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全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县最多、 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 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扶贫任务艰巨。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云南占了3个 (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 滇西边境片区)。
十八大以来, 云南累计投入省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80.8亿元,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全省实现农村556万贫困人口脱贫, 贫困发生率从21.6%下降到7.5%;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749元增加到8695元, 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2017年, 全省基于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动态管理, 确保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 全年实现115万贫困人口脱贫。
贫困成因及脱贫成绩
2017年初,云南省44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 因病致贫92万人, 占比21%; 因残致贫28万人, 占比6%; 因学致贫27万人, 占比6%; 因灾致贫7万人, 占比1%。在这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过程中, 缺技术的120万人, 占27%; 缺资金的70万人, 占16%; 交通条件落后的21万人, 占5%; 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33万人, 占7.5%。 从全省来看,27个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63.7%, 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46.4%。
近年来, 云南省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确保各项社保扶贫措施落地。
完成 “两个百分之百”。 通过代缴保险费等多种形式,2017年人社部门全面完成了符合条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 “两个百分之百”目标。2017年,云南省各级政府为197.71万贫困人员代缴养老保险费1.91亿元,为752万贫困人员全额代缴医疗保险费。
落实 “四个倾斜”。 一是门诊报销倾斜。贫困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 一般诊疗费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全额支付, 普通门诊报销限额提高5个百分点,28种特殊病门诊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 二是基层就医倾斜。实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乡镇卫生院住院不设起付线、 合规医疗费用全部纳入报销范围。 三是住院待遇倾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比其他城乡居民提高5至20个百分点。 四是大病保险倾斜。 起付线降低50%, 年度支付限额提高50%,报销比例比其他城乡居民提高10至20个百分点,达到70%。
实现 “一站式” 结算。 各级人社、 卫计、民政、扶贫部门加强沟通协调, 推动基本医保、 大病保险、 医疗救助和兜底保障“一站式” 结算, 为参保人提供各种保障待遇的 “一单式”服务。
提高待遇标准。 云南省切实增加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收入,2017年全省再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 提高待遇的所需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负担。
积累的有益经验
近些年,云南省紧紧围绕 “两不愁、 三保障”脱贫目标,按照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要求,社保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主要经验可梳理为:
加强协调,完善工作机制。 云南省人社厅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办, 切实加强对全省人社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 确立了省级统筹、部门协调、县级抓落实的社保扶贫工作组织管理体系。 人社、 扶贫、 财政、 卫计、民政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齐抓共管的社保扶贫工作机制正逐步完善。
聚焦深度贫困, 实施倾斜政策。 2017年, 云南省人社厅联合省财政厅和省扶贫办, 下发社会保险扶贫实施意见, 主要从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等六个方面对云南社保扶贫工作提出了18条具体的政策措施。同年, 云南省政府出台了健康扶贫30条措施, 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 医疗救助和县级政府兜底保障等 “四重保障”。 针对深度贫困地区, 云南省从6个方面提出了22条具体措施, 全力支持打好、 打赢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在养老保险方面, 一是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由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基本养老保险费,确保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保; 二是适时适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和基础养老金标准,强化多缴多得、 长缴多得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在认定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时,国家确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暂不计入家庭收入。
在医疗保险方面, 一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贴;二是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门诊待遇倾斜、住院待遇倾斜、 扩大保障范围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倾斜性政策和大病保险倾斜性政策;三是实行定点医疗机构 “一站式”即时结算。
在工伤保险方面, 一是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相对集中的建筑、交通、 水利、 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实施按项目优先参加工伤保险;二是对符合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情形的农村贫困劳动力,由用工单位注册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给予先行支付。
多方比对资料, 确保数据精准。 全面准确掌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 是做好社保扶贫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此, 云南省各级人社部门主动加强与扶贫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了定期协调工作机制。
1. 定期开展数据比对。 云南省实现了按月定期比对扶贫部门数据与社保信息系统数据,未在社保系统中的贫困人员, 由基层经办人员进村入户逐一核实, 了解情况, 切实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2. 实现数据动态管理。 对经核实后属于户籍外迁、空挂户、死亡、 失踪失联、 信息错误等不应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范围的,人社部门及时与扶贫部门对接, 反馈相关情况,以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动态管理和精准识别。
3. 做好人员身份标识。 对所有经确认并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 在完成参保缴费后,全部纳入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同时在信息系统中将其标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确保其能够按政策规定享受相应的待遇。
通过与扶贫部门的信息互动, 全省各级社保机构,特别是县乡两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相关信息做到了全面掌握。
主要困难和挑战
虽然云南省人社扶贫成效显著, 但全省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深, 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越往后骨头越难啃。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 云南省绝大部分的县 (市、区)财政都依靠转移支付, 资金压力较大,深度贫困县的财政更是捉襟见肘。部分地方政府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保险费面临较大困难。
贫困人员主动参保缴费意识不强。 由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具有当期缴费、 当期就能享受待遇的特点, 贫困人口参保积极性较高, 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后并不能当期享受待遇, 加上部分人员经济困难且缴费能力不足, 导致贫困人口尤其是已脱贫人员的主动参保缴费意识不强。
扶贫数据精准性、 及时性和有效性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受各职能部门之间数据更新、报送、系统运转等因素影响,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数据缺乏统一高效的共享机制, 均由各级人社部门与扶贫部门协调取得,但各级人社部门取得数据的前后时间不一,标准不统一, 数据不准确。 扶贫部门提供给人社部门作为参保依据的贫困人口数据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 并且变更频繁, 导致市县、乡镇、村社反复核对, 如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新进及退出人员没有区分, 存在部分错误信息,给开展社保扶贫工作带来障碍。
应对思路及建议
第一, 进一步加强社保扶贫领域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强顶层设计, 自上而下实现包括扶贫、人社、 民政等部门在内的良好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和贫困人员信息即时共享机制,破除信息孤岛, 形成大数据平台, 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保扶贫工作。
第二, 进一步加强基层人社服务能力建设。社保扶贫是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工作, 离不开基层经办机构和人员的努力, 但是目前基层脱贫攻坚任务繁重, 人员配备少, 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 建议国家充分考虑基层工作的实际困难, 尽可能地对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给予政策倾斜。
第三, 进一步重视农民工社保工作。 云南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省, 农民工外出就业期间,引导和鼓励参加更高层次的社会保险,既可以提高其今后的待遇水平, 也能够促进全民参保工作。 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 如农民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养老保险关系跨省接转等, 使社保扶贫在服务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韩永江 作者单位: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政策倾斜多重保障——云南省社保扶贫剖析”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166386.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