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3亿人口中,60岁以上老龄人已达2亿多,10年以后将超过3亿。于公民,谁家没有老人?哪位不关心养老问题?于国家,老龄化问题将深刻地影响中国。而因国力所限,发展社会化养老已是大势所趋,它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百姓福祉,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知名学者龙永图日前在某论坛演讲中所言,我国经济转型的目的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而发展养老事业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当中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可以同时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笔者认为,我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水平已超过了经济总量的50%。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情况下,仅靠政府大包大揽的养老体制,会让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走到国家濒于破产的地步。据预测,假如没有财政兜底,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累积额在2020年会达到2.79万亿元,2050年达到73.23万亿元。这不仅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质量,也远远不能为民众提供足够的养老保障,因而不可持续,甚或影响社会稳定。
由此可见,发展社会化养老,通过全社会来支持养老事业,已是势在必行。养老产业,包括健康产业是我国扩大内需、发展服务业的支柱产业。目前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正在逐步提高。况且,服务业的单位GDP所创造的岗位,比制造业和其他产业单位GDP所能够产生的就业岗位要高30%。发展社会化养老,不仅缓解了政府负担,继续保持民生水平的提高,还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内需。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社会化养老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从全国总体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主体单一和社会资金不足;社会民办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和服务水平不高;社会化养老机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必要的舆论氛围等等。
凡此种种,究其关键,各级政府要把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切实纳入民生工程,贯穿于发动、规划、组织等各个环节和过程。政府要从宏观规划、管理到舆论宣传、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加大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着力形成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促进投入主体的多元化,推动运行机制的市场化,逐步实现由政府举办养老服务机构为主,向由政府与社会力量多元化投资主体兴办转变。与此同时,要通过人大立法,加强养老服务事业法规建设,切实保障老年人、养老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社会化养老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之时,就是破解政府养老社保困局之日。我们期待着。
“社会化养老破解政府社保困局”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48982.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