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正是企业对次年做预算之际,由单位统一投保的团险是首先需要支出的款项。保险公司间的业务之争在这时也尤为激烈。因为岁末年终,改写经营业绩数据可能性最大的业务正是团体保险。
按照中国加入WTO承诺,2004年12月11日向外资全面开放团险市场,2005年1月12日,首批获准经营团险的合资公司中英人寿与3家中国企业签署了团险保单,这是合资公司第一次在团险市场亮相。4月,凭借中意人寿从其大股东之一中石油拿得的200亿元天价保单,合资寿险保费收入所占比例突破3%的天花板,一举跃升至20%强。拥有强大中资股东的合资公司纷纷以此为榜样,中国寿险市场的格局已然洗牌。
外资今年以来对中资公司团险业务的强烈冲击可想而知,而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2006年中国团体寿险将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
其实,团险的竞争并不仅仅在拿到单子的岁末年终,而是贯穿于整个一年的工作中,拿到单子只不过是团险一年工作的一个总结而已。
中资公司遭遇内外夹击
中国的寿险业起步于团险,今年以前,只有中资公司可以经营团险。很长一段时期,中资公司都主要靠传统的学生平安保险、旅游意外伤害保险等短期业务来维持保费规模。彼时保险业使用行政手段展业,但时至今日发展滞后。
统计表明,团险保费在人身险保费收入中的比重已从1996年的87%下降到2003年的不足20%。
相对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言,团险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加上业务质量不高,理赔成本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多家中资公司的团险产品,大多惨淡经营。平安人寿因其团险业务边缘化,要对其进行资源整合:可能会在明年适当的时候取消“团险部”的称谓。
而近一两年蓬勃发展的企业年金业务也让团险市场亦喜亦忧。
中资公司在近年寻找团险业务突破口的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将企业的养老保险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团险业务在此也确实有所作为。目前团险中年金类产品占整个团险的70%-80%。然而,企业年金相关规定的出台却给了团险业务不小的打击。
不久前,保监会召集地方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座谈,与会者表示,团险的空间被企业年金打压得越来越狭窄,带来大量现金流的长险业务几乎难以为继,已有不少企业表示希望把团险业务转化为企业年金业务。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团险操作在行业内一直不是很规范:长险短做、团单个作、现金交易等现象频频发生,使得政府加强了对团险的监管。
外资的日子也不好过
在外资进入团险市场的一年前,有分析认为外资深具优势: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和先进的精算技术,避开与中资公司在目前主力险种上的激烈竞争和价格大战,实现其注重效益而非规模的经营目标。外资公司还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完善的客户服务。
但一年下来,情况并不完全符合预测。截至今年8月,在团险市场仍有将近40%的外资、合资公司一无所获。而以股东作为团险业务的收获,被认为是不可靠的偶然现象。和中资公司相比,外资保险在团险市场上优势甚微,尤其是在大型企业客户上。
中国团险市场一直以来是业务员直销模式。外资做团险有两种销售模式:一是通过个险代理人销售,二是通过中介经纪销售。然而,外资的个险代理人队伍由于政策开放时间关系,正处于发展初期,专业的团险直销人才队伍则基本没有建立。没有认路者,自己两眼一摸黑,除了抓住有裙带联系的股东外,只能选择开展中小企业团险业务。
由于有严格管理和精算,外资在费率的测算厘定上更为谨慎和保守。而大型的企业团险通常都是以招标方式确定承保商,由于外资的谨慎,往往很难在价格战中胜出。它们由于在人员配置和网点设置上与老牌中资公司没有可比性,理赔服务优势也就无从体现。
企业年金冲击也困扰着外资公司。在已经公布的企业年金管理机构中,为数不多的保险机构中找不到外资保险的身影。
狭路相逢智者胜
开拓团险市场艰难已成共识,但却没有一家公司要轻视、放弃这个市场,因为团险很可能会成为决定寿险公司成败的重要因素。
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表示,随着社保制度在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方面政策的支持日益明朗,以员工福利计划为主要经营方向的团险,将成为增长点。
然而,团险一直停留在企业与保险公司沟通的层面。12月,中宏人寿保险公司发布的“2005年中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现状调查”揭示,至少有2/3受访者不了解团险和个险的区别,不知道团险具有价格低、保障高,投保手续简便,核保条件较宽松的特点。
目前的团险基本囊括了各类人身保险,甚至还有一些个险不开设的险种,如门诊医疗保险、极短期(几天或几个月)的保险。团险的保费也比个险保费要低。这是由于团险投保人数规模较大,风险相对分散,业务开拓与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同时,也将个人的逆选择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对于长期客户,团险通常采用经验费率,费率调整弹性大。对于长期稳定的客户,团险的费率相对优惠。在核保中,团险的门槛也普遍低于个险。
业内专家指出,保险、薪资和劳动制度等法律法规的变化都将影响到团险业务的进展,保险公司需要及时随社会状况的变化做出调整,如果保险公司能针对上述调查揭示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症下药,则能在市场混沌一片时清醒胜出。
随着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和员工对于养老、年金险的需求逐渐提高,未来对该险种有需求的企业达到75%。
韩艳 证券市场周刊 2006-1-4
【作者:韩艳】 【出处:证券市场周刊】
“2005年团险:浮华背后”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9369.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