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通过“六建六破”,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该市建立一站式网点,破解服务难题;建立“因需施培”培训体系,破解稳定就业难题;建立劳务组织化体系,破解组织化程度低难题;建立就业扶贫车间,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建立奖励扶助体系,破解创业资金难题;建立配套服务体系,破解脱贫增收难题。
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截至今年3月底,毕节市已搬迁家庭3.41万户、劳动力8.22万人,实现就业创业6.22万人,就业率为75.67%,所有已搬迁家庭均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在很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搬迁入住后无一户回迁,搬迁稳定率达100%。
安置点都有服务网点按需开展技能培训
在毕节市黔西县的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一个面积380平方米的人社服务网点,这里有6个服务窗口、12名工作人员,专门服务搬迁群众。
毕节市在每个安置点都设立了人社服务网点,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该市在建设安置点时同步规划,预留服务网点办公场地,配套场地装修及办公设备等经费,保证安置点与服务网点同步建成。
毕节市人社部门挑选业务素质过硬、作风优良、服务意识强的工作人员入驻服务网点。目前,全市已建立服务网点123个,工作人员376人。各网点实施一次性告知制度,完善就业推荐、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等流程,为网点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时,毕节市结合搬迁劳动力意愿有针对性地在安置点开展订单培训,依托对口帮扶城市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劳务输出培训,围绕“居家就业”开展来料加工、半成品加工等技能培训,依托就业扶贫车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以工代训”,保障搬迁劳动力熟练掌握就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截至今年3月,全市累计开展搬迁劳动力培训2.76万人,促进就业1.79万人,初次就业率为64.9%。
“没想到每月能拿这么高的工资。”大方县核桃乡的贫困劳动力余文,2017年搬迁到奢香古镇后一直没有稳定收入。2018年5月,她参加奢香古镇举办的家政护工培训班后,被一家培训学校聘为助教。加上在家政服务公司兼职,她一个月收入五六千元,一家人已经脱贫。
成立就业扶贫劳务公司建立就业扶贫车间
在平远新城安置点,毕节市织金县就业扶贫劳务公司安排专人开展常态化就业服务。该公司出资60余万元在这个安置点建立了培训学校,把培训服务送到搬迁群众家门口。
毕节市各县(区)成立就业扶贫劳务公司,在安置点设立就业扶贫劳务分公司、工作站或就业扶贫劳务合作社,实现劳务组织化体系全覆盖。劳务公司积极组织搬迁劳动力外出务工,并提供后续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进一步提升搬迁劳动力就业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共建立劳务分公司99个、劳务合作社120个,促进搬迁劳动力有组织就业6525人。
车间就在家门口,上班只需下个楼。毕节市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就业扶贫车间62个,吸纳近1500名搬迁劳动力就业。在七星关区,远方藤椅加工厂、贵州震华培训学校、毕节创智培训学校等企业和培训机构在碧海阳光新城安置点共同建立扶贫车间,促进搬迁劳动力就地就业。
奖励扶助促创业开发配套产业助增收
毕节市盘活社区门面、商铺等资源,引入或兴办便民利民平价购物中心、小菜场,引导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经营活动。该市依托易地扶贫搬迁融资平台,加大财政投入,整合项目资金,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管理模式,扶持搬迁劳动力发展配套产业,引导他们加入合作社或自主创业,实现稳定增收。
纳雍县投入826.4万元设立就业创业奖励扶持资金,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创业后,可申请户均3000元就业扶贫奖励金。该县还为贫困劳动力提供额度5万元的贴息“特惠贷”产业发展资金,扶持他们创业。
毕节市在建设安置点时,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段作为建设用地。当地国有企业或引进的企业实施产业项目,组建专业合作社盘活资产。该市将部分安置点建在风景名胜区附近,依托景区培育相关服务业,引导搬迁劳动力通过就地参与旅游配套服务增加收入。全市12个安置点配建商业街,就近建立农牧基地,按“一户一岗”的原则促进贫困户就业。(潘宇)
“贵州毕节:车间就在家门口上班只需下个楼”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171838.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