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这一定位,表明我们对社会保障制度地位、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在研究社会保障对社会分配的影响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结果的影响,而对社会保障对机会分配的影响关注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不容忽视的机会分配
公平合理的机会分配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社会公平体系由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过程)平等和结果公平构成,其中,机会平等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公平而合理的机会分配,实现机会平等,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权利平等和规则平等,保障起点公平并促进结果公平。可以说,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公平而合理的机会分配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机会分配对收入分配的结果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机会分配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成员未来收入分配的状况,社会成员获得机会的不同必将导致未来发展结果的不同。因而对机会的分配,实际上成为一种对收入的预先分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收入不平等只是一个结果,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机会的不平等。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固然可以归因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存在不合理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机会分配不平等造成的。有研究表明,在较大的收入差距中,机会不平等的贡献很大,主要由劳动者所处的地区、受教育程度、行业、单位所有制性质、性别等因素导致。其中,对收入差距贡献率最高的是教育因素,其次是地区差距。
机会分配不仅能对收入分配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效率。在不公正的机会分配下,一些人会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获得发展机会,但这些获得机会的人很可能缺乏有效利用发展机会从事社会劳动和创造的能力,这必然导致他们所从事的劳动或经营项目的生产效率下降,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效率。让真正有才华的人能够获得机会,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是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的基础。只有实现机会平等,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和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保障对机会分配有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
影响机会分配的因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是法律、规章、制度、政策等社会规则,内因主要是个人获得机会的能力。一段时期以来,影响机会分配的社会规则,比如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劳动力市场分割、行业垄断等,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但对于个人获得机会的能力则关注较少。实际上,即使规范机会分配的社会规则平等,但若人们在获得机会的能力上存在不平等,也会导致机会分配不平等。
人们获得机会的能力上的不平等,是指由个人不能控制的背景或所处环境差异造成的获得机会的能力上的差异,比如所处地区、受教育程度和机会、劳动培训的机会、家庭出身、性别乃至家庭结构和家庭负担等,这些因素不仅会对个人获得机会的能力造成很大影响,并且可能造成社会阶层固化和贫穷的代际传递。当然,人们在智力、体能、健康以及性格诸方面的先天差异,也会对获取机会的能力形成影响,但这些影响是合理而正常的,是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不属于不平等的范围。
消除人们获得机会的能力上的不平等,是实现机会平等的前提,也是实现更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的先决条件。社会保障在消除人们获得机会的能力上的不平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老年福利制度不仅解除了劳动者的养老后顾之忧,而且社会化的养老方式大大减轻了家庭中劳动者特别是女性劳动者的赡养负担,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去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成就人生梦想。社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化解劳动者的疾病、工伤、失业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他们的生存权利和重新获得发展机会的能力。社会救助制度对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使劳动力再生产能够获得基本生活条件,给予处于困境的劳动者重返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和发展机会的基本保障。广义的社会福利,特别是教育福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保证了低收入人群与其他社会成员公平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平等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而教育投入等人力资本积累是影响未来收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总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消除社会风险,保障劳动者各项权益;提供社会福利,促进教育、培训、保健等人力资本积累;提供生活救助,帮助困难人群融入社会,极大地促进了人们获得机会的能力平等,从而大大优化了社会的机会分配结构,促进实现机会平等。
(作者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
“社会保障与机会分配”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106867.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