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民间简称为“养老金入市”政策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日前结束了征求意见期。
根据人社部新闻发言人透露的信息,6月29日至7月13日,《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李忠介绍,征集意见期间共收到反馈意见1000余条,其中支持的意见占61%左右,反对的意见占31%左右,还有8%是属于与基金投资不相关的意见。
该位发言人进一步证实,养老金入市办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待中央决策后才能投资运营。他同时表示,只要合理配置资产、加强管控,能够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安全,不会出现全面亏损的情况。
这个消息一出,迅速引来了两路意见的“汇聚”。一类意见是认为,养老金入市大局已定,步骤临近,赶快要对养老金入市的下一步做准备;另一类意见则认为,养老金入市搜集建议中反对意见竟然有三成,证明反对声音不小,要谨慎考虑是否入市。甚至有人提出,最好不入“股市”,以免亏损。
前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管理行业的业内意见,而后者看法颇能代表一部分老百姓的观点,养老金是保命钱,一分都不能亏。两者都有合理和合情处。
就我看来,养老金的入市运营与否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问题。
首先,养老金的运营必须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应及早推出。
养老金是保命钱,日常运作必须考虑先保值后增值,绝对不能轻易亏损——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养老金虽然存之于政府,但其实为各个年龄段老百姓的日常积累,担负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安定大计,运作必须规范和安全。
从这个角度考虑,大家都应该为有一个养老金的管理办法而叫好。一笔资产,尤其是一笔大众的巨额资产,如何能够保证安全?首先就应该有所规范,有法律保证。在法律法规的角度内尽量规范运作。这是最重要的。此次由国务院安排相关部委提出办法,对各级政府手中的养老金资产运作予以原则性的要求,这是一个进步,理应予以支持。
其次,养老金的运作前提必须遵循“先保值、后增值”的原则。
何为保值?首先当然是保本,其次是要能够大概率跟上通胀的步伐,最好能够维持其货币的购买力。这才是真正的保值。
养老金最大的“敌人”是谁?是通胀。养老金的运营周期是超长期的,数以十年计。因此,仅仅是保住本金是绝对不够的。中国1980年~2013年的累积通胀率是570%,但货币实际的购买力衰退了超出此数字十倍不止。如果,养老金仅仅满足于保持货币数字上的不亏损,始终呆在银行储蓄账户上,那么真正要担心的是未来需要养老的广大老百姓们。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养老金的运营必须拓宽其投资渠道,必须提升其投资收益率。这是必须做的。如果不能做到,那么将来,我们本已巨大的养老金支付缺口将更趋庞大。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养老水平都将会更加悲观。这不是耸人听闻。
其三,养老金运营应走市场化的道路,要争取分享中国的人口和政策红利。
顺着前两个话题说,养老金的运营必须规范,养老金的运营也必须拓展其投资渠道。那么如何拓展呢?这才是真正值得大家来一起讨论的话题。
从海外的经验看,养老金的运营方式应该走市场化的道路。由专业机构来分散的委托管理,以竞争性的、长期的业绩竞赛,来保障养老金的运营收益率,这是一条可取的道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过去几年的运作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借鉴。
其次,养老金的运营应该期待争取一些政策红利。比如一些税收优惠,比如一些投资渠道的优先开放。这些将会对于养老金资产的管理有较大好处。养老金本身承担的是政府的社会保障义务,各方面政策有所倾斜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其三,养老金的运作要发散思维。比如,养老金的运作必然会涉及权益类资产,但权益类资产并不只有二级市场,从保值增值角度,一级市场的项目,资产证券化的项目,一些优质的实体经济项目,也非常适合养老金来关注。广大的中国经济中还有许多亮点值得养老金关注、可以发挥养老金长线资金特点的运作模式,以及值得挖掘的投资标的。
“第三只眼看“养老金入市””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112726.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