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陆续增加股权投资,已经成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称“社保基金”)股权投资相关部门当前的重要任务。
本报获悉,近期,社保基金负责股权投资的人士正在忙于寻找适合投资的PE项目,并进一步考察部分投资管理人,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可以将一部分PE额度投出去。据一位熟悉社保基金的人士介绍,社保基金希望至少今年可以投出去几十亿元。
在近年社保基金规模急速扩大的同时,其在股权投资和二级市场权益类投资等大类投资项目下存在大量的空余额度,以股权投资为例,国家规定的社保基金投资PE的上限是10%,但已用的额度仅仅刚超过1%。
寻找投资人和项目
据了解,社保基金相关投资部门对于推进股权投资事宜十分积极和用心。除了寻找合适的项目之外,还在物色新的投资管理人。此外,社保基金同部分现有合作伙伴也正在商谈进一步合作。
本报获悉,社保基金对中信资本和上海金融产业基金两家PE的尽职调查已经进行到中后期,之后就会进入最终的项目商谈和审批。
一位社保基金人士透露,一些正在筹备人民币基金的外资基金也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同社保基金接触,同时社保基金也在寻找一些国外的合适的投资管理人和合作伙伴。
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年中曾公开表示,政策部门已经同意社保基金启动对海外未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和PE投资,很快就会启动境外私募股权投资,且规模会逐步提高。
上述社保基金人士透露,除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社保基金也有意与鼎晖和弘毅等PE再度合作。
据了解,目前社保基金正在同弘毅商谈双方再次合作的细节。双方讨论的合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做基金的基金,即社保基金购买弘毅旗下的基金产品;另一种模式是社保基金作为LP,双方合作成立基金。
相关人士认为,目前采取第二种模式的可能性较大,因为社保基金此次投资规模仍然较大,通常一期产品的发行规模是10亿-20亿,如果采取第一种模式,社保基金的投资规模基本已经可以将一期全部覆盖。
事实上,今年社保基金已经出手投资了一些股权项目。
6月份,IDG资本获得社保基金约12亿元资金,组建了一笔规模为35亿的投资基金。IDG资本熊晓鸽介绍,这只基金的20%-25%将会被投向发展早期的中小型企业,其余的则会投向成长期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至今年年中,社保已经投资了6只PE基金。此前,社保基金投资的PE基金有中比基金、渤海产业基金、鼎晖、弘毅、绵阳产业基金。社保基金已经向5家公司分几批筛选过投资对象,其对这些PE的承诺的投资总额大约为80亿元。
循序渐进投出去
2008年4月,国务院允许社保基金以不超过总资产的10%的上限投资产业基金和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戴相龙曾经预计,截至2010年社保基金投资PE的规模将会达到1000亿元。
目前看来,社保基金在私募股权基金方面的承诺投资规模也仅约100多亿元,投资步伐明显大幅慢于预期。
截至2009年底,社保基金规模已经达到7765亿元,戴相龙曾经预计,今年社保基金的总量可达到1万亿元,同时力争2015年基金规模达到2万亿元。
不过,虽然社保基金急于将钱投出去,但并不是马上达到上限。因为,在社保基金人士看来,无论是投资管理人还是在投资项目上,当前中国的投资现状并不是那么令人放心。
社保基金对投资管理人的选择非常严格,从已有的投资管理人的资质便可看出其审慎态度。
社保基金股权部副主任卢圣亮称,社保基金是人民币基金最大的LP,因此对相关的PE、基金的选择非常谨慎,但实际中目前中国市场非常成熟的团队并不多,很少有长时间在人员和项目上都很稳定并在投资上获得成功经验的团队,投资眼光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
熟悉社保基金股权投资部的一位人士透露,社保基金对PE的选择很看重其过往业绩,这一要求目前对于国内的基金管理人来讲有些高。社保基金在国内已经投过的项目中曾经出现过一些问题,这让其对国内PE和项目的选择更加谨慎,例如,社保基金可能会将PE的选择尽量圈定在更加市场化的PE管理人中。
同时,也正是考虑的我国PE市场有待于继续成熟,社保基金将股权投资的视野放到了全球。社保基金有20%的资产可以投资于境外,而目前仅约7%的资产分布于海外股票和债券,未来还有占总资产13%、即约910亿元的空间可以进一步展开海外投资。
因为股票投资波动大,社保基金需要分散风险,寻求较稳定的回报,对于这部分海外的额度社保基金计划主要用来做股权投资。
但社保基金不会迅速把投资增至上限,7月中旬,戴相龙在香港公开表示,将循序渐进提高比例,且主要会增加对未上市公众公司的股权投资,以及私募基金的投资,并以被动的财务投资为主。
【出处:经济观察报】
“社保基金PE增加股权投资 已用额度仅1%”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5995.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