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保网社保新闻政策法规社保查询维权案例社保观点社保知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办理指南社保问答社保计算器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保新闻 >

“福利腐败”:转型时期特有的体制“毒瘤”

 字体时间:2015-01-17来源: 中国社保网编辑:社保网-夏宇
【导读】:盖子终于被揭开 中国有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某些现象长久以来都被人们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地接受着,即便偶感不平,也不过是发一两句牢骚罢了,很少会从制度上去追究它们的合法性。譬如,我们常常看到某些人越过候诊室里的长龙不用挂

  
盖子终于被揭开

中国有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某些现象长久以来都被人们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地接受着,即便偶感不平,也不过是发一两句牢骚罢了,很少会从制度上去追究它们的合法性。譬如,我们常常看到某些人越过候诊室里的长龙不用挂号直接就找大夫看病开药,看到某些人在拥挤不堪的火车站台上拿着个本本向列车员一显径直就迈上卧铺车厢,看到电力局的家属整日整夜地开着空调每月却只要出几十块钱电费,重点中学教师的小孩不用考试不用交“择校费”直接就可读本校,等等。

最近,一个新词汇——“福利腐败”成为媒体和公众的焦点,这个新词汇和它反映的现实好似揭开了压在人们心口的盖子一般,人们压抑多年的不快终于在霎时间得到宣泄。“福利腐败”是指一些垄断性行业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福利的名义下形成的行业腐败现象。

借着这股批判的“东风”,很多关于“福利腐败”的数据和材料被陆续揭露出来,人们发现,医疗、民航、铁路、电力、电信、燃气、教育、银行等行业普遍存在“福利腐败”。根据统计,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以外的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达10倍以上。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民间传闻也被媒体陆续证实:国内各大航空公司每位在职普通职工每年可以享受两张甚至两张以上的免费飞机票,全国任何一个有航线的城市都可以是目的地,而且机票可以转让给自己的直系亲属;一个只有20人的电力企业,它缴纳的企业年金可以达到400万;某市一个电厂抄表工,每年可以领16次工资,外加年终奖和两份商业保险,他的收入可达10万以上,而他所做的就只是每天抄四次表。

特权者的底气从哪里来?

从本质上讲,“福利腐败”根源于行业垄断下形成的“惯性特权”,它的最不合理之处在于以“国家买单”或“社会买单”的形式来支付垄断行业没有节制的“福利成本”,形成私利集团内部的“荣誉感”。这种“荣誉感”在特权者的心中如此根深蒂固。

前不久,东北某高校部分教职工就因不满学校在今年的招生中对其子女优惠政策的改革,集体向校方抗议,提出“要公平、要公正、要上学”,要求学校对其子女予以大幅度降分录取。此事一经报道,立刻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将内部子女与一般学生人为区别开来,让前者享受优惠,这本是一种既不公平、也不公正的做法,享受特权者居然喊着“要公平、要公正”的口号来抵制顺应民心的改革。人们不禁要问:这些特权者的底气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其一、公民意识落后助长特权者的气焰。明知“福利腐败”是一大社会弊陋,为何我们的社会氛围竟能听之任之这么多年呢?关键一点就在于中国人的公民意识太弱,公民意识薄弱意味着人们缺乏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因此,特权者的气焰才越来越嚣张。其二、监管措施不力令特权者有机可乘。其实,国家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早已察觉出这种借福利名义不断涌现的特权对社会公平、公正所造成的危害,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来监管。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措施不是被利益集团在执行时敷衍,就是被某些对策消解于无形,监管往往落不到实处。其三、公私界限模糊使得特权成为习惯。长久以来,中国一直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很多体制内的人都形成了一种“公私不分”的思维,这种思维之下,单位被视为一个包罗一切的大家庭,它理所当然就要首先对自己的家庭成员负责,至于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则变成其次的事。“公私不分”使得特权意识在垄断行业内形成一种体制固疾,很多员工习惯上都将特权视为应有的福利,一旦有谁破坏这种特权,即刻便被当作破坏原有的“公平、公正”而遭到强烈反对。

“福利腐败”的三大危害

我们可以将“福利腐败”的历史根源一直追寻到存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集体主义”社会福利体系,但那时的社会福利体系几乎笼罩了整个国民体系,得利者群体相当庞大,可供分利的资源却十分有限,因此,还无法将腐败、垄断等概念和福利联系起来。福利一旦成为腐败,便意味着在不成熟市场体系运行下的行业垄断得以形成,这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虽然,“福利腐败”是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存在,但是,如果我们忽视它,它就像一颗依附于体制的“毒瘤”,慢慢地侵蚀它的机体,将改革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首先,从经济体系的环境——社会来看,“福利腐败”破坏了社会公平准则,使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按常理,社会福利应当是由全社会承当,用于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而不是给收入已经很高的垄断企业员工的。现在,垄断企业却利用强势地位,将企业福利转嫁于社会,这与“劫贫济富”没什么两样,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使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其次,从宏观的经济主体——国家来看,“福利腐败”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还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由于福利低于市场价甚至无偿的,势必会使部分剩余福利进入市场流通,冲击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例如,福利房被炒卖和火车免票证、学位名额被倒卖便是常见于报端的投机倒把事件。“福利腐败”最大、最明显的危害在于把国有资产、税收等全民财富以福利的名义转为个人财富。以烟草行业为例,云南烟草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一方面每年银行卡上基本维持将近6万元收入,是当地平均工资的3倍,还不包括年终奖金等“福利性收入”,这种收入水平在其公司只是“中等偏下”;另一方面,据国家审计署对云南烟草的专项审计发现,账面资产333亿元,其中10多亿资产已经“流失”。而在全国,烟草企业账面上的“糊涂账”竟然达到1300多亿元。

最后,从微观的经济个体——企业来看,“福利腐败”表面看是垄断企业本身得利,但实质上它们是在扼杀自身的活力,无异于“慢性自杀”。现在看来,垄断行业虽然臭名昭著,却丝毫也不减弱其在公众眼中“风光无限”的吸引力,可是,如果我们透过这层绮丽的薄纱,直入其内部,理性会让我们的良知触目惊心。这何尝不是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一种活生生解读呢?我们对比一下两组数据:2005年度,169家中央企业共获利6276

““福利腐败”:转型时期特有的体制“毒瘤””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6682.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文章采自网友投稿刊登及网络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中国社保网是一个公益性质网站。文章版权永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本文已帮助

社保常见问题答疑

最新刊登

1

赞助商链接

猜你喜欢

今日热点

享社保、需培训、卖初夜,各国风尘女子规

点击排行榜

  • 新闻
  • 观点
  • 政策
  • 案例
  • 知识
  • 办理
  1. 2016事业单位事假、休假、病假的有关政策规定
  2. 2017年上海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一览表
  3. 国家医保局: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93万人次
  4. 社保怎么补交?农村户口的要怎么补交社保费?
  5. 2017年已经到来:社保卡等新规你必须知道
  6. 内蒙古社保卡进度查询
  7. 2016公务员最新级别工资一览表
  8. 个人可以补缴社保吗?个人补缴社保流程
  9. 社保断了需要补交吗?中断之后如何补缴?
  10. 2015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