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保网 什么是社会保险】萧遥 吕倩至今退休已经5年的上海某大学教授方先生,已经很久没去关注过每月发放的养老金情况。“太低了,具体有多少,我都不是很关心。”17日,方先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方先生的夫人欧女士是上海某老牌国企职工,但因企业改制提前退休,至今已有14年。“我记得几个月前看过一次,当时好像只有1600块钱左右。”欧女士补充道。
然而,今年上海“两会”召开期间,俞正声在徐汇区联组审议发言时表示,“社保是上海可持续发展中最头疼的一个大问题。”
俞正声还称,虽然目前上海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低于北京、广州等城市的水平,这也已经是“咬着牙往上涨”。俞正声坦言,由于城镇退休职工养老金是“现收现付”,上海的情况是“入不敷出,每年财政拿100多亿往里填”。
民众和领导对于上海社保不同表态,共同折射出了一个“上海式”社保任务难题,即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如何弥合上海社保基金目前的缺口,乃至社保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上海老龄化与社保压力
日前,上海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称“六普”)主要数据显示:从年龄结构看,上海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346.97万人,占15.07%;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32.98万人,占10.12%。
上述数据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情况相比(下称“五普”),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微升0.09个百分点,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则下降1.34个百分点。
上海市统计局分析称,外来人口的持续流入,使得近年来上海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的趋势有所缓解。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对本报记者表示,65岁以上老年人在“六普”时出现下降,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目前上海生育率偏低,孩子生得太少了;二是劳动力年龄群体太大。“14岁以下的儿童,占比还不到10%,这个数据可能是绝无仅有的,我们国家其他地方也没有。”丁金宏说,“现在上海创造财富的年轻劳动群体太大了,比例超过80%,也可以说,现在老龄化的社会负担暂时缓解了,尽管老年群体仍在增加,但是工作阶段的人更多。”
丁金宏也表示,上海老龄化的压力肯定会持续,社保资金的缺口,短期内也不会有什么乐观的结果。
上海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苏云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上海市户籍人口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每年政府要贴100多亿。“从户籍人口来看,参加城镇职工保险的大概有700多万职工,但是其中300多万人已经退休要领取养老金。”
胡苏云提及的上述两组数据,也正是俞正声感慨“不敢涨得太猛”的原因所在。
与上海不同的是,广州、北京市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的“现收现付”情况都相对乐观,有较高的结存量。“养老这块,全国从财政里拿钱支持养老的省份很少,上海是最突出的。”俞正声说。
尽管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873.6亿元,同比增长了13.1%,但填补“社保缺口”的财政资金全部由市本级财政支出。“光是这一块,上海每年就要拿出市本级(财政)10%左右的钱,拿来支持养老。”俞正声说。
探寻社保“增量”
如何让社保基金“缺口”变小,逐渐做大社保基金“增量”?对于这一困扰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探寻财政支出之外的多种路径,目前已经成为各方人士颇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有专家建议,上海可实行的一个减轻财政支出压力的办法是“扩面”,即通过鼓励外来人口办理人才居住证,缴纳养老保险增加社保基金收入基数。
在《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提及“促进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国资、财政和土地收益等多元投入的社保筹资机制”。
“国有企业的股权在股市上卖掉后,有部分资金可以充实我们的社保基金,这个方法国资委和有关部门在研究。”胡苏云认为,这个可能是现在最可行的方法。
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建文对本报记者表示:“通过国资收益来弥补社保亏空,这个思路并不是刚刚提出来的,但是,在既定思路下,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寻找到合理的操作路径,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现在是要通盘考虑,比如说,国资何时退出,微观上说,就是要能卖个好价钱,宏观上说,不能对经济基本面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最好是有外资、民营资本能进入国资退出的领域。”杨建文说。
杨建文进一步表示,即使相关细化方案确定,国资收益提取的比例究竟有多少来填补社保亏空,也依然是个问题。“毕竟企业也要自我发展,如果提得太多了显然也不合适。”
对此,丁金宏说,“那(提取国资收益)就要增加企业负担了,财政收入本身就已经是从经营收入中提取出来的,如果再提取的话企业负担太重。”
优化人口结构
针对如何解决社保资金缺口的问题,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查波对本报记者表示“只有彻底改变人口结构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丁金宏表示,人口结构如果发生转变,从长远看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短期内弥补社保资金的缺口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人口结构的转变,一两年内无法实现,上海的生育率还是太低,”丁金宏说,“不过目前情况来看,社保资金缺口最近五年内还不至于造成危机性结果。”
本报记者获取的上海市政协一份关于完善人口政策的报告中也指出,现有户籍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少子化”、“老龄化”现象严重,年龄结构的状态影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根据“六普”相关数据,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8.87%,与之相比,上海的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述报告中也称,2009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比重已达22.5%,如将外来老年人口合并计算,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也已达17%左右。而根据有关部门推测:预计2015年,现有户籍制度内的老年人比例将达到28.1%(届时全国约为14.8%),而2020年将达到34.1%。
目前诸多业界专家已呼吁,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部分地区,调整人口政策方案,试点放开生育二胎已经迫在眉睫。
然而,即使是生育政策及时调整试点,也只能渐进式缓解老龄化趋势,符合政策的家庭生育意愿偏低,依然是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即使是目前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二胎的比例也很低,上海已经连续多年户籍人口中95%左右仅生育一胎。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口自然更替,必须达到户均生育率2.1的水平。2009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只有0.83,即使以常住人口计算,全口径的总和生育率也仅为1.3,而我国平均值为1.6~1.8。
与此同时,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与适龄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也使得上海老年人口抚养比快速上升、社会保障压力等问题日益凸现。“上海户籍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现象日趋严重,随着新增劳动力适龄人口趋减,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上述报告指出,未来在职人员负担日渐加重,社会保障压力逐年俱增,上海城市发展活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将受到严重影响。
对此,胡苏云表示,目前上海户籍人口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大概1.5∶1左右,抚养的压力非常高。“现在全国的抚养比还是略有差异,有些地方养老金的结余还是蛮多的,如果统筹层次提高的话,由国家层面统筹,在各个城市就会有一个适当的调剂作用。”
“当然也有其他方法,比如说外来人口办理人才居住证,满一定年限后可以转上海户籍,这对老龄化的压力稍微有所减缓,”胡苏云说,“但这不是那么直接,只是暂时的方法,因为他们现在比较年轻是贡献者,但是,十年十五年之后,上海养老金支出压力还是很大。”
““上海式”社保任务”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zhishi/10215.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