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占虎 刘峰
核心提示:
2014年1-5月,全省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34.32亿元,完成预算收入的39.23%;总支出128.56亿元,完成预算支出的40.20%。
截至2014年5月底,全省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总结余461.88亿元,全省社保基金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风险管控持续得到加强。
社保经办人员与缴费单位工作人员共同审核缴费情况
本报记者 瞿 娟 摄
截至5月底,全省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总结余461.88亿元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参保者在遭遇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风险情况下提供物质帮助(包括现金补贴和服务),使其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免除或减少经济损失的一种制度安排。可以说,社会保险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广泛、保障作用明显,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
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5月,全省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34.32亿元,完成预算收入的39.23%;总支出128.56亿元,完成预算支出的40.20%。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0.33亿元,完成预算收入的40.61%,支出101.73亿元,完成预算支出的43.0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3.40亿元,完成预算收入的37.34%,支出20.26亿元,完成预算支出的31.3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7亿元,完成预算收入的25.21%,支出3.38亿元,完成预算支出的34.8%。失业保险基金收入4.87亿元,完成预算收入的37.05%,支出0.56亿元,完成预算支出的22.60%。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96亿元,完成预算收入的32.37%;支出1.94亿元,完成预算支出的38.85%。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06亿元,完成预算收入的37.84%,支出0.69亿元,完成预算支出的42.65%。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6.85亿元,支出9.41亿元。
截至2014年5月底,全省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总结余461.88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318.52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67.65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9.6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51.1亿元;工伤保险基金结余9.48亿元;生育保险基金结余5.54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6.32亿元,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得到加强。
社保基金监督工作体系基本建立,社保基金监督制度日趋健全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是保证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的形态下,基金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基金监督工作越来越重要。基金监督工作包括基金的收、管、支和投资运营,涵盖各类补充社会保险,贯穿经办机构的整个工作流程。可以说,基金监督工作是“社会保障的保障,社会保险的保险”。
甘肃省2006年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主任,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审计厅等7个部门组成的甘肃省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同期,全省14个市州相继成立了市州级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2010年全省87个县(市、区)全部成立了本级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为省、市(州)县(市、区)研究、解决、协调社会保障重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平台;2009年机构改革中,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成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处,全省14个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也相继成立了专门的基金监督科室和社会保险稽核机;2010年以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大力推动社会监督工作,增加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中职工代表人数,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社会监督工作得到加强。日前,甘肃省已经形成了以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为平台,以行政监督为主体,以经办机构内部稽核为基础,以审计、财政等职能监督为补充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为维护和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保基金监督工作体系的建立,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陆续制定出台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暂行规定》、《社会保障基金现场监督规则》和《甘肃省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实施办法(试行)》、《甘肃省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招投标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规定。2012年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实际,剖析问题所在,针对薄弱环节,代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经修改和完善,于2012年2月24日提请甘肃省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2年5月12日正式以甘肃省政府文件印发。《意见》的印发执行,对规范甘肃省基金运行程序,明确基金管理责任,细化基金管理措施,严格基金管理制度,严肃基金监管纪律,确保基金安全完整,有效控制基金风险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政策依据。2013年10月,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关于印发甘肃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行政执法暂行规定的通知》、《甘肃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文书格式》。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甘肃省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甘肃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行政执法暂行规定》明确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行政执法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案件调查和处理等多种形式,确立了基金监督工作的执法地位。依法区分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人社部门)与基金监督机构在行政执法中的职能关系,规定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行政执法主体与具体执法机构的职责。社保基金监督制度的日趋健全,标志着甘肃省基金监督工作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编制完成2014年全省社会保险预算,社会保险基金结算规范准确
社会保障基金是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定的程序,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货币资金。社会保障基金,由于涉及广大劳动者的各项最基本生存保障,被称为“养命钱”,一点也不为过。
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马定保介绍,2013年以来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重点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强基金安全管理。一是制定全省社保基金安全工作规划,分析研究全省社保基金安全管理的办法,进一步完善有关监督制度和规程。二是严格落实社保纪律“二十个不准”,开展社保廉政教育,落实社保人员工作补贴。三是研究城乡居保省级管理办法,禁止挪用城乡居保个人账户资金。四是加强社保稽核工作。开展社会保险实地稽核和专项稽核,建立内控制度和诚信制度,分析社保风险重点,推行风险监测报告制度,强化监管手段,保证社保基金安全。五是实施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
其次,加强基金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按照“先市县后全省,先养老后其他险种,先专题后综合”的思路起草贯彻落实加强社会保险精算工作的实施意见;举办社保岗位管理能手和业务标兵培训班。建立社保人才培训基地,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和培训,全面提高精算技术水平和把握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从基础工作入手,建立完善社保经办机构基金预算编制、人社行政部门汇总、财政部门审核的工作机制,基金预算的组织协调渐趋规范。建立预算执行季度分析制度,把预算涉及的财务数据与统计数据进行比对,与全省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进行比对,这一做法在全国会审中,得到了人社部的肯定。同时,还将基金预算与目标责任考核指标相结合,考核预算,靠实预算,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能如实反映甘肃省社会保险发展的现状和各市州基金收支特点;制定印发了《甘肃省社会保险基金财务考核办法(试行)》和《甘肃省社会保险统计考核办法(试行)》,并严格实施季度通报制度,数据质量有了大幅提高。编印了《甘肃省社会保险统计年鉴(2009-2012)》和《2012年甘肃省社会保险数据综合资料汇编》,如实翔尽地反映了全省社会保险历年发展现状。甘肃省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年报、统计年报双双获得全国评比二等奖,甘肃省社保局荣获全国“2012年度失业保险基金年报工作先进单位”;印发了《甘肃省新农保和城居保个人账户管理情况专项检查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情况全面自查及专项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及信息系统数据、实地检查、召开座谈会、走访农户等方式,进行了自查和抽查,形成了检查通报,提出了整改意见;积极开展社会保险实地稽核,2013年共实地稽核参保企业6108户,参保人员542万人次,享受待遇人员92万人次,定点医疗机构、药店1860个;积极推动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将兰州铁路局等6个行业原来实行封闭管理的工伤保险基金实行了省级统筹管理,统一纳入省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开展社保基金安全经办管理调研,组织人员采取书面和实地相结合的方式,对部分市州、行业企业、省直参保单位和金融机构的基金安全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可能存在的显性、隐性、机制和程序问题,理清了思路,为下一步加强基金安全经办管理,强化内控建设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再次,加强规范经办管理。加强开展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发放工作。2013年发放省本级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16.67万份,嘉峪关、张掖2市分别为11.94万人和5.82万人寄送了个人权益记录单;加强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与海南省社保局磋商,拟定了直接结算业务流程,顺利启动甘肃省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直接结算工作,陇南市社保局与甘肃省人民医院等医院签订了《陇南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开创了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先河。根据人社部社保中心关于建立全国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信息库的通知,建立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信息库,将全省1031家定点医疗机构信息在省人社厅网站上向社会公布;加强工伤康复建设,出台《关于印发甘肃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项目和费用限额的通知》,对辅助器具的适用范围、主要部件、最高支付限额、使用年限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成立了甘肃省工伤康复中心医院,提升工伤康复水平;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达标验收工作,2013年共验收金昌、天水、陇南、临夏、甘南等5个市州和长庆油田等64家社保经办机构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提前完成人社部下达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验收工作任务,有省本级和全省14个市州的145个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部通过了省级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建成省、市、县三级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室141个,总面积7622m,共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和上架社会保险业务档案21.23万卷。2014年,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组织人员深入陇南等地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达标工作进行了调研和验收;加强社会保险运行分析和推进,推行社会保险精算,促进了完善制度、调整政策、提高经办管理服务水平。
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控工作中,2014年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从社会保险基金结算工作入手,一是健全指标体系、完善办法,强化纵向系统内指导、横向部门间协调沟通,召开会议、组织会审,完成了2013-2014年度的财务预决算、统计年报工作。及时催报、加强审核、认真汇总,开展数据分析通报,按时完成了财务、统计月报和业务快报工作。编制完成2014年全省社会保险预算。编印《2013年甘肃省社会保险数据资料汇编》,编印了供参阅的“口袋”资料。在2014年的全国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和统计年报会审上,甘肃省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年报、统计年报双双获得全国评比二等奖,数据支撑社会保险工作发展的作用凸显。二是印发《转发人社部社保中心关于认真做好免收基本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规定落实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和《关于落实免收基本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规定和推进行业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省本级网银统一发放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推行异地取现免收手续费和省本级行业企业养老金网银直发工作。组织协调资金的申拨、调度和兑现工作。按时发放省本级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完成省本级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支付,保发放率为100%。第一次完成省本级生育保险待遇兑现,第一次支付城镇居民大病保险。2014年1-5月,省本级共发放各项社会保险金50.99亿元,其中:基本养老金50.68亿元,基本医疗保险金0.24亿元,生育保险金0.03亿元,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医疗费0.04亿元。三是制定印发了《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精算工作的意见》,为全省社会保险精算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四是完成8.4亿审计整改调账工作,已将整改报告上报审计署驻兰办、甘肃省审计厅、甘肃省人社厅,解决了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遗留多年的历史问题。五是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甘肃省人社厅目标任务考核社保部分指标体系,初步形成以预算为基础、以目标任务考核为手段、以决算为检验尺度的基金运行管理模式。六是加强了行业数据库的更新维护管理。完成2013年原行业业务结算和2014年预算编报汇总。按规范要求办理行业参保职工跨省转移接续。认真完成行业企业参保人员职工养老保险经办工作和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管理的名址信息采集工作。行业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不断规范。
正确认识社会保险工作形势,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社会保险工作事关民生,责任重大,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稍有不慎与失误,就会影响到参保人员、参保单位的切身利益,给人社部门和社保经办机构,甚至给党和政府带来负面影响。从外部的角度来看,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人社部门和社保经办机构是个有很大权力的单位,它既制定社保政策又经办社保业务,既征缴社会保险费又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既管理社会各类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险又提供社会保险服务,简单地说,就是“又管人又管钱,又管政策又管事”。
调查结果显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入列当前社会公众关注度最高的政府部门排行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社工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也同时反映了群众对人社工作的关注和期望。因为,社会保险的大多数具体业务,都牵涉到“人、事、钱”,尤其是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支付的巨额社会保险基金是老百姓的“活命钱、养命钱”,如何管理好、使用好这项数目庞大的资金,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是摆在人社部门和社保经办机构每一位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确保社保基金安全的基础。社会保险工作人员是为广大参保群众服务的,这就要求每个社会保险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践行党的宗旨。特别是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要经得起各种利益的诱惑,管理好、使用好社会保险基金的每一分钱,真正担当起维护广大参保人员利益的责任。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是确保基金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我省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的大背景下,要确保巨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无论是基金监督部门,还是纪检监察部门、经办机构内部稽核部门,都应积极履行各自职责,对重要环节、重要岗位、敏感问题进行立体监督和监控。
防微杜渐,是确保社保基金安全的第一道防护网。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无小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了如果在工作中不注重细节,不从基础和“小事”抓起,就会影响我们整体工作。要保证全省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每个社会保险工作人员都要从本职工作做起,从日常工作着手,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理每一项具体业务,确保社会保险基金运行中的每个环节、每个手续不出问题。遵纪守法是底线,并不是工作标准,每个社会保险工作人员,都要在本职岗位上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制度,是确保社保基金安全的前提。社会保险工作制度,特别是经办机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也逐步得到了健全,保持可持续,实现社保制度改革新突破。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确保基金安全的重要措施。社会保险事业是民心工程,它直接服务于社会公众,是政府的窗口单位,关乎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这是每一名人社战线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无论你在行政管理部门还是社保经办机构,无论是在领导岗位还是经办具体业务,都要筑牢拒贪防腐这道防线,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政治素养,这正是每一位社保干部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中国梦”、践行群众路线的实际行动。
【出处:甘肃经济日报】
“甘肃:持续加强风险管控 规范社保基金管理”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0038.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