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退休年龄:从周代到明代都是七十岁
我国古代的退休年龄,从周代开始直到明代,都是70岁。到了清代,才改为60岁。《礼记·曲礼上》曰:“大夫七十而致仕。”这里的“致仕”,就是如今退休的意思。唐初名儒孔颖达疏曰:“七十曰老,在家则传家事于子孙,在官致所掌职事于君,退还田里也。”意思是说,人到70岁就老了,在家应把家事传给子孙,在朝应把职位还给 皇帝,以让贤者。
秦汉沿袭周例,《西汉会要》中的丞相韦贤,七十多岁时,“以老乞骸骨”。皇帝赏赐给他百斤黄金和一处住宅,准许他退休。韦贤成了历史上第一位退休的丞相,开了丞相退休之先河。不过,如果官员身体不好,即使不到70岁,也可以提前退休,有点类似于如今的“内退”。《东汉会要》中就记载了几位因病离职的高级官员--“尚书郑均以病乞骸骨,拜议郎,告归”;“太尉邓彪以疾乞骸骨”这个时期的退休制度已基本规范,对退休年龄和退休待遇,也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唐代《大唐令》明文规定:“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但是,唐开元二十五年玄宗又下诏:“老病不堪厘务者,与(同意)致仕。”也就是说,这时的退休制度,除了“诸职官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外,对那些虽然不到退休年龄但患有疾病或者受伤的官员,也准许退休。杜甫的《旅夜抒怀》中有句曰“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其中的“老”和“病”,正是唐朝官员退休的两个主要原因。
宋元明各朝依然实行的是“七十而致仕”,只是对个别人、个别部门稍有例外。例如大学问家朱熹多次因老因病请求退休,都没有得到应允。宋宁宗庆元元年“夏乞致仕不允”;过了四年“乞致仕”,仍未获准。直到“庆元六年春二月辛酉改《大学诚意》章,甲子以疾终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一。”看样子,只要国家需要你,无论是病是老,都是不能退休的,哪怕是你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元代就明确规定,“集贤”“翰林老臣”不致仕,特殊部门、即使三品以下,也不能致仕。天文、历法专家郭守敬,逾七十申请退休,朝廷不准,直到八十六岁卒于知太史院任上。
到了清代,退休年龄一下子提前了10岁,即60岁就可以退休了,不过,文官告退,需要上级批准,拿到批准文件才可以退休。所以,很多人别说六十岁了,就是七十岁也难以退休。清代康、雍、乾三朝元老徐元梦,“自以年老衰迈,不能办理刑名事件,疏辞。”但屡请不准。对此,乾隆皇帝还特意下诏:“徐元梦老成望重,虽年逾八旬,未甚衰惫,可照旧供职,量力行之,不必引退。”直到徐元梦八十四岁卒于任上,才算了事。清朝的武官则“自副将以下,年六十者概予罢斥。”这是因为军营需要朝气、忌讳暮气,要保持强大的战斗力。但这条规定,对提督、总兵之类的高级武官依然不适用,他们都是终身制。
“中国古代退休年龄规定”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fagui/78911.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