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的“基金经理”很重要
本报讯 日前,在由《证券日报》和中国企业年金网共同主办的2008中国企业年金发展与投资风险管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杨健就年金绩效评估和风险管理作出了生动的讲解,提出年金的“基金经理”很重要的观点。
杨健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年金资产都有一个保持增值的过程,年金可以理解为一部分情况下可以开放,一部分情况下可以封闭、偶尔有一点赎回概念的基金,这个时候谁当年金的“基金经理”很重要,大的公司虽然人才济济,但给年金理财的人未必是一流。在年金体系中缺少基准,大家都是保密的。
杨健说,等级评定只看市场中的表现,没有深入到每个基金的仓位,但是一旦管理年金,就有权力定期看到仓位。过去挣钱不等于今后继续挣钱,也是需要我们考虑的。还有一些过往绩效的详细分析,企业有权提出来了,要求管理者向你提供这样的报告,或者是托管人和受托人看这个东西,这样可以降低管理成本。
最后,所谓的资产的组合问题。现在全中国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有投资组合。但是在配置的时候,基准是什么?衡量标准是什么?能不能至少配出一个既要马儿好的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组合?
其实最有效率、最有前瞻性,能够为年金带来长久回报的专业基金是偏集中投资和价值投资,并不是随波逐流。
作者:万 敏 来源: 证券日报
“年金的“基金经理”很重要”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2486.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