绍经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社、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财经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国家、省重要新闻媒体一直跟踪报道,山东、浙江、新疆等省内外60多家医保同行先后前来考察学习。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拟实行制度和经办的“两统一”。
3、着力探索建立“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根据农民工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2007年初,我们探索建立了“基地-订单-培训-鉴定-就业-参保-维权”的“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组织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在新疆试点并取得成功。该模式核心是通过打造劳动力储备、农民工培训、劳务用工三大基地,与企业签订订单,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和技能鉴定,成建制地输出就业,跟踪开展参保和维权服务,实现七大环节的有机融合。该模式得到劳动保障部的充分肯定,已在全国12个城市推广。
4、着力探索建立“1+4”统筹城乡就业模式。2006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促进城乡就业,探索建立以培训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创业为动力、以企业为载体、以就业为目标的“1+4”统筹城乡就业模式,初步走出了抓培训、兴产业、推创业、强企业、促就业的统筹城乡就业新路子。该模式被评为“2007年度四川就业工作十件大事”,并荣获“四川省就业工作创新奖”。
5、着力探索建立“阶梯式”劳动争议调解模式。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多样化、劳动争议案骤增的新形势,2005年11月,我们率先在全省建立了首家劳动争议仲裁院,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华福周专程来广元揭牌。其后,我们将仲裁院代管的信访和仲裁行政工作剥离出来,办案与仲裁行政职能彻底分离,有效解决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当事人内部协商-社区参与协商-工会和主管部门沟通-仲裁院调解”的“阶梯式”劳动争议调解模式,受到劳动保障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2006年,广元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到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障部、国家发改委的表彰。
6、着力探索建立队伍建设新机制。2006年以来,我们在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开展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塑一流形象”为主题的“创一流”活动,并将这一活动与机关作风、政风、行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定期思想动态分析、分管领导带队伍责任、干部职工定期体检、向退休干部通报工作等制度,先后举办了职工运动会、征文和演讲比赛、业务经办技能竞赛、文艺汇演等活动。2007年5月,邀请省劳动保障厅领导和专家来广元授课,对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和劳动保障局新任领导进行了培训。2007年,“创一流”活动情况在全省劳动保障局长会上交流经验。
7、着力探索建立“工作统一、资金统筹”职业培训新机制。2005年以来,我们建立了广电工、广建工、广核电安装工三大劳务品牌,确定苍溪雪梨、苍溪猕猴桃、剑门豆腐、白花石刻、麻柳刺绣五大特色品牌,并以此为重点,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市场就业竞争能力。2007年,市政府公开招标,在全市60多家职业学校中采购了15家社会认可度高的培训定点学校。广府函〔2007〕11号文件确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对职业培训的组织规划、培训计划、培训业绩考评、组织鉴定颁证、收集数据资料实行“五统一”。对农业、扶贫、科技、移民、农劳等部门用于职业培训的资金实行统筹,组织劳动、农业、扶贫等有培训项目和任务的单位,根据用人单位对务工人员的技能要求开展订单式专业培训,针对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行情引导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开设急需热门专业。2007年6月,在全国农民工培训工作会议上,广元应邀作交流发言。
8、着力探索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新机制。针对我市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参保率低、欠缴社会保险费高(简称“两低一高”)的严峻现实,2007年5-7月,由我局牵头,组织12个部门集中开展两个月“两低一高”专项治理,探索建立了市县区联动、部门协调、企业配合、全社会支持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新机制,企业和职工的合同意识、参保意识、依法履责意识明显增强,劳动合同签订率由40%上升到93%,参保率由36%上升到85%,清缴企业欠费2346万元。2007年,广元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被劳动保障部、公安部、建设部、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先进。
9、着力探索建立基金监管新机制。2005年以来,我们重点在基金征集入口管理上实行“一单清”和“四环扣”制度,在基金支付出口管理上实行“联合审签”和“三方对账”制度,在票据管理上建立审计介入基金票据管理制度。近三年来,我们以审计为契机,加大基金归垫力度,各级政府归垫历年挪用社保基金8000余万元;以“两低一高”专项治理为手段,促进企业缴清欠缴社保基金1.1亿元。目前正积极探索建立“锁定余额、增量存行、政府采购、确保增值”基金运营管理新机制。2007年,在全国劳动保障厅局纪检工作座谈会上,广元应邀就加强社保基金内控制度建设作经验交流。
10、着力探索建立劳动保障协同推进新机制。2005年以来,我们先后建立了相关部门参加的就业、农民工工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技能人才培训等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劳动用工监督管理、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保障宣传等联系会议制度;建立了仲裁与工会、职教与普教、社会保险经办与银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等联合办公制度;建立了市局与县区局紧密结合工作制度。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2005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群众最急、最盼、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广元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妥善解决了企业改制、征地拆迁、企业军转干部等18类历史遗留问题。
1、妥善解决企业改制遗留问题。2005年以来,我们筹资3.6亿元,帮助了断10536名改制企业职工身份;为6300人接续失业保险,为4800人接续养老和医疗保险;解决改制企业5000多人再就业问题;多年困扰广元发展和稳定的市建筑陶瓷厂等10户国有企业破产和081电子系统、市纺织厂、市属国有商贸企业破产改制遗留问题得到解决。
2、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保问题。2006年率先在全省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解决新民和翠屏社区及广元经济开发区3800多名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保问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导致6300多名失地农民的社保问题。
3、妥善解决军转干部的问题。解决了1253名军转干部补充医疗保险、519名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愿望的军转干部就业、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基本医疗保险、高海拔地区军转干部困难补贴等问题,为原企业军转干部困难家庭举行专场招聘会,建立了原企业军转干部定期座谈会制度,将军转干部的工资发放由人事部门转为我局负责发放。
4、妥善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和养老保险问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2648万元,解决11710名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拖欠,补缴5093名国有企业职工历史拖欠的养老保险金和关破企业职工医疗保险问题。
5、妥善解决其他各类人员参保问题。解决1500多名集体企业职工、1400名老知青、1600名大龄超龄人员、停产两年以上企业职工2400多人的参保问题,解决6000多人领取经济补偿后享受失业保险的问题。
(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1、大力争取领导支持。2005年以来,部、厅2位副部长14位司厅长32位处长先后来广调研指导工作,仅“5·12”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部厅就有8批40多人次来广元调研指导工作。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和华福周、培训就业司司长于法鸣、医疗保险司司长姚宏、原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张成明等领导分别对广元的抓班子带队伍、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医保监管新机制、“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1+4”统筹城乡就业模式和“阶梯式”劳动争议调解模式等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7年以来,张成明厅长几次在厅处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处室、各经办单位都要对政策进行清理,凡有线索的,都要给广元实实在在的支持。”
2、全力争取资金支持。2005年以来,共争取中央转移支付等上级补助资金20.5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养老金由2004年的6700万元逐年上升为8200万元、1.12亿元、1.38亿元、2.1亿元、2.35亿元;争取中央转移就业资金由2004年的4300万元逐年上升为5900万元、9600万元、1.1亿元、1.18亿元、1.21亿元、1.54亿元;争取失业保险调剂金由2004年的240万元逐年上升为870万元、1024万元、1127万元、3750万元、1000万元;争取企业改制专项资金6000万元;争取工伤保险调剂金2280万元,医疗保险补贴资金1.22亿元。近五年来,在中央转移支付总额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广元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由2004年的1.1亿元增加到去年的5.01亿元,去年是2004年的4.5倍,翻了两番多,无论是绝对额还是增长水平,在全省都是最好的。
3、努力争取项目支持。2005年以来,先后争取到国务院首批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市等8个国家、省重点项目;争取将苍溪县列为全国50个劳务基地县和全国20个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试点县;争取在广元建立了川北就业实训基地并列为全省4个实训基地;争取将广元经济开发区列为全省首批6个和谐工业园区;争取将劳动争议仲裁和就业工作列为劳动保障部重点联系市;争取到7个县区全部列入全国39个劳动保障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县区。
【出处:广元市政府】
“四川广元劳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7326.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