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养老院供不应求,在中国加速老龄化的情况下,给养老带来巨大难题。那么降养老院设立门槛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原标题:养老机构设立门槛不能一降了之
中国加速的老龄化问题,带来一系列的养老难题,其中最突出就是养老机构“供不应求”。民政部拟规定,凡有10张以上能够为老年人提供食宿的床位,即可申请设立养老机构。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养老床位314.9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仅17.7张。养老资源的匮乏,给应对老龄化加速,满足养老需求制造了瓶颈。如此语境下,从立法的层面放低养老机构设立门槛,通过给予补贴的激励更多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和个人,投入社会养老服务市场,迅速扭转养老床位不足的局面,的确抓住了破解养老困局的“牛鼻子”。特别是,床位标准从30张降低到10张,意味着需要的投入更少,尤其是社会一些闲置的设施可以得到综合利用,小而多、小而灵活,更利于调动社会的积极性,也更利于满足普适性的养老需求。
但是,床位不是解决养老矛盾的唯一手段,有地方可养,更需要服务能够满足基本养老的需求。换言之,养老机构的设立,需要更多软件的支撑,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服务应具有普适性。一直以来,如何照顾老人,从日常起居、到文化需求,再到心理层面上的疏导等等,一直都所少系统的研究。那么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需要一个相对具有共性的规范,并且这些基本的服务能否在经营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满足,从业人员也是关键。放低养老机构设立门槛,并不能以放低养老服务作为代价。尤其是低成本的进入,经营的趋利性,可能会导致随便找个人就能从业的局面。
二是养老过程中可以预知风险的规避。老人是个特殊的群体,身体机能的老化,出现意外伤亡的机率会是正常人群的数倍,甚至是十数倍,责任界线的模糊,可能会导致索赔的发生。比如,去年9月北京金正福寿敬老院因一名老人死在厕所内,被家属告上法庭,索赔50万。
三是养老机构与公共服务的对接。降低了设立门槛,小而多的养老机构,有利于合理布点,但也会因投入的制约,如文化、医疗等必需的需求,可能会受到影响,要依托公共服务网络给予有效弥补。
养老机构设立门槛不能一降了之,实行社会养老也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需要政策层面的扶持和引导,一方面推动从业队伍的同步发展,应建立免费培训制度,保证人员素质;另一方面把养老机构设立纳入公共服务网络体系考量,从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上引导合理布点,避免盲目。此外,建立平抑风险的制度机制,,规范养老服务过程中主观责任认定的界线与赔偿的标准,跟进相应的意外保险,为社会养老机构辟出一块安全区。
“养老院设立门槛不能一降了之”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3572.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