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峰
国务院决定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今年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明年覆盖全国。年满16周岁,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保。(《新京报》6月2日)
继2009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之后,国务院再次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来说,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标志意义的“里程碑”事件。这诚如国务院会议指出的,“标志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这也就是说,随着居民养老保险的启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已能够实现对所有城乡居民无缝隙、无遗漏的百分之百覆盖。
众所周知,在此之前,没有就业或劳动能力的“城镇居民”,一直是我国养老保险的一个“最后盲点”。由于没有工作单位、稳定的收入,他们一方面没有条件和能力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另一方面又由于属于城镇户口,也没有资格参加农村养老保险。而随着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启动,这一“最后盲点”显然实现了彻底“扫盲”。
但是,在充分肯定上述由“全覆盖”所昭示的“里程碑”价值的同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就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完善、养老公平的不断深入而言,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其实并不是一个大功告成的终点,而是一个任务更加繁重的全新起点。
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因为,虽然居民养老保险在推动“全覆盖”方面确实贡献巨大——让最弱势边缘的城镇居民,也“有险可保”,但从绝对的保险待遇水平上看,它仍然非常之低。按照试点要求,年满60岁参保者,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55元”——在时下的物价水平、收入状况下,如此保险待遇显然只能说“聊胜于无”,远远谈不上充分的养老保障。
另一方面,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固然实现了对保险制度的拾遗补阙,但同时,它实际上也将现行养老保险的“碎片化”倾向推到了一个新的程度——让本就相当“碎片”的养老保险制度,更加“碎片化”、“四分五裂”。我们知道,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依据参保对象不同身份而高度碎片、分割化的制度——农村居民对应农村养老保险,普通城镇职工对应职工养老保险,国家公务事业人员则是完全另起炉灶的财政包养退休制度。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一碎片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的不仅是制度本身,更是悬殊的养老待遇——无需缴纳任何保险费的公务人员养老待遇高居社会顶端、完全由财政埋单、退休金平均2到3倍于需要缴纳沉重保险费的普通城镇职工。这种背景下,“每人每月不低于55元”的城镇居民基础养老金,无疑极其寒酸。
因此,对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我们不能满足、止于“全覆盖”,还需采取进一步作为,从“全覆盖”走向“深入保障”、“公平保障”。其一,要不断提高居民保险的政府补贴、保障水平,使之真正足以养老;其二,要尽快着手对碎片化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整合融汇——一方面要促进不同保险之间的相互衔接、可转续;另一方面,更要在不断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平衡缩小不同保险之间保障水平的差距,进而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这些保险的彻底融合、统一。最终建立起一个不分城乡、不分职业的国家统一养老保险制度——个人保险缴费可以因各自能力而不同,但国家补贴却无论农民、居民、职工、公务员差别而保持一视同仁。
【出处:燕赵都市网】
““全覆盖”不是养老保险完善的终点”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4957.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