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账户亏空严重,引起了广泛担忧,有人提出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这是意图以“节流”的方式减少亏空,但引起了一些质疑,近日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员明确表态,延长退休年龄的条件还不成熟。既然“节流”不具有可行性,那么“开源”就显得更为迫切,养老保险需要财政和国有资本的支持。中央财政已经开始向试点省份提供补助资金,帮助它们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国有资本也将向社保提供支持,这一点基本上已经获得了普遍的共识。在12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首先表示,国资委坚决支持把部分国有企业的收益转到社保基金。他表示“社保基金很重要,作为国资委坚决支持”。
不过,在国资支持社保基金的方式上还存在分歧,包括全国社会保障理事会在内的一些人主张,以划拨国有股权的方式填补社保基金的亏空;但国资委并不倾向这种方案,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12月19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主张给予社保基金部分国企收益。
划拨股权和给予收益,虽然都能起到填补社保基金亏空的效果,但它们有着不同的性质,给予收益可以看作国有资本对社保基金的一种“捐助”,以有余补不足,应该由国资委和其他部门决定是否伸出援助之手;而划拨股权则是使一部分国有资本成为社保基金的固有权益,可以长期而且无条件地享有其收益。那么,要判定哪种方式更为合理,必须通过考察养老保险账户亏空的成因,对国有资本与社保基金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性质上的界定。
一般认为,人口老龄化是养老保险亏空的主要原因。虽然这几年老龄人口的比重在上升,但幅度并不大,老年人口抚养比一直维持在12%以下,而总抚养比低于50%,这被认为是发展的黄金时期,抚养少儿和老年的负担应该不会太重。从养老保险的情况看,2005年离退休人员增加413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则增加1134万人;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5093亿元,总支出4040亿元,收入要大于支出,由此可以看出,老龄人口增加所带来的抚养负担完全可以被新增的参保人员和保费收入所抵消。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不足以解释现阶段养老保险亏空的现象,历史欠账才是主因。
养老保险出现亏空,是因为改革(1990年代中后期)之前企业职工缴费不足,形成了历史欠账。企业职工本来是创造了这一部分价值,但在养老保险改革之前,它们没有被存入养老保险账户,而是变成企业利润上缴财政,或者用于再投资。也就是说,职工的养老保险变成了国有企业(还包括一部分集体企业)的一部分资本,养老保险亏空,实际上是国有企业对社保的历史欠账。
那么,国有资本支持社保基金,就不是以有余补不足的“捐助”性质,而是不容推辞的“还账”。既然国有资本中有一部分是由职工的养老保险而形成,那就应该将其还原为养老保险基金,由社保基金接管,至于股权比例,也应该以养老保险历史欠账的计算作为依据,可能在10%以下。股权划拨可以很快解决养老保险的亏空,给予收益则会造成拖延。现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尚未开始,国有企业的分红不会马上实行,社保基金何以获得国有企业的收益?即使获得收益,也不过是几百亿的规模,距离填补养老保险近万亿的亏空还相去甚远。
向社保基金划拨国有股权,还可能对国资委的工作产生促进作用,比如推进国有资本预算编制,推进国企分红,两个机构还可以在投资项目上进行合作。并且,也无须担心划拨股权会使国资委对重点国企的控制力降低,社保基金不过持有10%左右的股份,而且需要的只是账面的股权及其分红,不会参与企业管理。
国有资本和社保基金分别为国家管理一部分资本,它们之间应该是紧密的合作关系,但“亲兄弟”还需明算账,并且越早算清越好,各自的问题都可以早日得到解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6-12-25 本报评论员欧阳觅剑
“国有企业宜以股权向社保还账”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6135.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