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都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自2009年3月启动,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和实践运作,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截至2012年12月底,宜都市城乡居民应参保人数共计149159人(不含在校学生),已参保149143人(含领取待遇人数55378人),综合参保率99.99%。2012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100.08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1563.63万元、利息收入36.85万元、中央财政补助收入3584万元、省财政补助收入213万元、市财政补助收入702.6万元。2012年1-12月,城乡居民基金支出总额累计5382.25万元,其中基础养老金支出3975.92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支出1209.43万元、丧葬费支出196.9万元。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从宜都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进程来看,尚有三方面值得关注和需要改善的问题。
首先是要增强城乡居民的养老意识。从宜都市试点之初的情况看,参加新农保的年龄结构特点表现为:35岁以上年龄层入保踊跃,但16-35岁年龄层(在校学生除外)往往参保热情不高,缴费不主动。宜都市长期注重培养居民的养老意识,先后经历了长达4年时间的努力,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于新试点地区来说,虽然新农保基金基于目前年龄结构未出现短缺或断层,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终将波及基金依赖程度的加重(入保人受益139个月后将全额享受养老基金)。因此,必须注重强化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出台鼓励参保政策,增强社会责任;必须通过注重培养16-35岁的年轻农民提前防老的意识,保障资金链平衡、形成代际交替、把好事办好。
其次是需要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增长机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从宜都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构成看,中央财政补助收入、省财政补助收入、市财政补助收入占基金总收入的70%以上,个人缴费部分全部划为个人账户。可以说,基础养老金,即政府的财政投入是这项社会保障制度的“源头活水”。因此,应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增长机制。
最后,要探索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督体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使用、监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数额大、对象多、政策性强、关注度高,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和政府形象。
通过完善征缴和发放及管理模式,实现高效便捷,通过健全监控管理体系,保障基金安全,十分重要和必要。目前,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在运行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需改进的地方,如:新农保缴费证(用于缴费)、农保卡(用于领取养老金)相对独立,不便使用和操作;每年的资格认证工作量大、难度大。对于这些问题,建议督促各地加大社会保障卡的制作和发放力度,使卡内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自动运作,整个数据管理自动化,全市、全地区、全省数据公开,一览无遗,做到严格、高效、透明,确保零违纪和零差错,早日实现一卡“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的经办目标。同时,建议在村(社区)设立专职民生保障员,近距离开展生存状况调查,方便享受待遇对象年度复验。
建议在巩固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集中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定期监管机制。按照“筹钱不管钱、管钱不用钱、用钱不见钱”的要求,由财政加强基金使用环节管控,监察部门进行基金使用情况的检查,严防违规违纪,审计部门定期进行例行审计,公开审计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基金安全。
【出处:人民政协网】
“湖北宜都:建立增长机制让养老制度惠及人心”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0440.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