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宁波人能赚敢花就得撑好社会保障这把伞
对不少市民而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可能有些“陌生”,不如时常打交道的卫生局、教育局来得熟悉。
实际上,劳动保障工作做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比如,一家人的医疗保险、到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作、劳动关系是不是和谐、能不能准时足额拿到工资,老人每月领多少退休金……这些,都在劳动保障的范畴之内。
这次,宁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晓光接受了本报的全媒体采访。在跟记者交流时,王晓光说话语速不快,但记忆力让人惊叹,不用查看任何资料,一组组精确数字从他嘴里蹦出。事后为保险起见,记者特地跟资料数据做比对,无一处错误。
摄影记者贾东流
回眸“十一五”
宁波就业和社会保障排全省第一
“十一五”期间,很多新老宁波人都有这样的直接感受:在宁波,只要不挑不拣,找工作并不是件难事;医保、养老保障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待遇越来越好……这些,都是来自生活的直接感受。那“十一五”期间,宁波劳动保障工作的整体情况怎么样呢?
对此王晓光援引了一份权威报告:不久前,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度浙江省民生指数与民生评价报告》中,宁波市的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民生改善水平排在全省十一个市的首位。这也充分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市社会保障工作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就业城镇就业率平均达到96%以上
就业大过天,也是民生之本。可以说,老百姓的就业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十一五”期间,宁波城镇劳动者就业率平均达到9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5%以下的较低水平,江东、海曙、镇海三个区达到充分就业县(市、区)标准,“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宁波被誉为最容易就业的城市之一,除了户籍在宁波的老宁波人之外,还要为350多万外来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要让这么多人找得到工作,干上合适的工作,实在不容易。王晓光总结说,过去的五年里,宁波就业局势持续保持总体稳定,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容量。这几年来,宁波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为新老宁波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其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如用工补助、社保补贴、税费减免、社保阶段性降低缴费比例等。这些政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对稳定就业局势起到很好的作用。
再次,通过组织培训,帮助广大劳动者获得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能力。“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共组织城乡劳动者参加各类职业培训86万人,其中培养技能人才近6万人。这个数字,也是“十五”时期的3.4倍。
此外,宁波还通过激励创业和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来带动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就业岗位。比如,出台了创业项目征集办法,政府出钱买创业的点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市民。
●案例政府出资,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来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十一五”期间年均开发(保持)公益性岗位6000个,“十一五”末达到7957个。这被老百姓称为“政府花钱买岗位”。家住迎春社区的大龄失业人员陈女士,几年前从企业下岗,后来一直没找到稳定工作,相当痛苦。2010年4月,社区为她腾出了一个公益性岗位,陈女士由此当上了社区图书管理员。她十分珍惜政府为她“买”来的这个岗位。
社保城镇职工和居民参保率达91%以上
能赚敢花,这是媒体对宁波人消费观的概括。
敢消费,除了赚得多,更需要社会保障这把伞的呵护。在宁波,有五顶社保“保护伞”为人们遮风挡雨,解了后顾之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失业有救济,生育有保障。
一是制度覆盖对象由小到全。五年前,宁波社保制度覆盖对象主要以城镇从业人员为主;“十一五”期间,宁波先后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各类人群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具有宁波特色的社保制度体系。
二是参保人员由少到多。其中,企业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五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分别达到386万和388万。被征地人员重点参保对象参保率达到86%以上,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人数超过了91万,基本实现了“不分城乡、人人享有社会养老保障”的目标。同时,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的参保率双双达到91%以上。
三是保障待遇由低到高。目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经过连续6次调整提高,人均月养老金已达到1624元,比五年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镇职工和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险待遇也逐年提高,居于全国全省领先水平。
四是社保基金支付能力由弱到强,其中基本养老和医疗、部分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居全省前列。
●案例四川小伙子金平在2010年初来到宁波,现在瑞祥物业有限公司工作。来宁波之前,他曾在多个城市打工,从来没交过社保。一来单位没提过要给他交社保,二来他自己也不想掏钱。来宁波后,他自己不用交一分钱,就能享受到工伤、大病医疗、养老、失业和生育五大保险。这让他觉得更有保障。截至2010年底,全市参加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人数达到74.5万人。王晓光介绍说,宁波外来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改革还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个创新案例之一”。
展望“十二五”
要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
那“十二五”期间,宁波劳动保障工作又会给咱老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实惠呢?
在谈到“十二五”期间的劳动保障工作时,王晓光将此简洁明了地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大突破,四项重点。
一条主线是以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为主线。
两个目标是指建设“长三角就业比较充分和社会保障比较健全的先进之区、劳动关系协调稳定的和谐之区”,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大突破务求“在完善各项政策、健全民生服务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劳动保障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取得新突破”。
四项重点指“确保就业局势和劳动关系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保体系,努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推动收入分配格局明显改善”。(本文来源:现代金报)
“要让宁波人能赚敢花就得撑好社会保障这把伞”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73378.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